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澳蜂蜜被曝被污染 官方稱正評估

  • 發佈時間:2016-01-27 09:17: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志豪  責任編輯:金瀟

  “澳大利亞蜂蜜全球污染最嚴重。”近日一篇研究文章將不少人追捧的“天然佳品”推向風口浪尖。

  發表在國際期刊《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上的一篇研究對59份澳大利亞蜂蜜樣本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41份樣品中含有一種叫“吡咯裏西啶類生物鹼”(PA)的有毒物質。文章稱,這種簡稱PA的物質如果被人體大量攝入,會損傷肝臟等器官,嚴重情況下可能造成患肝癌等後果。

  對此,聯合國註冊專家、澳大利亞毒理學家埃德加博士接受《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採訪時稱,這一研究發現幾乎每種澳大利亞蜂蜜都被污染了。其中有機蜂蜜、百花蜂蜜、熱帶雨林蜂蜜和藍花蜂蜜是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

  不過,這一研究引發當地蜂蜜行業不滿,斥責其誇大了澳大利亞蜂蜜的毒性。而澳新食品標準局告訴法晚記者,已經開始對此事進行關注,會繼續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

  蜂蜜有“害”

  禁止作物中提取蜂蜜 致有毒物質混入

  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41個樣品中發現含有有毒植物種子的毒素痕跡,比如藍薊(又稱救贖草)和柳蘭。這項研究收集的數據顯示,相關蜂蜜消費者平均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PA的量為成人0.051微克,兒童0.204微克。這一數字雖然低於澳大利亞設定的1微克安全線,但大大高於歐洲一些食品安全機構提出的0.007微克的上限。

  研究人員提醒廣大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一定要謹慎選購蜂蜜,以降低寶寶發生器官損傷的風險。

  其實,《澳大利亞食品法》禁止在人類食品中使用藍薊和火龍草等有毒植物,它們的花朵含有一種被稱為吡咯裏西啶生物鹼的化學物,這種物質被視為導致全球人類和牲畜中毒的最普遍原因。

  對此,德國風險評估研究所近期發現,即使少量攝入吡咯裏西啶生物鹼,也可能導致與長期肺病及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但負責制定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食品標準的澳新食品標準局,允許從這類禁止作物中提取蜂蜜,只要將其與其他蜂蜜混合稀釋即可。

  研究者説

  “幾乎每種澳大利亞蜂蜜都被污染了”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就此採訪了聯合國註冊專家、澳大利亞毒理學家埃德加博士,而其也是這一引發爭議研究的參與者之一。他表示,通過飲食接觸這種毒物可能是癌症發生的一個重大誘因。他呼籲更好地監控這類毒物,讓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有更多知情權。

  “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醒相關部門,在我們國家生産蜂蜜過程中或許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一旦出現問題,對我們整個國家的蜂蜜産業都是非常不利的。”埃德加説,從數據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澳大利亞食品法》中規定容許的吡咯裏西啶生物鹼安全攝入量比歐洲標準高得多,歐洲標準更注重該物質帶來的潛在癌症風險。

  “我們分析了澳大利亞超市蜂蜜和歐洲超市蜂蜜中的吡咯裏西啶生物鹼含量,結果發現幾乎每種澳大利亞蜂蜜都被污染了。而其中有機蜂蜜、百花蜂蜜、熱帶雨林蜂蜜和藍花蜂蜜是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吡咯裏西啶生物鹼認定為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威脅的物質。”埃德加説。

  埃德加博士告訴記者,澳大利亞所使用的蜂蜜混合方案,與世界上其他衛生組織如歐洲食品安全局、英國毒理學委員會和德國風險評估研究所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在他看來,澳大利亞政府採取的方法只會導致更嚴重的結果,導致更多消費者遭受潛在的危害

  引發不滿 研究樣本被指過時 “數據並不可靠”

