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期待“旅遊黑名單”長出“牙齒”

  • 發佈時間:2015-06-23 08:50: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人人都不希望看到不文明行為出現,但社會還在發展之中,不可能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文明素質都完美無缺。因此,讓黑名單制度長出“牙齒”,既作為一種對不文明行為的懲戒,又起到對社會正能量的引導作用,勢在必行。

  國家旅遊局網站發佈消息稱,將與民航局形成工作合力,並提出將加大對旅遊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力度,加大對旅遊者不文明行為的約束力度,拒絕為其提供旅遊、乘機等服務。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指出,《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發佈以來,由於記錄出臺的時間並不長,出現了一些落實難以到位的問題,未來將不斷完善。(央廣網6月22日)

  旅遊市場的快速膨脹,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國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但近年來也屢屢出現不文明現象,既損害了其他遊客的利益,又破壞了公共秩序,有損國家形象。因此今年3月《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施行承載了很高的公眾期待,首批不文明行為記錄中包括了大鬧亞航罵空姐、強行打開飛機應急艙門、爬紅軍雕塑照相等。

  但“黑名單”制度有了,執行上還存在很多難題未解。近日有報道稱,曾因亞航鬧事事件而上黑名單的一名遊客,剛剛從南韓自由行回來,而且“一路綠燈”。儘管這一傳聞尚未得到證實,但黑名單制度的落實遠不如預想的那樣順利,卻是不爭的事實。有旅遊業內人士稱,即便上了黑名單,但選擇自由行仍“可操作”,甚至跑到外省去參加團隊遊,也能報上名。

  要加強黑名單制度的威懾力,就必須逐一補上這些漏洞,讓黑名單真正成為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首先,有必要加強黑名單制度的權威性和操作性。鋻於《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屬於行政規範,而其上位法《旅遊法》雖然提出旅遊者要遵守旅遊文明規範等倡導,卻並無針對旅遊者違反《旅遊法》、出現不文明行為的處罰相關條款。正因為此,要加強“黑名單制度”的法律效力,首先應通過修法等渠道,在《旅遊法》中明確規定黑名單的適用對象、情形以及處罰手段、執行部門等。提升黑名單制度的法律權威,是執行落實的第一步。

  其次,黑名單制度能否落實,旅遊部門的倡導只是一個方面,只有在民航、旅行社、出入境、銀行等多個機構中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起到震懾作用。而眼下,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與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企業之間,還沒有形成統一共用的資訊庫。根據現有規定,納入黑名單後,相關資訊必要時要向公安、海關、邊檢等通報,但何為“必要時”、通報了之後相關部門應如何跟進處理等程式問題還未明確。對此,不妨在未來構建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時做出更加全面的考慮。

  再次,航空公司、旅行社等企業也必須主動配合黑名單制度。必須看到,航空公司與乘客、旅行社與遊客、景點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著商業利益關係,消費者是這些企業的服務對象,也是其利潤來源,哪怕上了黑名單,一些企業可能也不會推掉送到府來的生意。對此,一方面需對拒不執行黑名單的企業機構也出臺處罰措施,另一方面還須加強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約束力量。而企業主也應明白,拒絕黑名單上的消費者,既是為了保障大多數守法消費者的利益,也利於提升自身的服務品質和品牌形象,從而獲得更為長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人人都不希望看到不文明行為出現,但社會還在發展之中,不可能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文明素質都完美無缺。因此,讓黑名單制度長出“牙齒”,既作為一種對不文明行為的懲戒,又起到對社會正能量的引導作用,勢在必行。

  除了通過修法賦予黑名單制度更強的權威性和操作性之外,讓全社會都參與到對不文明行為的譴責制止中來,才能讓旅遊黑名單真正落實到位,發揮應有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