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基因屬性”肉眼難辨 聖女果小黃瓜“躺槍”

  • 發佈時間:2014-08-04 09:57: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李貝  責任編輯:謝淩宇

  截至目前,我國共批准發放7種轉基因作物安全證書,分別是耐儲存番茄、抗蟲棉花、改變花色矮牽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轉植酸酶玉米和抗蟲水稻。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則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種。

  按照國家規定,産品直接使用轉基因做原料的,必須在外包裝上標識出轉基因字樣。

  廣州媒體調查表示廣州市面暫未見轉基因大米,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市面確有轉基因食品,有食品對自己的“基因屬性”諱莫如深。

  網上流傳一份轉基因食品名單,包括聖女果、大個彩椒、小南瓜、小黃瓜,記者近日從國家農業部網站查詢得知,其實這些都不是轉基因的。截至目前,我國共批准發放7種轉基因作物安全證書,分別是耐儲存番茄、抗蟲棉花、改變花色矮牽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轉植酸酶玉米和抗蟲水稻。但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産的只有抗蟲棉花和抗病番木瓜,其餘已發放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植物未大面積應用。此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種,其轉机基因大豆數量最多。

  按照國家規定,産品直接使用轉基因做原料的,必須在外包裝上標識出轉基因字樣。

  記者昨天走訪華潤萬家、卜蜂蓮花等連鎖超市,在食用油銷售貨架旁,一位顧客正在仔細對比各個品牌的油,超市工作人員向他推薦某牌某系列的大豆油稱:“這個雖然貴點,但原料是非轉基因的大豆”。記者在貨架上看到,大多數的大豆油都標識有“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調和油則幾乎都有轉基因大豆油和菜籽油成分,也標識了“轉基因”。不過,像玉米、葵花籽、芝麻等為原料的食用油,都標注的是“非轉基因”。

  但也有食品對原料的“基因屬性”諱莫如深。醬油、豆瓣醬、豆腐等的豆製品主要原料是大豆,記者在超市貨架上搜索了一遍,海天系列醬油標注使用非轉基因黃豆,而其他一些品牌的瓶身上,對“基因問題”並沒有涉及。在超市買的盒裝豆腐也並沒有標明原料是不是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食品答疑

  歐美都不吃轉基因食品?

  記者查詢了相關資料發現,歐盟在1998年批准了轉基因玉米在歐洲種植和上市,獲得授權的轉基因玉米就有23種、油菜3種、馬鈴薯1種、大豆3種、甜菜1種。除了極少數是作飼料或工業用途,絕大部分都是用於食品。日本連續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第三大大豆進口國,2010年日本進口了1434.3萬噸美國玉米、234.7萬噸美國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

  美國是一個轉基因研發大國。同時,它又是轉基因食品的生産、銷售和應用大國。據不完全統計,美國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平均種植面積已經達到該作物的90%以上。美國生産和銷售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和番木瓜等植物來源的轉基因食品超過3000個種類和品牌。目前,全球轉基因商業化應用已經17年,食用轉基因産品的人口占到4/5。

  豆腐豆漿是轉基因大豆做的?

  我國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種,其轉机基因大豆數量最多。不少市民擔心自己在市面上購買的豆腐、豆漿等豆製品都是轉基因大豆製作的。據悉,進口轉基因大豆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質含量較低,適合榨油而不適合做豆腐,市售豆製品多為國産非轉基因大豆製作,無需憂慮。

  有機食品不含轉基因?

  所謂有機食品就是嚴格按照有機生産規程,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産物。因此,通過正規機構認證的有機食品的確不含轉基因成分。

  “外貌”辨不出轉基因?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此前在媒體上明確表示,憑藉外形辨別轉基因的方法,缺乏科學依據,沒一個是靠譜的,有的産品甚至壓根就沒有形成商業化種植。比如馬鈴薯削皮不變黑,這並不是轉基因馬鈴薯的特徵,而且中國並無生産轉基因馬鈴薯。

  他山之石:

  蘭州超市開設

  轉基因食品專櫃

  2014年1月,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一項新規,從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角度出發,率先試行轉基因食品專櫃銷售制度,多家超市已開設轉基因食品專櫃,並在商品外包裝醒目處加貼綠底白字的轉基因食品標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