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汽車業反壟斷勢在必行

  • 發佈時間:2014-08-12 06:06: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日前,上海、江蘇的物價和反壟斷部門對賓士上海辦事處進行了調查,賓士是否存在壟斷行為正在調查取證過程中。與此同時,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對克萊斯勒,湖北省物價局對奧迪的調查已接近尾聲,兩家企業均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會被處罰。國家發展改革委稱,對汽車業的反壟斷調查始於2011年底,目前已對日本12家企業開展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

  由於之前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我國許多行業仍存在壟斷現象,整個社會亦承受了巨大成本,反壟斷勢在必行。近年來,反壟斷指向多個行業,越來越多的壟斷企業遭到處罰,凸顯反壟斷已經步入常態化。

  近期各地汽車反壟斷調查資訊密集發佈,涉及諸多國際汽車品牌巨頭,市場影響力非常大,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國內汽車行業壟斷帶來的一大後果,表現為汽車價格不合理,特別是進口汽車利潤畸高,銷售價格比國外高出數倍之多,零配比遠遠超出合理水準,導致消費者的利益遭受侵犯。在反壟斷“利劍”揮出之後,被調查車企紛紛降價示好。

  筆者認為,汽車業反壟斷調查可能會帶來一場“蝴蝶效應”。一是國內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進口車,維修方面也能省下不少錢。二是由於反壟斷倒逼進口車企降價,放開對經銷商的價格約束,未來零售環節也面臨最激烈的競爭,相關服務也將隨之改善。

  特別要重視的是,對於國産品牌汽車來講,反壟斷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可以借此打擊不公平競爭,但也會使市場競爭走向白熱化,迎來最殘酷的淘汰戰。由於進口汽車具有技術、品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反壟斷促使其價格下降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將更大。在同等價位水準,消費者很有可能傾向選擇進口汽車。因此,國産品牌汽車必須面對現實,加快提升自身技術水準,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把服務品質做好,用品質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不是單純靠價格低取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