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頤和園黑導講解瞎忽悠 普通票冒充聯票賺差價

  • 發佈時間:2014-08-11 15:05: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偌大的頤和園,遊客參觀時如沒人講解,可能不會盡興。但一些在公園門口攬客的人,提供的導遊服務卻不敢恭維。他們不僅以普通票冒充聯票賺取30元差價,遊覽中也是走馬觀花,放棄佛香閣等著名景點,使得承諾的行程大幅縮水。就連對景點的講解,也是謬誤百齣。

  今天上午,海淀城管表示,會儘快進行調查,如果屬實會儘快查處。

  攬客沒顧忌 公園講解處前公然“搶活”

  近日,記者在頤和園東宮門外看到,售票窗口前除了排隊購票的遊客,還有不少人在遊走攬客。他們大多皮膚黝黑,背著雙肩包、手裏撐著一把遮陽傘,不時詢問身旁的遊客是否需要導遊服務。

  和遊客搭訕時,這些每人平均聲稱自己有正規導遊證。若遊客接過話多問幾句,他們就會一直糾纏不放,賣力“推銷”自己。北宮門外兜售導遊服務的人更多一些,他們一般單獨行動,守在售票窗口前攬客,或者混入遊客隊伍中“遊説”,甚至公然在公園講解處前“搶活”。

  記者注意到,這些人彼此都很熟悉,會相互“照顧”。有人攬到活後嫌人數太少,便把自己的遊客委託給熟悉的同行。兩人攬到同一名遊客,還會“謙讓”一番交給年長者帶。記者看到,一名男子帶遊客入園時,發現自己忘了帶導遊證,附近一個同行馬上遞過來一張。

  在東宮門售票處排隊過程中,先後有6人上前詢問記者“要不要導遊”。其中一名戴墨鏡的王姓男子稱,他在多家旅行社上班,今天是出來幹點私活,“我就住附近,在頤和園幹五年私活了”。

  票裏有貓膩 承諾聯票實購普通票賺差價

  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墨鏡男同意以260元的價格,帶記者三人遊覽頤和園。他解釋稱,260元中有180元是門票錢,購買的是60元一張的聯票。可以參觀園內佛香閣、蘇州街、德和園和文昌院四處另外收費的景點。另外80元是他收取的導遊費。

  但記者一行來到檢票口時,墨鏡男遞過來三張30元的普通門票,讓記者檢票進園,並稱自己需要刷公園年票進入。記者質疑承諾購買60元的聯票,為何變成30的普通票時。墨鏡男不耐煩地説:“不要問這麼多,只管檢票進去。”並稱自有辦法讓大家參觀到聯票中的景點。

  入園後,墨鏡男給了記者三張60元的聯票。但記者注意到,副券上的四處景點已經打了三個孔(已檢票),只有文昌院一處未打孔。墨鏡男便指著這裡説,“看到沒,上面沒打孔的文昌院就是咱要去的收費景點。”

  隨後,墨鏡男向記者展示了其腰間小包裏的一疊聯票,每張票的副券上都有一到兩處沒有打孔的景點。他解釋説,有些遊客買了聯票,但參觀過程中走累了有些景點就不去了。“所以我們收過來,可以給其他想去的遊客用。”墨鏡男直言不諱地説,他們就是賺普通票和聯票間30元的差價。

  按此計算,僅門票一項,墨鏡男就從記者一行三人身上賺取了90元。

  行程大縮水 嫌景點遠行程縮水超40分鐘

  跟著墨鏡男在園中游覽時,記者手持頤和園地圖不時詢問行程,和下一處要參觀的景點。但墨鏡男十分不耐煩,一直提醒記者不用看地圖,“所有景點都會參觀到”。其間記者多次想坐下休息,但墨鏡男反覆催促著去下一景點,“抓緊時間,我還有其他遊客要接待呢!”

  聯票副券上的四處景點,墨鏡男只帶著去了文昌院和德和園兩處。由於記者所持聯票上德和園已被打孔,男子又從包裏找了三張未打孔的票,交給記者檢票進入。

  路過佛香閣時,墨鏡男不僅沒有帶記者進入,講解也只是隨便説了兩三句。“佛香閣這麼高,正規導遊得花半小時才能講完。”而蘇州街乾脆沒有過去。“那兒太遠了,都是賣東西的沒啥好看,真沒必要去。”他這樣解釋。

  入園前,墨鏡男曾信誓旦旦地向記者保證,參觀時間不會少於兩個半個小時。但實際上,他只帶著記者轉了約1小時50分鐘便草草結束。在遊覽的後半程裏,他只是忙著趕路,只有記者主動詢問時,他才會講幾句景點的掌故。

  在另一次探訪中,記者跟隨一名男子遊覽頤和園。對方同樣承諾轉足兩個半小時,但只遊覽了1小時20分鐘。聯票上的四處景點,甚至一處都沒去。

  其他景點也是走馬觀花地看,男子玩著手機心不在焉地隨口講解。走到萬壽山腳下時,男子稱有一條更好走的小路,他便帶著記者直接繞過了佛香閣、智慧海等著名景點。男子對此解釋稱,“佛香閣就是一個碼頭,並沒什麼好看的。”

  講解瞎忽悠 稱慈禧出行絲綢鋪路可繞地球兩圈

  兩次探訪中,兩名為記者提供導遊服務的男子,在講解景點時都錯漏百齣。記者將其中部分謬誤處羅列如下:

  謬誤一:宜蕓館前的走廊墻上乾隆臨摹趙孟頫的作品《襄陽歌》拓本是楷書。

  正解:行書字體。

  謬誤二:智慧海裏有“三位觀音,分別是南海、普賢和文殊”。

  正解:分別為觀音、普賢、文殊和地藏四位菩薩。

  謬誤三:參觀仁壽殿時,慈禧每次出行都把紫禁城到頤和園之間的路用絲綢鋪上,絲綢長度連接起來可繞地球兩圈。

  正解:中間的距離不過十幾公里,而且“用絲綢鋪路”並無史料依據。

  謬誤四:仁壽殿前的麒麟是龍的第四個兒子。

  正解:龍四子雖有狴犴、蒲牢等不同説法,並沒有麒麟是龍四子這一説。

  謬誤五:老佛爺聽戲一下子請三個戲班子,德和園內三層戲樓同時開唱,一層樓唱一齣,每層唱的都不同。

  正解:首層是樂隊演奏處,上面兩層才是戲臺,三個戲班子同樓唱戲並沒有相關史料記載。

  謬誤六:在樂壽堂慈禧每頓飯要吃一百二十八道菜,擺三張桌子,吃一桌、聞一桌、看一桌,並稱慈禧的情人是榮祿。

  正解:沒有史實支撐。

  頤和園管理處的講解員稱,在公園外聲稱提供導遊服務的人,都不是園內的工作人員。“他們大多是周邊租住的無業人員,或鳳凰嶺一帶的農民。”該講解員稱,這些人就是黑導遊,講解的內容多數都是錯的,“有的甚至是他們自己杜撰的”。

  頤和園工作人員介紹,園內的正規講解員都穿統一的工作服,並會給遊客出具北京市旅遊服務專用發票。

  今天上午,海淀城管表示,會儘快聯繫頤和園城管分隊,對頤和園周邊的黑導遊一事進行調查,如果屬實會儘快查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