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地溝油變廢難為寶 涉足企業九成逃離

  • 發佈時間:2014-08-12 11: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江然 岳琦  責任編輯:謝淩宇

  曾令人聞之色變的地溝油在一些特定的行業卻能搖身一變成為“寶貝”,具體來講,在經過過濾、加熱、濾渣及脫水等一系列工序之後,地溝油就變成了生物柴油。而這些生物柴油可100%替代石化柴油,與石化柴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後,還可以作為柴油車、大型工程機械動力用油。

  用地溝油制生物柴油既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又能夠有效地替代石化燃料,緩解能源危機。另外,地溝油制生物柴油還比石化柴油便宜不少,更重要的是,在變廢為寶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地溝油重返餐桌。

  原本這是一個能夠一舉多得的好事情,但現實與期望往往是背道而馳。在經過了將近10年的發展,行業仍處於技術水準參差不齊,産業升級困難階段;到目前,已有90%的涉足公司陷入停産或半停産的狀態,全國只有兩個城市在銷售地溝油制生物柴油;“穩産”成為生物柴油公司最頭痛的問題之一,生産出來後賣不出去更是讓這些公司有苦説不出。原料瓶頸,無法進入“兩桶油”銷售體系等因素均成了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的“攔路虎”。

  7月30日,昆明中院開庭審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生物能源公司雲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盈鼎)以“壟斷地位”、“拒絕交易”為由,一紙訴狀將中石化及中石化銷售公司雲南石油分公司告上法庭。

  雲南盈鼎是一家年産1.5萬噸生物柴油的生物能源公司,同時也是雲南唯一一家規模生産生物柴油的企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於沒有銷售渠道,已經導致公司庫存高漲。

  實際上,以地溝油製作生物柴油在國內已發展多年,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來確定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和技術規範。

  雲南盈鼎公開叫板巨頭的背後,卻是整個生物柴油企業面臨的生産窘境。走過了近10個年頭的生物柴油産業,在經歷原油漲價、地溝油亂局治理、新能源熱潮等利好之後,企業數量已經縮水九成,並再次遭遇發展瓶頸。

  目前,雲南民企與中石化之間的“拒售”首案已按照程式進入調解程式,但業內對於這場糾紛的探討,正慢慢演變為對生物柴油行業現狀和問題的反思。

  雖然大多業內人士都希望雲南盈鼎能夠勝訴,並痛訴著自己同樣的“拒售”遭遇,但也有企業高管對記者坦言,受原料、技術、規模等限制,生物柴油保質保量穩産確實還存在問題。

  民企叫板石油巨頭

  上述案件起源於雲南盈鼎生産的生物柴油無法進入中石化的銷售系統。“由於沒有銷售渠道,已致使我公司庫存高漲,生産開開停停,全年開工不足3個月。”雲南盈鼎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根據2006年1月1日實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國家鼓勵生産和利用包括生物柴油在內的生物液體燃料,“石油銷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的規定,將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液體燃料納入其燃料銷售體系。”違反此項規定的石油銷售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12年,雲南省在全國率先推出 《關於做好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提出,成品油銷售企業要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將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的地溝油制生物柴油納入其銷售體系,不改變原有的配送、銷售流程,利用其現有儲運、終端銷售設施進行銷售,並積極主動地解決採購、檢測、混配、銷售、結算等問題。

  雲南盈鼎在庭審中提出,其生産的生物柴油已符合納入銷售體系的法定條件,中石化作為成品油銷售企業,卻不履行義務,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無正當理由拒絕收購雲南盈鼎提供的生物柴油,致使雲南盈鼎生産的生物柴油難以進入市場,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同時也阻礙了可再生能源産業的發展。

  事實上,國家2007年制定了生物柴油的國家標準BD100(GB/T20828-2007)即100%生物柴油,2011年又出臺了《含5%生物柴油的柴油機調和燃料(B5)國家標準》(又稱《B5標準》)。

