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空氣凈化器迎熱賣高峰 上半年銷量較同期增48%

  • 發佈時間:2014-09-11 09:47: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錢瑋玨  責任編輯:時習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霧霾天氣出現的幾率也在逐漸增加。國內外廠商近期紛紛發佈空氣凈化器新品以搶灘市場,業內人士估計,空氣凈化器市場即將迎來熱賣高峰。儘管如此,缺乏行業統一標準的“頑疾”還是令凈化器市場時有爭議,也給消費者判斷和選擇帶來了困難。

  上半年銷量較同期增48%

  市場研究機構奧維諮詢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在2014年上半年延續大熱勢頭,銷售量達275.2萬台,較2013年同期增長了48%,預計隨著下半年市場的回熱,2014年全年的市場規模將再度刷新紀錄,迎來新一波高速增長期。

  數據顯示,空凈市場今年第二季度較一季度增速明顯放緩。奧維諮詢廚小電事業部總經理郭梅德分析稱,主要原因是4至6月我國主要城市進入雨水季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明顯增多。同時,受春節市場透支以及開春乾旱、霧霾天氣較多,一季度市場透支較大。隨著秋冬季即將到來,預計增幅將得到充分回熱。

  記者了解到,目前空氣凈化器的線下市場銷售主要集中在百貨與家電連鎖渠道中。其中一級市場引領著空氣凈化器消費的潮流,其零售額增長水準達到86.0%。而線上市場由於其資訊化、低成本和靈活性的特點,對於空氣凈化器産品來説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渠道。據奧維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空氣凈化器的線上市場總額達到了約19.5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60%,超過了線下市場86%的增長速度,與線下市場並駕齊驅,推動市場規模的雙增長。

  郭梅德表示,考慮到目前空氣凈化器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遠低於日韓和歐美發達國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佈局空凈市場,充分競爭將推動産品技術升級加速,2014年至2016年我國空氣凈化器的銷量將保持30%-35%的高速增長,其中2014年總量將達到615萬台。

  瞄準即將到來的秋冬銷售旺季,近期不少廠商紛紛發佈了其空氣凈化器新品,三星推出了其原裝進口的大型空氣凈化器,完成了其商用、家用和個人三大系列的全線佈局,夏普發佈了首款搭載語音提示及遠端操控功能的凈化器新品,日本高端空調品牌富士通也推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首款空氣凈化器産品,主打強力暫態凈化功能,此外美的也宣佈轉型“空氣服務商”,將大規模上市包括空氣凈化器在內的空氣類家電新品。

  凈化效果有待量化

  儘管空氣凈化器市場一片火熱,但有關空氣凈化器産品的爭議卻也一直持續不斷。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今年7月抽取在某電商平臺熱銷的十台凈化器産品,進行了一個月的檢測,結果顯示,其中七台標稱具有凈化甲醛功能的産品並沒有顯著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一台,凈化器在15平方米的房間裏,開機1小時,理論上空氣中的甲醛降低也達不到50%,CADR值僅為29m3/h,而一般去除污染物的CADR值得超過60m3/h才有顯著效果。報道援引室內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的觀點指,“大部分空氣凈化器宣稱去除甲醛的效果只是一個賣點。”

  記者走訪蘇寧、國美等賣場發現,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空氣凈化器産品大多都宣稱具有90%以上的除甲醛能力,部分産品甚至高達99%,也有部分産品直接標明內置有“除甲醛濾網”。蘇寧天河店的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去除PM2.5,除甲醛是消費者選購空氣凈化器産品時會重點關注的另一大功能。因此關於大部分空氣凈化器産品除甲醛功能“形同虛設”的報道,令消費者感到震驚和困惑,一位正在賣場選購凈化器産品的阿姨就表示,“都不知道買什麼好”。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固然一些空凈品牌誇大宣傳難辭其咎,但從技術層面講,空氣凈化器除甲醛和除PM2.5是兩種不同的技術和處理方式,目前還難以實現兼顧,選擇上也就有所取捨,由於關注霧霾的人群多於新裝修人群,勢必導致産品有所側重。記者也從空氣凈化器廠商處了解到,PM2.5等微小顆粒物來自於室外空氣,當室內關閉門窗開啟空氣凈化器後,會有明顯凈化效果,而室內甲醛的産生源於傢具、油漆等産品揮發,且持續不斷産生,凈化效果並不會多好,甚至不如開窗通風。

  陸刃波建議空氣凈化器製造廠商,“對於凈化效果一定要‘量化’,比如什麼條件下、多長時間內計算出去除率,而不是一味用99%來博人眼球,還有就是細分産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缺乏標準成行業短板

  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公佈的另一個引發關注的結論,是空氣凈化器産品“去除PM2.5效果,與價格、國內外品牌等並無關”,依據是在此次檢測中,去年爆紅的外資品牌Blueair的空氣凈化器,價格高達4000多元,在各大電商網站銷售排行榜中也是名列前茅,但在測試數據排名中僅為第四,性價比更是位列倒數第一。

  這一結論也引發了消費者的關注。家住海珠區的鍾先生告訴記者,由於沒有國家標準可以參照,作為消費者也很難選擇,“家裏有老人有小孩,想著要能真正發揮凈化效果,我們都是寧可買貴一點的産品,總覺得應該要靠譜一點”。記者隨機了解發現,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時都是類似鍾先生這樣的心理。

  不過,記者對照檢測結果也發現,凈化效果排名前六的都是兩千元以上的産品,而且都是外資品牌的産品,分別是大金、飛利浦、西屋、blueair、夏普以及三菱重工的各一款産品。也有行業機構對室內檢驗中心的結論提出質疑,指“由於缺少行業標準,各類評測結果形式多樣,往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

  缺乏行業標準一直是空氣凈化器行業的短板,市場爆髮式增長帶來概念炒作、虛假宣傳、價格虛高等各種亂象層出不窮,消費者難以判斷和選擇,都是源於此。業界和消費者呼聲不斷,希望儘快出臺統一的強制性品質檢測標準。不過,最近有消息指,新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已經完成了最後階段的工作,最快將在9月出臺,據稱該標準對空氣凈化器去除固態和氣態污染物的凈化效能、潔凈空氣量、凈化壽命等基本技術指標和檢測方法進行了規範,以潔凈空氣量作為核心指標,與國外標準一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