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食品安全法》將實施 消費者擔心維權"三難"
- 發佈時間:2015-09-20 07:10:18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柴米油鹽的日子裏,有時願望很簡單,就希望舌尖上的每一天都是安全的,家人都能吃的健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即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很多熱點問題被消費者寄予厚望。近日,北京消協依託消費者網發佈最新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9.49%的消費者最關心“食品安全全程追溯” 問題,排在第一位。對於維權難,消費者認為當前食品消費維權主要有“三難”:選擇取證難、選擇檢測難、選擇責任認定難。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包華、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胡鋼參與了節目的討論。
經濟之聲:對於這“三難”,胡鋼律師有什麼自己的看法?
胡鋼: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司法和執法方面確實存在剛才提到的舉證難、鑒定難、責任認定難的問題,我們很欣喜的看到各方面也在做一些努力,比如説過去一兩年最高法院對於食品安全也公佈了一些案例,強調更多的如果是我們消費者初步證明存在損害,那麼相應的責任恐怕就要轉移到生産者或者是銷售者,你要去證明你生産的或者銷售的食品是無毒、無害的,符合標準,並且不會給消費者造成隱性的或者永久性的損害。這種舉證責任倒置的制度能夠貫徹始終的話,我相信類似的這些困難都能夠迎刃而解。
經濟之聲: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規定:出現問題後,罰款的金額最高達到30倍貨值,累計三次以上被罰款、警告的食品生産經營者,就會面臨停業停産乃至吊銷許可證。加大對不法經營行為的處罰力度,消費者也有自己的看法,有超過七成消費者認為加大違法成本,可形成有效震懾;另外,有兩成多消費者對該條款的落實表示擔憂。這麼嚴厲的處罰力度能不能落到實處?
包華:其實這個落實最終要涉及到的是消費者能不能通過日常生活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來觸發這樣的一個處罰機制。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案例出現,我相信大家對於法律本身的信心就會增強。
胡鋼:確實剛才包華提到的處罰機制非常重要,同時我們還要有一個應該聯動機制,比如説某個消費者發現一個商品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那麼他可能會向消協或者是食藥監管相關部門舉報,也可能會到法院提起訴訟等等。首先這種個體消費者的投訴也好、訴訟也好,是否能夠直接引發執法機構大面積的執法行動是關鍵。如果有經營者一下子賺了10個億,結果他只是在某個案子裏對某個消費者賠了10萬,那他一點不會在乎,所以這種聯動機制非常重要。再比如説省級以上的消費者協會,它提起的公益性訴訟,可以使不法的經營者不僅要承擔對個體的民事責任,還要承擔所有的集團訴訟的鉅額懲罰性賠償責任,還要承擔數倍的行政賠償責任,當然如果觸犯刑事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只有多個渠道大家一起來,才能發揮法律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