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國際名牌”服裝 成“黑名單”常客

  • 發佈時間:2014-11-17 15:29:27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動輒數千元、上萬元的國際名牌服裝居然還會有品質問題?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公佈的2014年第2季度流通領域快時尚服裝品質抽檢結果顯示,65批次不合格産品中,多款“國際名牌”赫然在列。

  阿瑪尼的一款連衣裙,耐濕摩擦色牢度不達標;寶姿的兩款連衣裙,纖維含量不合格;馬莎的襯衫和褲子,出現紕裂等多項問題。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公佈的今年第二季度服裝品質抽檢結果當中,CC&DD、ELLE HOMME、Etam、Ralph Lauren等“國際知名品牌”也均因各類品質問題而“榜上有名”。

  上海查處的案例並非個例,各地每年都會相繼公佈市場質檢結果。最近,數月北京市工商局就對流通領域的服裝産品進行了多批次的品質抽檢,無印良品、ZARA、H&M、Polo Ralph Lauren、FNRN、VERO MODA、班尼路、紀梵希、迪士尼等國際品牌都曾“上榜”。今年6月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也公佈了16款不合格童裝品牌,HELLO KITTY、ELLE、迪士尼、阿迪達斯等均有上榜。

  國際名牌的品質問題已頻頻敲響警鐘。據浙江省監管部門介紹,在國外品牌服裝中,南韓服裝品質問題較多。浙江省工商局2013年上半年抽檢的12個品牌20個批次南韓品牌服裝中,合格率僅45%,PAW IN PAW、LAND KIDS等品牌均“榜上有名”;2012年針對南韓進口服裝抽檢的合格率也僅為50%。

  這些深得國內消費者信賴的“名牌”服裝頻頻曝光“品質門”事件,究竟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呢?從各地工商質檢部門的抽查情況來看,服裝品質問題主要包括甲醛超標、pH值超標、色牢度問題、纖維含量不達標等。記者調查發現,從紡織、印染到成衣加工、銷售等環節,都存在服裝品質問題産生的漏洞。

  為什麼在各地質監部門相繼公佈的服裝品質“黑名單”中,國際知名品牌頻頻上榜?專家認為,處罰力度偏弱,違法成本低,是一些企業“無所畏懼”的原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