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警惕月餅披上隱形新裝 應引入媒體等監督機制

  • 發佈時間:2014-08-27 10:30:00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距中秋節還有十幾天的時間,有記者調查發現,眾多實體商店的月餅多為平民價格,但網上卻有不少高價月餅售賣,且花樣迭出,交易渠道也是不斷翻新。

  隨著中央八項規定持續發力,以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前對中秋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的部署整治,時下臺面上的高價月餅遭遇寒冬,這反映了各級政府在反“四風”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然而,化身月餅券、藏進禮品冊網購等新型隱蔽送禮手段,讓人們對當前“四風”的存在又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各地整治措施不斷翻新出臺,為何天價月餅卻變著戲法如約而至?究其原因,投機者換湯不換藥,打的還是感情牌。正如有專家指出,很多商家不斷翻新花樣,手段愈發隱蔽,主要還是因為抓住了消費者“過節就要送禮”的心理。

  隱形禮品不除就有腐蝕幹部的風險,就有“四風”再現的隱患。各種隱身月餅的出現,讓人們清醒地意識到,治理公款送月餅等不正之風,力度還需繼續加強。應繼續引入群眾、媒體等監督機制,整合各類監督資源,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強化對幹部的教育引導,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做到不做隱形禮品消費人群。也要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隱形送禮風,從自身做起,不推波助瀾。而且要加大對投機者的懲處和打擊力度,建立由公安、物價、工商等部門聯合工作機制,從市場源頭堵住隱身月餅等流向消費群體的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