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中國影協報告:國産片病毒式行銷讓人不堪其擾 

  • 發佈時間:2014-09-04 10:04: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白瀛 姜瀟  責任編輯:時習

  中國電影家協會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2013年的高票房國産電影,多利用話題性與新媒體互動進行整合式甚至病毒式行銷,過度消費了觀眾熱情,讓其不堪其擾,並不利於電影市場的長期良性發展。

  這份《2014年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的高票房國産電影,整體呈現出話題性與爭議性的特點,如《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涉及了第三者、婚外情、海外産子、同性生子等社會熱點;《小時代》中大量涉及了物欲與金錢主題,首度將富二代作為正面形象大肆宣揚;《中國合夥人》定位青春勵志片,一方面消費內地市場商業大鱷,另一方面觸及國人“美國夢”的敏感神經。

  報告主編劉浩東説,這些影片將目標觀眾細分,故事內容接地氣,並配合整合式甚至病毒式行銷,讓人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不得不從眾關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小時代》掀起的罵戰,其主創粉絲與主流影評人雙方的對峙反而起到了行銷的作用。”

  劉浩東説,這些高票房電影大多緊密結合時事熱點,爭議越大越能成就高票房,但過度消費的後果終究會使其成為電影市場典型的快消品和易耗品。“2013年不僅讓人們看到了這類影片的無限可能性,也在最短時間讓人們看到了其偶發性與不可控性。上半年黑馬頻現,下半年銷聲匿跡可以概括高票房國産電影的尷尬境地。”

  截至2013年底,國産影片票房排名前10位的電影中,僅有《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和《風暴》兩片是在下半年上映。

  報告指出,上半年媒體的過度炒作和關注極大地消耗了觀眾的耐心,實際起到了急速降溫的作用,過度的評論聲音使觀眾急速趨於理性,新上映的影片很難挑起他們的興趣,以至於《私人訂制》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連帶華誼股價大跌,而年度“奇葩”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雖然贏得了令人驚奇的高票房,但是難掩劇作本身缺陷。

  “這種盲目消費短期利益、消耗觀眾熱情的情況,病毒式行銷造成的畸形觀影心態,不利於電影市場的長期良性發展。”劉浩東説。

  報告指出,2013年以中等成本影片為主的高票房電影已呈現出過度消費現象,某些電影公司急功近利,反而不能得到好結果,結果白白糟蹋了一個類型的整體創作,炒話題也變得愈加困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