  中石化方面則認為,雲南盈鼎未能提供該燃料符合國家標準的有效依據,缺少對發動機破壞性試驗和道路經濟性試驗以及消費者是否可以安全使用的報告;生物柴油作為新能源産品,要經歷封閉運作和全面推廣兩個階段,雲南省尚未到全面推廣階段。更為重要的是,現在將生物柴油推廣到市場,缺乏明確的配套政策。

  雲南盈鼎董事長呂勃認為,生物柴油生産企業只對所供應的生物柴油是否符合BD100的標準負責;成品油銷售企業通過採購符合BD100標準的生物柴油並與石化柴油進行混配後,一定要符合《B5標準》。成品油供應商要對其所銷售的生物柴油調合燃料是否符合《B5標準》負責。

  雙方各執一詞。按照民事訴訟程式,此案目前已進入雙方調解階段。

  雲南盈鼎代理律師陳維鏢告訴記者,雲南盈鼎當庭調解的意見是“中石化及其雲南銷售公司將雲南盈鼎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柴油納入其燃料油銷售體系,並將原本主張賠償降低。”中石化方面雖然同意進入調解程式,但並未對雲南盈鼎的調解意見做出回應。

  “這個是正常糾紛,我們尊重法院判決。”針對此案,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在庭審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是以保證品質為前提,要給車主提供信得過的産品。現在生物柴油也是一個新東西,我們也很謹慎,主要是這個原因。”

  此後,記者注意到,認證為“中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雲南石油分公司”的微網志發佈了一條“不能將風險轉嫁給 消費者”的消息,並稱“生物柴油雖好,但畢竟是新産品,不同的生産企業、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工藝,其産品指標、性能各不相同,對不同車型發動機的影響需要全面評估與試驗,確保合格後才能進入市場。”

  生物柴油行業舉步維艱

  呂勃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剛剛成立的中國生物柴油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及發起人,同時他還是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會長。在他看來,狀告中石化及其分公司,是整個生物柴油行業生存困境的一個縮影。

  在近10年前,清潔可再生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就已進入國家有關部門、各能源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視野中。由於油價上漲及資源緊張,尋找廉價且來源穩定的柴油替代燃料成為關注焦點。

  與常規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在環保、潤滑性、安全性、燃料性和可再生性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可100%替代石化柴油,同時減少30%的溫室氣體排放。由於面臨糧食危機的巨大壓力,我國生物柴油生産企業將原料鎖定為餐廚垃圾之一的地溝油。

  用地溝油制生物柴油既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又能夠有效替代化石燃料,緩解能源危機。從經濟效益上考慮,每噸地溝油制生物柴油比石化柴油便宜1000元。更重要的是,在變廢為寶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地溝油重返餐桌。

  儘管《可再生能源法》早已確定了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時至今日,這個“前景美好”的可再生能源非但沒能進入加油站主渠道,還在數度起伏後,落入經營慘澹的境地。

  據記者了解,2006年左右,生物柴油項目開始在中國各地興建,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生物柴油項目近百個。在最初的兩年裏,生物柴油的銷售利潤幾近翻番,良好的回報率和國際原油價格高速攀升,刺激了投資者的信心。2007年底,中國生物柴油行業年産能超過300萬噸。

  進入2008年後,由於原料短缺及價格高漲等原因,生物柴油産量大幅下滑,僅有約25萬噸,産能利用率不足10%。許多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生産線,甚至全面停産。

  此後,國內大力整頓地溝油,生物柴油企業感受到一絲利好,但銷售渠道未打開始終讓各大生物柴油企業感到頭痛。2010年底,中石化旗下海南加油站開始封閉運作試點銷售生物柴油,而産品則來自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6萬噸/年國家級生物柴油示範項目。這讓其他生物柴油企業似乎看到了曙光,然而,海南的試點並沒能挽回行業頹勢,目前仍在封閉運作。

