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曝光臺 > 正文

字號:  

五芳齋集團貼牌加工存品質漏洞

  • 發佈時間:2014-09-11 11:01:1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浙江嘉興的食品電商們在月餅銷售上異軍突起,取得了不凡的成績。據當地媒體報道,嘉興以生産粽子出名的最大的食品企業五芳齋集團,通過網路銷售的月餅超過了2000萬元,一舉超過很多傳統月餅廠家。然而在中秋節前夕,中國品質報記者接到業內人士反映,五芳齋網路銷售的月餅都是在外貼牌加工的,貼牌加工廠的一些生産環節達不到國家相關規定要求,而且該加工廠沒有按照規定開展産品出廠品質檢驗,品質安全風險較大。

                                        包裝車間所在廠房一樓門口環境

                                    包裝車間也是庫房,環境有些臟亂

  包裝不規範  出廠無檢驗

  根據業內人士提供的線索,記者找到了五芳齋的月餅貼牌加工廠,業務經理非常自信地告訴記者,今年五芳齋在該廠加工的月餅超過30萬盒。

  記者首先觀察了這個加工廠的月餅生産流程,其按照認證標準建成了封閉化的生産車間,實現了月餅自動流水線生産。

  但是産品的包裝車間環境明顯不符合QS的取證要求,而且在管理上存在諸多漏洞。原料配料預備庫房管理混亂,車間入口按照規定應設置緩衝間,供人員進出更衣消毒,但是這個加工廠的緩衝間裏連最起碼的洗手液都沒有,看起來只是個擺設,工人進入車間的消毒程式形同虛設,部分工人沒有按規定領取健康證。

  更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加工廠的檢驗室並沒有配齊化驗所需的全部設備,且操作臺上積滿灰塵,明顯是沒有做過出廠檢驗。而按照月餅國家標準要求,月餅生産出廠檢驗實行批批檢(同一天同一班次生産的同一品種為一批),就是企業每天都要對當天生産的每一類産品進行抽樣檢驗,檢驗項目包括感官要求、凈含量、餡料含量、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5個項目,經檢驗合格後簽發産品合格證,産品方能出廠。

                                        加工廠原料準備車間的一個角落

                                貼牌加工廠檢驗室檢測操作臺上積上了灰塵

  細菌超標反映企業管理問題

  今年中秋節前夕,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北京、山東、貴州、重慶、昆明等省市的監管部門都公佈了自己的月餅抽查結果,顯示月餅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菌落總數超標這個項目上。

  專家指出,菌落總數測定可以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品質,它反映了食品在生産過程中的環境狀況、管理水準。菌落總數超標,説明其産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安全。正因為如此,月餅國家標准將菌落總數列為了出廠檢驗6大項目之一,就是為了在出廠最後關口守住安全線。

  專家認為,表面上看不合格的是菌落總數,背後反映的卻是企業生産管理沒有嚴格執行規範要求。

  專家説,只要按照食品生産許可的規範要求操作,保證食品菌落總數符合標準規定並不是什麼特別的難事,但在今年的月餅抽檢中,各地那麼多批次月餅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説明生産管理環節和出廠把控環節還有問題,説明廠家生産過程中人員、設備和環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衛生條件控制不當,産品的原料、包材或生産加工過程有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

                                          工人在包裝月餅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包裝坐在一堆月餅中間幹活

  聲稱批批檢卻拿不出報告

  觀察完委託加工點的情況讓記者感到很吃驚,作為浙江省食品行業的一家龍頭企業,管理怎麼會出現這樣大的漏洞呢?帶著疑問,記者于9月4日前往嘉興五芳齋集團總部了解相關情況。

  五芳齋品牌與公共關係部總經理劉岳告訴記者,五芳齋對貼牌廠商有一套規範的管理制度,事先要進行工廠條件審核,中途還會對加工廠進行檢查。

  對於記者提到的出廠檢驗問題,劉岳表示,加工廠的出廠檢驗報告沒有看到過,但是合格證是都有的。劉岳還介紹説,不管代工工廠有沒有檢驗,五芳齋自己也會對每批産品檢測把關的。代工工廠加工好的産品運到五芳齋庫房後,公司檢驗部門還會對每一批産品進行抽樣檢測。記者提出能否看看那些入庫檢測報告,劉岳表示要和領導商量一下。

  當著記者的面用嘉興方言與領導電話溝通後,劉岳對記者説,你們可以去找嘉興市質檢機構了解。對此記者解釋説,想了解的是企業自己把關檢驗的報告,這個報告應該不歸政府部門管,而且如果是五芳齋委託質檢機構做的檢驗,他們也沒有權利把結果告訴記者。

  讓記者疑惑的是,一開始劉岳説的代工産品到公司後入庫檢驗是廠裏自己做的,怎麼突然變成嘉興市質檢機構出報告了。

  記者再次向劉岳解釋,想了解的是五芳齋自己內控檢測有沒有做,有沒有檢測報告。

  又是一番請示之後,劉岳再次告訴記者,每批貨從代工廠到五芳齋庫房後,公司都會抽樣檢測的,至於檢測報告,不方便給記者看。

  貼牌加工小心掉進品質漏洞

  到底是有報告不願意給外人看,還是五芳齋貼牌産品根本就沒有進行出廠檢測,記者不好妄自猜測。舉報人向記者表示,食品出廠檢驗報告並無商業秘密可言,公佈出來以正視聽,可以打消舉報者的疑慮,也可以讓消費者安心,五芳齋這樣秘而不宣,倒是增加了舉報者對他們的懷疑。

  食品貼牌加工是名牌企業利用自身品牌價值拓展市場、加快發展的一種重要模式,減輕了名牌企業投資建設的負擔,但是貼牌加工對名牌企業管控品質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畢竟委託加工企業是獨立生産單位,有自己的理念和生存方式,管理起來不會向自己企業那樣方便。早在2005年,中國品質報記者在調研食品安全時,就發現浙江一家知名炒貨企業委託一家不知名的小廠加工花生米産品,結果這個小廠完全不按照驗廠時候的標準組織生産,現場骯髒不堪,原料油反覆使用,甚至過量使用添加劑,結果造成品牌被曝光,還受到當地品質監管部門的處罰。

  應該説,五芳齋是幸運的,今年中秋月餅銷售超過了2000萬元,目前來看還沒有發生大問題,但是如果不及時堵上貼牌加工中的這些管理漏洞,明年、後年還能這麼幸運嗎?

  編後

  對於品牌企業來説,須知品牌的建立如建築大廈一般一磚一瓦都來之不易,而由品質問題導致的品牌信譽大廈的崩塌只需要一瞬間。知名企業更不應躺在已取得的品牌成績上啃自己“品牌效應”的“老本”,而是要堅持不懈扎紮實實把品質管控做到位,確保不管是自己加工還是委託加工,標準一樣,管理一樣,品質一樣。

  知名企業在市場消費環節具有比普通企業更大的號召力,因此,也應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應當嚴把品質關,樹立良好的榜樣,切莫讓“千里長堤,毀於蟻穴”。

  如果品質管控力量不夠,盲目以貼牌加工手段擴張,那一個個潛在的品質管理漏洞最終就會成為吞噬企業的“蟻穴”。

  9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月餅抽查結果中,好利來、老大房等知名品牌也都因為菌落總數超標而赫然上了品質黑榜,這足以讓所有的品牌企業引以為戒。

  我們還想對五芳齋所在地的監管部門説,對每一個品牌的産品監管不僅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對知名企業的監管甚至還需加大力度。如果品牌産品出現問題,其懲罰整治力度也應該強于普通企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