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奶協會長談國人鍾情海淘奶粉:低估三鹿事件衝擊

  • 發佈時間:2015-08-14 07:38:17  來源:人民網  作者:彭亮 王明明  責任編輯:吳起龍

  這十年,是國人海淘買遍全球的十年。

  近日,淘寶全球購發佈了《海淘十年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5年,國人的海淘足跡遍佈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萬款海外商品被“淘”入囊中。

  摘得“王冠”的是以奶粉為首的母嬰類用品,其購買次數和成交額均名列第一。2008年至2013年的5年之間,中國大陸地區的196萬位媽媽共花銷163億元,平均每人在“海淘”奶粉上花費掉8343元。

  海外奶粉如此受寵,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兩大“心理”聯合作用的力量

  消費者心理,在此仍是不可忽視的基本影響因素。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的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香港每月進口奶粉約400萬罐,本地每個月僅消耗60至70萬罐,超過300萬罐奶粉其實只相當於在香港“轉了一圈兒”。

  中國農業大學曾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國內消費者對目前國內乳品的品質基本滿意,但對於“乳品是否還會再出現重大品質問題”表示“不能確定”,這顯示出消費者對國內乳品品質仍持擔憂態度、信心不足。

  “我們還是低估了三鹿事件對消費者的衝擊,這兩年中國大陸消費者在歐美甚至香港搶購嬰兒奶粉就是證明。”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嬰兒奶粉創新崛起與品質升級”高峰論壇上説。

  其一是信心不足,其二是一些固有的錯誤思維所帶來的心理影響——這直接表現為眾多國內的為人父母者寧可費盡心力捨近求遠,也要通過“海淘”等形式來完成所謂的“把最好的帶給自己子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我們有太多的消費者,需要擺脫思想認識裏的誤區——過分地相信洋奶粉的品質。在當前的生産情況下,按照標準和規程生産,國貨奶粉和洋奶粉的品質控制,其差距微乎其微。

  乳業專家宋亮也表示:“洋奶粉”不都是極品,“國産貨”也並非都是次品。近幾年,各大乳企在奶源把控、加工技術和檢驗檢測等環節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可以説,當前國産主流品牌奶粉品質是過硬的。

  儘管有足夠的證據及資訊,但扭轉部分國內消費者“外國的月亮更圓”的固有思維模式仍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價格優勢”是永遠的“法寶”

  《十年海淘報告》顯示,國人最愛海淘的奶粉是德國的愛他美。

  以其為例——愛他美的一款1段800g奶粉,在德國亞馬遜網站上的標價為19歐元每罐,大約折合人民幣135元,同款産品在淘寶全球購的價格則在160到190元間不等。而同款的國內原裝進口的産品價格,電商平臺(以京東自營産品為例)標價是260元,在大型超市,更是賣到326元一罐。

  為何價格差別會如此之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口奶粉的關稅物流代理環節太過繁瑣。

  據某乳企公司負責人透露,進口奶粉進入中國,涉及17%的增值稅、平均約為5%的關稅。每批從國外進口的奶粉,還需要到國家質檢總局進行檢驗,才能拿到進口衛生許可證,檢驗費用的成本是一個批號的奶粉大約16000多元。

  該負責人稱,倉儲物流每罐的成本在5元左右,進入大的賣場需要增加20%左右的成本,賣場導購員每賣出一罐奶粉還要拿走一定提成。如果還想進入地方城市,那麼先要找個全國總代理,成本增加10%,再找個省級代理,成本再增加8%左右。還有廣告費、推廣費以及進店費等,處處都是一筆開銷。

  乳業專家王丁棉算了一筆帳,洋奶粉從國外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大概要經過26道“關”,每一關都要增加成本。

  等奶粉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價格已從135元一路高漲至326元。

  在如此“比較”下,消費者紛紛選擇“海淘”實在不足為奇。

  另一方面,目前已經取消的、歐盟曾實行的牛奶配額制也對形成“海淘”風潮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

  誕生於1984年的歐盟牛奶配額制,原意是為了限制産量過剩並穩定奶價。農場根據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生産,超過配額生産的部分,將遭到高額稅收的懲罰。這一制度的實施,造成的現實結果是:多年來,即便是面對海外消費者的大量需求,歐盟的奶粉廠商也無法提高生産規模,並因此經常出現産品供應不足的情況。

  不過,這一制度已在今年3月底取消,歐洲的農場主們此後可以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來生産牛奶,預計這將使進口奶粉價格有所降低。

  80後女性為主 需求量有增無減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歷年人口報告,2005年到2013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呈緩慢下降的總趨勢。但由於基數較大,新生嬰兒的數量依舊十分龐大。

  根據上述人口報告的數據,2014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達到12.3‰,約有1687萬嬰兒出生,出生率開始有所回升——這與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不無關係。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一份網購人群數據調查報告:國內進行網購的人群中,女性用戶比男性用戶高出了12個百分點。同時,在網購的主力消費群體中,25-29歲年齡段佔36.4%,30-34歲年齡段佔35.6%。

  換句話説,最能在網上“買買買”的消費群體無疑就是80後的適婚適育女性群體。

  理所當然的,“女性向”的商品佔據了網購商品品類排行榜的前列。這其中,作為每個月都要吃個兩三罐的“快速消費品”——嬰幼兒奶粉,自然而然地以“海淘10年來的總購買次數最多”輕鬆摘走了“王冠”。

  人口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內,國內新生嬰兒的數量或將迎來一個小高峰。需求量的進一步放大,加之以適育女性為主的網購消費群體——海淘奶粉短期內還看不到“降溫”的跡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