  在生物柴油發展的黃金期,國內涉足企業數量一度達到了300多家,而截至目前,這一統計數據縮水了90%。“現在國內生物柴油生産廠家全線生産的不足30家,其他的廠家基本都已經是停産或半停産的狀態。”成都益優生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麗鴻告訴記者。

  倒下的企業中不乏巨人的身影。曾號稱是中國最大生物柴油企業的古杉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在短短6年間從輝煌走向停工、變賣工廠的困境,這被外界稱為“生物柴油領域的滑鐵盧”。

  2014年6月,由於連年虧損,在控股6年之後,中海油決定公開轉讓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飼料有限公司74%的股權。這意味著,中海油擬退出生物柴油業務。根據北京産權交易所掛牌資訊顯示,其2013年度凈利潤虧損8444萬元,今年第一季度虧損1777萬元。

  呂勃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國只有兩個城市在銷售地溝油制生物柴油,一是海南;另一個則是上海。上海的應用也只是在公交車上使用,也是封閉運作,而且是以規範地溝油渠道為目的,由食品安全部門推動。

  部分産品流入灰色地帶  

    記者調查全國多個地區生物柴油企業發現,生物柴油産品並非銷售無門,有的地區甚至“供不應求”。但亦有業內人士坦言,現在的銷售模式大部分屬於“灰色地帶”。

  生物柴油作為柴油發電機、農用機械、工業等燃料用油,可100%替代石化柴油。與石化柴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後,可以作為柴油車、大型工程機械動力用油。雖然零售渠道不暢通,但也有生産企業為了出售生物柴油,自己成立了銷售部門,直接進行市場推廣,主要面向工程建設方、運輸車隊等大客戶。

  楊麗鴻也採取了上述方式暫時穩定了公司的銷售。“最開始嘗試進入 ‘兩桶油’銷售系統,但希望落空。”其對記者表示,“也找民營加油站,但對方不敢接受。”幾經週折也無法打開零售市場,楊麗鴻便自己建立了一批行銷隊伍,去推廣生物柴油。

  “剛開始市場認可度不高,就讓客戶免費用。”楊麗鴻透露,經過市場培育,公司已經擁有很多穩定的大客戶,每天産銷量都在六七十噸左右。但楊麗鴻也承認,這種方式並不穩定,而且在合規性上也很尷尬。

  不僅如此,這種銷售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也非常不利。“因為沒有議價權,利潤空間狹小。”北京清研利華石油化學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魯希諾告訴記者,“賣給某一個工程建設方,工程做完對方就可能不再要需要你的生物柴油了,這不是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風險較大。”

  除此之外,部分生物柴油還會流向更灰色的地帶。

  “我們的産品不進入‘兩桶油’,在一定區間範圍內也能銷得掉。”一位多年從事生物柴油生産的企業高管告訴記者,“但這意味著要通過非正常渠道賣給民營加油站或是其他性質的加油站。”

  上述企業高管透露,這些加油站在按照適當比例將生物柴油混合、調配後,再以正常石化柴油的價格將其銷售,銷售時也並不會按照規定標明所售柴油裏含有生物柴油。

  據他透露,2013年整個行業一共銷售出130萬噸生物柴油,“大部分都是通過非正常渠道流入灰色地帶。”造成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自然是銷售渠道的不暢通。”

  據記者了解,現有的民營加油站或社會渠道油品批發商,在向生物柴油企業私下批發産品時,價格會壓得較低。從生産加工到銷售,每噸生物柴油只有200~300元利潤。

  這也是為什麼生物柴油企業“擠破頭”都想進入“兩桶油”銷售體系的原因。魯希諾向記者解釋,“首先,加入以後整個流通渠道更加通暢,因為使用量大;其次,可以賣一個相對較好的價格。”

  在他看來,當生物柴油企業進入“兩桶油”的大渠道時,對方會按照標準産品的價格來採購,這意味著利潤每噸將再增加300~400元。魯希諾告訴記者,“利潤上來了,企業的效益也就上來了,那整個行業就發展起來了。”

  焦點問題

  每噸利差超3000元制生物柴油不如賣地溝油

  既然相關法律早已明確其合法地位,生物柴油行業又因種種優勢被看好,那為何到如今會全線潰敗?

