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30多種附加費早日成明白費:依法從嚴治理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5-02-06 16:5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導讀】人民日報關注“附加費”,日常生活附加費有30多種,年用電附加費達270億。《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費改稅,用法治之手清理規範附加費。

  央廣網財經北京2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前段時間由於石油價格的持續下跌,很多城市取消了計程車費中含有的1塊錢燃油附加費,昨天起,國內航線也取消了機票中所含的燃油附加費。而除了這些附加費,還有種類繁多的收費項目,被“附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您是否知道呢?

  比如説,電影票裏暗含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飛機票裏除了眾所週知的機場建設費、民航發展基金,有的還有一筆旅遊發展基金;日常的水價裏包含公共事業附加費、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等3種收費;電價裏包含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農網還貸資金、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等5種;今天的人民日報關注了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附加費,他們的調查顯示,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附加費就有30多種。而另外據新華社的報道,居民電價裏一年“加收”的費用就高達270多億元。

  而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附加費,徵收和使用上的不透明,更成為關注的焦點。人民日報的調查顯示,眾多收費項目中,有明確法律依據的只有教育附加費、地方教育附加以及涉及土地、森林等幾項收費;其他很多收費的政策依據為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和相關部委文件。而30多項費用裏,明確標明徵收期限時間的僅5項,其餘徵收期限是空白。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社科院政治學所行政學研究室研究員贠傑表示,這些收費的存在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贠傑:這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因為稅種設立是要經歷一定的法律程式,但是費的這種收取往往是由一定的政府部門,通過一定的行政程式來收取的。原來在稅法體制不是太規範的情況下,和一定的歷史原因,有的部門的費用收取在當時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這種大背景下,費和稅同時並收這種情況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在當時可能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近兩年,隨著國家財政實力的增強和清費立稅工作的推進,一大批公共收費項目已經得到有效清理。去年,財政部向社會公佈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包括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公辦幼兒園保育費、住宿費”“房屋所有權登記費”“考試考務費”等收費項目。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目錄清單之外的收費,一律不得執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拒絕繳納。

  我們認為,清費立稅、規範非稅收入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大方向,未來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最重要的是通過法治的手段來規範附加費,把稅收真正納入法治化軌道,才能真正做到決策更科學、收費更合理、過程更公開。

  贠傑表示,目前重要的工作是逐步厘清哪些是重復收費,哪些是沒必要的收費,然後修改相關稅法,費改稅,讓收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贠傑:在今天法律逐漸規範而且稅費並立的情況,引起一定的現實問題的情況下,稅和費的這種合併又有一定的必然性。當然它的這種合併不是一句話就能實行的,而是要通過對法律的修改和現有的稅種和費種充分研究的情況下來進行的,這也是現在的基本背景。第一是要把我們現在的費基本理清的情況下,看哪些費是有必要存在的,哪些費是沒有必要存在的,或者是哪些費和稅存在重復收取,對它清理之後,對現在的稅收法律進行進一步調整,讓它進一步規範化合理化,應該是這樣一個程式。

  經濟之聲:不説不知道,一説嚇一跳,人民日報的調查顯示,和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收費竟然達到30多種,對於這些收取和去向都不是很透明和公開的費用,很多專家指出,這裡面有歷史的原因,有一些是上世紀計劃經濟時代遺留的産物。您怎麼分析它存在的原因?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對此進行解讀。

  石磊:確實與一定時期國家建設發展當中出現的特殊資金需求相關。雖然是與歷史原因相關,那麼現在要討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歷史上有合理性這些收費行為,現在隨著時過境遷,它已經不再合理,或者是早就按照原來的收費時限早結束了,現在就應該適時結束。這些人都還沒有做這項工作就需要進行一個基礎性的工作,就是清理,哪些早就應該廢除,已經失去它的功能,哪些應該終止的必須馬上終止,不符合國家稅法要求,不符合收費標準的也必須納入稅法和收費標準來集中統一管理,應該納入國家統一預算,抓緊進入預算,否則這裡面會留下很多死角。

  經濟之聲:有專家指出,目前“附加費”中很多是不透明的。一是規則不透明,到底收了哪些不透明,決定程式不透明;二是收了錢怎樣用也不透明,合理收的“附加費”也成了糊塗賬;三是一些收費還沒有全部納入預算監管。您覺得不透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石磊:首先不透明的表現方式與它不透明原因有關。不透明的原因是因為費屬於行政行為,稅屬於法制行為,法制行為也不能説完全透明,但是相對而言,總體行政性的收費要透明的多。因為行政性的收費彈性很大,收費主體是多樣化,比如中央層面上的政府收費,還有地方以及中央直屬部門,地方政府的所屬部門,也都可以巧立名目,或者在規則不明的情況下,收了一些費,現在這個費是這個原因導致的,那麼今後要解決這些費用不透明的問題,從哪些地方入手,這是我們目前要關注的重點。

   經濟之聲:隨著我國財稅改革的深入,一些收費已經得到了清理,但改革進一步深入,需要的是法治手段,任何稅收必須有法可依。未來的“費改稅”,進一步規範收費應該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關鍵工作是什麼?

  石磊:第一步是把歷史上遺留和目前仍在繼續收的這些標準,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統統做一個清理來分類。第二個就是清理門戶,有些費到底是哪個部門在收,看這些目前有沒有合法合規文件。第三個就是這個錢到底收了多少,收來的錢到底怎麼用了,有沒有納入預算,沒有預算這個錢到哪去了?比如説近一年多來大家追問比較多的解決道路建設費、鐵路建設費、民航收入和其他相關的費用,百姓有權利知道自己交這個錢怎麼使用,有時候即使收費合理,有必要收,但你也有義務告訴公眾這個錢到哪去了,收了多少。

  經濟之聲:您覺得這當中關鍵的工作是什麼呢?

  石磊:在清理門戶搞清楚歷史存在的原因,以及目前費用使用的方向,在這個基礎上,接下來更多是把應該納入稅收範圍的,應該費改稅,這裡面有一些臨時性的費用做一些説明。比方説農村現在採取了所謂一事一議,但是也不主張太多的一事一議,太多了以後,就很容易把國家的命令出臺政策禁止農村亂收費的項目通過一事一議都死灰複燃,納入稅收解決,納入法制管理,納入國家的財政統一預算。由於中國的財政是複合型的財政,就是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以及國有資産,國有資産經營性的上繳國家的稅收,要把種種來自稅收和費這個構成財政收入的結構部分厘清楚以後,用統一的稅法加強管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或者避免亂收費的情形。

  其他觀點:

  北京大學教授王磊評論:目前,我國電、油、水等公共品的收費標準,以及包含在水價電價當中的一些附加費用標準,均是由各級發改委價格部門確定的。實際操作中,各地對附加費的收費標準還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各種收費名目繁多,徵收中政企不分,存在較大的漏洞。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林伯強指出,“附加費是不通過市場化定價機制形成的行政收費,不可能是永久性的,需要有一定的期限或上限。儘管近年來監管部門對地方亂加價、亂收費從嚴管理,也還是要加快市場化改革,通過競爭理順上下游成本機制,讓“附加費”早日成為“明白費”。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附加費”暗含在民生資源價格中,雖然容易徵收,但從法律要求看並不合理,模糊了公眾知情權。有必要逐步將各種“附加費”由價內徵收改為以價外徵收為主,公眾可以對照財政部門的收費目錄加以核實,真正做到公開透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