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顧問 > 正文

字號:  

空氣品質漸成選房標準 樓層越高空氣越好?

  • 發佈時間:2015-03-11 15:16:00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雖然煙臺是沿海城市,環境好,但去年也出現過幾次嚴重的霧霾天氣。當霧霾來襲,只要躲在家裏不出門就行了嗎?你的住房環境條件過關嗎?大環境的好壞需要社會一起來努力改善,自己家的小環境,你可以做主。那怎樣才能挑選到一個環境好、適於居住的樓房呢?記者給你支支招。

  空氣品質漸成選房標準

  霧霾、PM2.5、口罩……這些詞近年來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空氣變得越來越臟的同時,人們對空氣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開發商們也借此大打生態牌,來吸引購房者。

  “我是想給父母買房,雖説這裡房價也不算太低,離市區也不近,但我更看重綠化和容積率,每天出門都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就值了。”到牟平區選房子的市民劉女士對記者説。

  “不只是老年人,現在年輕人也更加看重空氣品質和健康,寧可每天開車走遠一點,也要選一個綠化好的小區。”市民高先生説。記者隨機調查了一些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大部分人都明確表示,環境好、綠化好是他們現在買房考慮的重要標準。

  同時,開發商也注意到了公眾關注度的轉移,近年來,很多打著“生態”牌的新建小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房地産市場,而這些樓盤也都在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樓層越高空氣越好?

  現在的新樓盤,多以高層和小高層居多,在買房者中都流傳著這樣一種説法,買房時不要買9-11層,因為這幾層處於揚灰層,空氣污染較嚴重,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揚灰層並不能一概而論,一個住宅的空氣品質,與周邊的通風、日照以及周圍的環境也有極大關係。在選房時,首先要考察該樓盤附近有沒有化工廠、供熱站、信號發射塔等污染源,儘量選擇靠近小區中心綠地的樓,別選靠馬路的樓。

  業內人士稱,如果是共18層的高層建築,太低了,採光不好、視野不好;太高了,在電梯出故障時不方便,9-11層是中間部分,房價都相對偏高,怎麼會不是好樓層呢?物理專家指出,在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是不會停頓的。灰塵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

  在選樓盤時,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考察因素就是交通便利與否,這關係著以後出行的便利程度,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交通幹道旁的樓盤。但這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交通幹道上,特別是車流量大的道路附近,PM2.5的檢測值一般會比較高,如果購買的房子正好是沿街樓,那可能就要面臨噪音和汽車尾氣雙重問題了。有媒體曾經報道過,開春之後,老城區的一些容易發生交通擁堵的街道兩側,花開得會比其他街道早一些,這是因為這個區域經常性交通擁堵,車輛通過性不高,車輛停留久,汽車排放的尾氣和熱量就會在該區域堆積,所以這裡溫度高,花開得早。

  所以,在選擇樓盤時,交通便利是要考慮的因素,但也不要選擇直接臨近交通幹道的沿街樓,儘量選擇靠近小區內部的樓座。

  交通情況對環境影響大

  景觀要好看,更要實用

  注重人的主體性是對人本身的一種尊重,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許多具體的工作就體現了這一點,如活動設施的設置主要考慮老人、孩子的戶外活動,它的尺度應與人體工程學諸尺度相適應,從材料的色彩、質地和化學性質上都要考慮人與其相接觸時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

  小區裏的景觀不只是供居民觀賞的,它必須與居民的休閒活動相匹配,居民能夠實實在在地使用這些設施,比如小區的集中空地做出高低錯落的構築物應該形成或大或小、或公共或私密的活動空間,以滿足不同活動的使用要求,開闊的場地可以供居民集體晨練或舉辦群眾文娛活動,而相對隱蔽的小空間則可以給居民提供閱讀、交談的場所。所以説景觀不僅是給人看的,同時也應該是給人用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