  在業內人士看來,之所以“兩桶油”不願意對生物柴油敞開懷抱,主要原因在於其難以做到穩産。“中石油、中石化往往會對生物柴油企業提出兩個基本要點,第一是要有穩定的品質保證;第二則是可持續的數量保證。”

  實際上,在7月30日開庭審理時,中石化一方亦表示,由於雲南生物柴油産品目前在原料供給和技術環節上不穩定等因素,存在市場風險,因此中石化雲南分公司一直拒絕銷售生物柴油産品。

  原料瓶頸待破

  “中國每年柴油用量是1.7億噸,即便按照B5標準5%的混配比例,也需要800多萬噸生物柴油,而現在我們的年産量就在100萬噸左右,市場缺口非常大。”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常務副主任寧守儉告訴記者。

  北京清研利華石油化學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魯希諾同樣證實,“2013年全國産能達到5萬噸以上的生産廠不超過10家。還沒有一家企業年産量能夠超過10萬噸,2014年全國産量也不會超過150萬噸。”而雲南盈鼎年産量僅為1.5萬噸。

  一位長期經營生物柴油的企業家甚至直言,“市場要的並不是産品水準多高,就是一個穩定,穩定下來才有供應商、客戶。”

  但據記者調查發現,對於生物柴油企業而言,要保證可持續的穩定量産非常困難,原料瓶頸、技術水準參差不齊等多重因素都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以原料問題為例,這仍然困擾著當前的生物柴油企業,由於地溝油回收産業的暴利,導致每年大部分地溝油“不知所蹤”。

  業內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生物柴油企業按照提煉地溝油5500元/噸、提煉潲水油6800元/噸的收購價收購地溝油後,再按照1000元/噸的加工成本提煉,最後以7500元/噸的價格銷售給市場,每噸生物柴油獲取利潤在0~1000元之間。而如果不法商販按照同樣的價格收購地溝油,再按照每噸10000元的價格銷往食用油市場,則每噸利潤空間高達3200元~4500元。

  生物柴油不如地溝油賺錢的窘境,造成了原料供應的不穩定。此外,運送半徑也對原料供應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生物柴油在低溫下容易結晶的問題也是生物柴油企業難以翻越的障礙。

  技術參差不齊

  此外,“我國的生物柴油企業技術水準參差不齊。”寧守儉告訴記者,“得用一些成熟的生産技術和工藝去整合它們,把一些不規範的細節規範起來。”

  魯希諾則直言,一些企業目前還停留在技術升級和改造這個升級的檻上。他表示,由於大部分生物柴油企業從2006、2007年起步,彼時行業標準和規範還不太完善,生物柴油技術市場比較亂,企業的廠房、設備各方面都需要改進。

  技術在決定産品品質是否達標的同時,也決定了生物柴油企業的生産成本。“技術越先進,生産時的中間費用就越低,成本越低,利潤就越大。”魯希諾告訴記者,“但國內尚沒有一家企業年超過10萬噸,更別提打通産業鏈。”

  此外,業內人士也指出,儘管國家出臺了相應的BD100、B5標準,但這兩項標準並非強制性,而是一種推薦標準。民營企業在參與制訂上述標準時,提出各種困難,導致標準出臺時相對寬鬆,一些比較關鍵的指標,比如氣味就沒有被納入,

  “生物柴油的氣味是油脂香味,雖無異味,但對於習慣使用柴油的用戶而言,這種氣味給人一種不是柴油的感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銷售推廣。”寧守儉表示,很多業內企業強調外因的影響,沒有反思自己的不足,産品做得好了,在利潤驅使下肯定會得到市場接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