  不過,澳大利亞蜂蜜行業委員會執行總監韋瑟黑德表示,該研究中涉及的樣品是在2008-2012年採集的,已經過時了。“由於生物管控方案的有效執行,儘管有些地方能發現這類有毒植物,不過數量之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現在生産出含有救贖草毒素的蜂蜜産品就更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受到對於當地只要與別的蜂蜜混合稀釋毒素,就可以接受來源於受限植物的蜂蜜的指責,當地蜂蜜行業也指責這一研究結果,過分誇大了澳大利亞蜂蜜的毒性給人體健康帶來的風險。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稱,來自維省比奇沃斯蜂蜜公司的經理戈茲沃斯表示,這一研究結果涉嫌誤導消費者,拿該結果大做文章的報道已經受到了警告。她説道:“研究結果過分強調了蜂蜜的消費量,卻低估了人體的體重等因素,因此得出的結論和實際情況相去甚遠,很容易誤導消費者。在澳大利亞,我們每人平均一年會吃掉1公斤的蜂蜜,但從研究中所用的數字來看,差不多每人每年要吃7.5公斤蜂蜜了,是正常情況的7倍多,數據並不可靠。”

  戈茲沃斯還指責研究者並沒有將其他國家及品牌的蜂蜜拿去取樣,證實其標榜的成分是否屬實就直接下結論認為澳大利亞蜂蜜是世界上受有毒自然物質污染最嚴重的蜂蜜,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官方回應 正進行進一步評估 等待新國標出臺

  澳新食品標準局發言人拉斐爾·梅告訴《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他們最近也已經看到了這篇研究結果。“我們已經開始對此事進行關注,會繼續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目前我國的標準的確和許多歐美國家的標準有著較大的差距,我們會進一步考證關於PA物質含量的標準。”他告訴記者,“我們去年已派專家前往世界衛生組織羅馬委員會,將等待新的國際食品安全限制標準出臺,然後再決定是否更改澳洲吡咯裏西啶生物鹼的含量規定。”

  記者注意到,澳新食品標準局近日在其官方網站對此事做出回應稱,PA是一種存在於超過600種植物中的天然毒素,因此它也存在於許多食物中。某些類型的蜂蜜,如來自藍薊花的蜂蜜,確實含有較高水準的PA,可能影響健康。

  該機構多年前對此設定的安全線是平均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量不超過1微克,這個標準建立在人體的耐毒性之上,還沒有證據顯示正常食用蜂蜜會導致健康問題。如果常吃的蜂蜜不是只來自藍薊花,則不用擔心。該機構還説,其實藍薊花蜂蜜並不常見,大部分蜂蜜加工廠會把藍薊花蜂蜜與其他蜂蜜混合,將PA含量降至安全水準。

  不過,澳新食品標準局也提醒説,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該注意,如果每天蜂蜜攝入量超過兩茶匙,則不要只吃藍薊花蜂蜜。

  至於澳大利亞對PA的安全標準沒有歐洲嚴格,澳新食品標準局説,PA是一類物質的總稱,與一些機構用作參照標準的PA類物質相比,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蜂蜜中常見的PA類物質的毒性更低。再考慮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人平均蜂蜜攝入水準,這個標準不會造成健康風險。

  澳新食品標準局説,關於蜂蜜中含有PA的問題,該局正與蜂蜜生産商一起努力解決,也在等待世界衛生組織負責評估食品污染問題的國際專家組公佈相關結論。

  中國落點 在華售價最高超千元 澳蜂蜜産品淘寶達萬件

  記者搜索發現,天貓商城中,約有150個澳大利亞蜂蜜産品,價格從10元到1698元不等,包括澳大利亞著名品牌康蜜樂、藍山、塔斯馬尼亞、北嶺等30多種。而淘寶中澳大利亞蜂蜜有1.46萬件寶貝,大多宣稱原裝進口。此外,京東商城中有超過45個牌子的澳大利亞蜂蜜,價格在20多元到3300多元之間。

  根據介紹,澳大利亞康蜜樂(Capilano) 是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蜂蜜品牌,年加工1萬~1.1萬噸蜂蜜,供出口與內銷。今晨,康蜜樂蜂蜜有限公司媒體公關部負責人德克·肯普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者關於有毒這種擔心是多慮的。“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調查時取樣的標本源於幾年前,和如今的情況已不符合。所以説這次的報道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危言聳聽’的。”

  這名發言人告訴記者,如今隨著澳大利亞農業的發展,很多農民已經完全擺脫了雜草、含毒量高植物的困擾。所以説這次的研究結果其實是不真實的。“在我們公司近63年的歷史裏,沒有出現過因上述問題而直接導致消費者産生疾病的先例。並且,隨著技術的提高,我們的現代化養殖技術已經能夠保證消費者能夠安全地食用我們的蜂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