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創品質強市 建綠色宜賓

  • 發佈時間:2016-04-11 10:31:4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龔志偉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一條喜訊傳遍了宜賓的城市鄉村:近日,經質檢總局專家組考核驗收並向社會公示,正式命名四川省宜賓市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

  在奮力品質強國、建設品質時代的熱潮中,全國上下、眾多城市都在努力加快品質建設步伐、爭創“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宜賓市能在你追我趕的激烈競賽中脫穎而出,印證了該市社會各界對品質工作的關注支援,寄託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傾注了幹部群眾在創建過程中的心血與汗水……

  隨著“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這一殊榮的到來,歷史悠久而活力四射的“中國酒都”宜賓,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品質新時代!

  “中國酒都”歷史璀璨

  宜賓,位於四川盆地南部的川、滇、黔三省交匯處,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成長江,有2190多年建城史、4000多年釀酒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名酒五糧液的故鄉。宜賓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城”、“中國酒都”,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

  宜賓市轄2區8縣,幅員面積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2013年地區生産總值位列四川省第4位;宜賓區位優勢獨特,交通方便快捷,資源富集配套,産業基礎雄厚,已形成了以酒類食品、能源化工為主導,輕紡、機械、建材、造紙、電子等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宜賓風光秀麗、環境宜人,是“植物王國”、“香料之都”、“藥物寶庫”、“茶葉世界”、“天然竹海”,有國家4A級旅遊區蜀南竹海、興文石海,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33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追求卓越上下齊心

  宜賓歷史悠久、區位獨特、資源豐富,但畢竟地處西部內陸、遠離中心城市,如何在過去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找到一條持續健康發展的綠色經濟之路,這成為該市上下思考與探索的課題。

  經過廣泛調查與認真研究,大家一致認為,走傳統的粗放型發展道路根本行不通,必須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主動順應卓越品質時代潮流,堅定不移地走品質效益之路,把品質強市作為構建長江上游輻射吸納川滇黔的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點。

  宜賓市委書記王銘暉十分重視品質工作,除了帶頭思考研究、親力親為外,也廣泛借智借力,如專門邀請國務院參事張綱、武漢大學品質發展研究院院長程虹教授等著名品質權威專家到宜賓出謀劃策、“圍爐夜話”,共商共繪品質發展宏偉

  藍圖,確立了“堅持綠色發展,建設品質強市”的發展方向。多年來,宜賓市委、市政府將品質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2006年,該市開始實施“品質興市”戰略。2013年,他們全面啟動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工作。2013年11月26日,宜賓市順利通過“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申述答辯,成為第二批四川省唯一、全國19個獲准創建的城市之一。

  宜賓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品質強市工作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去謀劃和推進,大力度加強統籌領導協調,高效推進創建工作。為此,他們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品質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品質強市聯席會議制度,先後出臺《宜賓市品質發展“十二五”規劃》《宜賓市爭創“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動品質發展。

  各縣(區)和市級相關部門也成立了“一把手”任組長的品質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細化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將創建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納入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各縣(區)、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和目標完成情況的督查,確保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為強化氛圍營造,他們在主流媒體開闢了市縣(區)長談品質專題欄目,認真組織開展“品質月”、“3.15”、“世界標準日”等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廣播、網路及其他社會媒體大力宣傳品質方針政策。深入企業、機關、社區、鄉村普及品質安全知識,廣泛發動市民參與品質提升活動。並通過報紙、網路、微網志、微信等形式公開徵集宜賓城市品質精神,經過層層篩選和公開投票,最終將得票最高的“綠色宜賓,品質宜賓”確定為該市的城市品質精神,目前這一精神已成為該市人民的生活追求和城市發展取向,形成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全民參與齊抓共建

  品質從來就不是質監部門單一的工作,它涉及社會各界與千家萬戶,需要全社會的重視與支援。宜賓市委原副書記、市長徐進曾專門撰寫《推進品質強市 加快轉型升級》一文,提出城市品質不是單純的産品品質,而是一個大品質概念。指出要堅持以品質推進經濟新發展,以品質促進轉型新跨越,以品質創造競爭新優勢,構建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五位一體”品質工作機制,走品質和效益型發展之路。

  宜賓市首先立體化推進品質治理,切實構建“大品質”格局。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促進政府從監管品質轉向主導品質發展。出臺了《宜賓市品質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宜賓市市長品質獎評定管理辦法》、《宜賓標準化工作激勵考核辦法》等激勵政策,對首次獲得名牌、馳名或著名商標、政府品質管理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企業、單位,都分別兌現了獎勵政策。設立了品質發展專項基金,政府每年投入的品質建設專項經費都在財政年收入的5‰以上。

  二是強化齊抓共管,促進部門從獨立管品質轉向合力抓品質。建立了品質分析、資訊共用、聯合打假、品質建設示範推廣等制度,在商貿物流較為集中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以及部分鄉鎮、街道、村社建立了消費者協會分會、消費者投訴站,結合12345市民服務平臺,建立健全了聯合執法機制。聯合組建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技術交流和技能攻關;建立了食品、特種設備安全聯合執法機制,有效保障了大品質安全。

  三是強化責任主體,促進企業從過程式控制制品質轉向文化提升品質。鼓勵和動員企業加強品質文化建設,倡導落實品質責任文化、品質誠信文化、品質爭先文化、品質品牌文化,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白酒、茶葉品質追溯體系。該市103個企業建立了首席品質官制度,五糧液、絲麗雅、天原等企業積極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促進了企業品質、品牌、效益大提升。如該市南溪區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大力組織開展豆腐幹文化節活動,通過標準引導、技術創新和産業培育,積極加強“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該區豆腐幹産業已從2007年産值不足7000萬元的小作坊生産,發展到目前20多億元的大産業。

