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原奶賣光 業內呼籲避免過度使用海外奶源
- 發佈時間:2015-01-13 08:03:0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時習
“經多番努力,廣州倒奶的奶農已解決了出路問題,廣州市所有原奶現在都已賣完了!”昨日乳業專家王丁棉接受本報採訪時興奮地告訴記者,價格可以用“不錯”來形容,高的接近6000元每噸,低的也超過了5000元。這意味本地奶源依然“傲嬌”走著一條“高質高價”路線。而記者了解得知,目前進口奶源已佔據廣東半壁江山,多因素促使進口奶源走俏,但業內人士呼籲企業不應短視,要避免過度收購海外奶源。
鮮奶收購:價分三檔 養殖規模越大價越高
在廣東,牛奶生産者和奶企之間的關係大約有三種模式,一種是企業直接向奶農收購,一種是奶農交奶給奶站,奶站轉售給奶企,還有一種是企業自有養殖場。除了第三種比較“旱澇保收”,前兩種都略有“風險”。據王丁棉介紹,自從聽到有奶企減少收奶的風聲,元旦過後他就開始了兩項工作,一家家找奶農落實收購情況,並協調乳企和牧場、奶農的收購價格,目前來看,雙方都有妥協,但成交價依然理想。
“價格大概分為三個等級吧,擁有千頭牛以上的大牧場,收購價在5800元/噸上下;擁有300~500頭牛的中等牧場,收購價在5500元/噸;擁有百來頭牛的散戶,如果其送奶到企業,則收購價為5500元/噸,如果企業到府收奶,則價格為5200元/噸。”王丁棉表示。
而記者了解得知,以上收購價依然領跑全國,且高於國際奶源價。“但廣東奶源品質高,所以跟其他地方存在價差也不是去年今年才有的事情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北方新鮮奶源此前平均價格大約為4000~5000元/噸,現在已經急速下降到3500元/噸,而北方又是原奶主産區,所以牧場、奶農承壓不小。
倒奶背後:去年奶牛飼料漲價導致困境
廣州一家奶牛場負責人謝先生對記者説,2014年國內牛奶價格大漲,外界忽視了成本上漲這一因素。以奶牛的主要飼料原料苜蓿為例,此前的價格是2800元/噸,去年已漲到了3300元/噸,這讓他們維持生産變得相當艱難。
記者了解到,除了廣州南沙區欖核鎮這家奶牛場,廣東省內的博羅、三水、臺山等地也零星發生過奶農倒奶事件。好在在倒奶事件發生後,奶農境遇得到了多方關注,一些有心人士甚至表示願意牽線搭橋幫助奶農解決銷路。廣東省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邱勇勝告訴記者,連日來,該協會一直在從中協調奶企和奶農的關係,目前有一些已經接近談妥,另外一些也有積極進展,“感謝媒體對奶農困境的報道。”
行業現狀:進口奶源佔據收購半壁江山
記者採訪獲悉,本土奶源僅佔收購比例1/3左右,而進口奶源已悄然佔據本地乳企收購半壁江山。業內專家認為,在基本完成本土奶源收購的情況下,不排除部分企業未來更加大力地收購進口奶源,尤其是在預判2015年進口奶源價格依然看跌形勢下。
為何乳企熱衷國際奶源?對此,該業內人士透露,主要有幾大原因驅動:奶粉做原料,比收購生鮮奶做原料要便宜不少,壓縮成本之故,奶企更願意減少生鮮奶收購、加大進口奶粉使用比重;總體而言,國際奶源可謂“物美價廉”,頗具競爭力;受信任度、口碑甚至跟風消費等因素影響,中國消費者對國際奶源“高看一眼”,除紐西蘭、澳大利亞奶源外,歐洲、美洲奶源等都在中國逐漸紅火起來;去年全球各大奶源地都迎産量大豐收,價格一路走低,出於成本因素,乳企也可能考慮更多收購國際奶源。“但的確有企業過度使用進口奶源。”有業內人士表示,長遠來看企業還是不要只收購或太多收購國際奶源,畢竟國內奶農積極性下挫後,主動性就掌握在國外奶農手上,屆時其很有可能再提價銷售;而且中國乳業健康發展也離不開上游拓展、全産業鏈佈局。
現場檢查:本地養殖和收購標準化程度高
“我聽説有很多行家到國外找奶源,但是牛奶畢竟還是生鮮的好吧?”謝先生對記者説,對於公眾擔憂國內牛奶品質導致企業到國外找奶源、霧霾天氣等會導致奶質下降等説法,他有不同看法。他説,從國家、省到市、縣區,四級對牛奶品質層層把關,各種例行檢查、抽查從不間斷,“三聚氰胺事件後,品質監控嚴格多了”。
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廣州對生鮮奶的檢查一直很嚴格。不久前,廣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剛剛聯合有關區和縣級市,以及鎮畜牧獸醫管理部門連續三天對全市的奶牛養殖場和生鮮乳收購站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場抽取了53批次生鮮乳樣品送檢。檢測項目除了這幾年“爆紅”的三聚氰胺外,還包括β-內酰胺酶、羥脯氨酸、黃麴霉毒素M1、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無機砷、鉛、汞、鉻、菌落總數和脂肪、蛋白、非脂乳固體含量等。
從現場檢查情況看,全市大部分生鮮奶收購站和奶牛養殖場標準化管理程度較高,奶牛養殖環節和生鮮奶收購環節均能按照相關制度及操作規程執行,生鮮奶收購許可證、準運證及相關證件、生鮮奶交接單齊全,養殖檔案、獸藥購進與使用記錄完善,擠奶廳、貯奶罐、生鮮奶運輸車和養殖場衛生狀況良好,未發現有違法違規使用、濫用藥物和在生鮮乳中違法添加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