  四是強化全民參與,促進社會從關注品質轉向全民共建品質。2013年以來,該市共組織6000余名中小學生、8000余名企業品質管理人員接受品質教育和培訓,市民對品質工作的參與度達到91.83%。開展了“宜賓名小吃、宜賓特色餐飲名店、宜賓名優特産”和“百城萬店無假貨”、“誠信一條街”、“百姓喜愛的宜賓品牌”等評選活動。探索建立了品質傷害監測報告制度、品質缺陷先行賠付制度、品質安全舉報獎勵制度和信用評價“黑名單”懲戒機制,逐步形成了“人人重視品質、人人創造品質、人人享受品質”的社會氛圍。

  夯實基礎抓實載體

  品質是由具體的産品、産業及理念和管理等因素所組成,在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征途中,宜賓市搶抓創建與示範新機遇,以産業轉型、創新發展為核心,全方位抓實品質載體,不斷夯實品質基礎,提升發展品質,為西部欠發達地區城市創建品質強市示範城市提供了較好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為此,他們一是紮實推進工業轉型。按照迴圈、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方向,通過關、停、並、轉和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産能,全力打造千億酒類食品業,做優做強化工輕紡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型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工礦企業由地下開採向地面製造大轉移,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經濟增長的品質顯著提升,工業增加值近年來一直穩居四川省第3位。

  二是全面發展生態農業。堅持用標準化引導和推進農業産業化、現代化,農業標準化實施率達到80%,“公司+農戶+基地”成為標準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林竹、茶葉、生豬、牛羊等“741”特色農業産業體系基本形成,初步構建了“技術標準支撐、龍頭企業帶動、現代園區示範、市場體系保障”的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

  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升級,引導消費向智慧、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幹流起點航運物流中心,與上海港合作建設的宜賓港已建成四川省最大的內河樞紐港。著力加快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現代會展、養老健康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四川省通江達海交通樞紐中心、長江上游商貿物流中心、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三個中心”初具雛形。

  四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依託得天獨厚的文化、生態旅遊資源,切實加強吃、住、行等旅遊要素標準化建設,著力推動宜賓加快構建“國家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李莊古鎮、蜀南竹海、興文石海、夕佳山、五糧液等景區面貌煥然一新,品質形象明顯提升。生態文化旅遊、工業旅遊、城市旅遊、鄉村旅遊等蓬勃發展。去年8月,成功舉辦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受到了各級各界和海內外嘉賓的一致好評。

  五是加快提升城市品位。通過全面修編和實施城市規劃,突出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和重要景觀節點工程。結合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大力推進城市風貌改造、環境治理、秩序整治,建成了三江口、翠屏山、白塔山、七星山等一大批城市生態公園,高速公路南北出入口改造基本完成,環長江旅遊景觀大道、五糧液特色文化街區建設工作快速推進,城市形象和功能不斷改善,正在加快構建長江上游國際生態山水園林城市。

  品質工程支撐保障

  宜賓市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的一大亮點,就是他們高標準實施的5大品質工程,為品質提升與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與良好基礎保障。

  一是著力實施標準引導工程。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宜賓市標準化工作激勵考核辦法》,明確了標準化工作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考核要求,引導各行業、企業實施標準化建設,“工業園區服務標準化”、“農村社區村民管理服務標準化”、“農村公共服務運作維護標準化”、農業標準化、旅遊標準化、安全生産標準化等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深入實施,建成市級以上“建築施工安全品質標準化工地”198個。市內企業主導或作為唯一起草單位制定的國家、行業標準達30余項,發佈實施區域性地方標準41項,建立國家和省級標準化示範項目54個。五糧液成為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濃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五糧液濃香型白酒標準通過了歐盟互認。

  二是著力實施技術支撐工程。建成了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宜賓白酒分中心和國家酒類重點實驗室,並按産業特點、分佈區域佈局了茶葉、豆製品、竹製品等8個省級質檢中心,建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省級以上科技園區5個,檢驗檢測能力居四川省各市(州)前列。

  三是著力實施創新激勵工程。設立了市長品質獎並出臺了系列政策,對技術創新、品牌創建、品質管理、標準化建設、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取得突出貢獻的企業、個人,採取以獎代補形式給予鼓勵和扶持,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1至10月,該市專利申請達1231件,其中發明專利254件,科技成果40項,全市47家高新技術企業1至11月總産值已達395.6億元。如絲麗雅公司的“一錠多絲”技術,有效解決了困擾粘膠長絲行業多年生産效率低下與成本較高問題,切實增強了産品核心競爭力。

  四是著力實施標桿引領工程。廣泛開展“標識標準化、現場規範化、管理制度化、品質溯源化、文化特色化”的品質管理“五化”示範活動,促進企業的品質意識、安全水準、管理措施、文化內涵、經濟效益不斷加強和提升,五糧液集團公司、絲麗雅集團公司、天原新材料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驚雷科技公司等一批企業成為弘揚品質文化、傳承傳統工藝、承載品質責任、引領綠色發展的典範。

  五是著力實施品質教育工程。著力從領導幹部、企業員工、學校學生、社會群眾4個環節加強品質教育,以“品質大講堂”、“萬人大培訓”、技能比武、QC活動等形式培訓企業員工,以實驗室開放、參觀生産過程、舉行知識競賽、喜愛産品評比等活動形式,提升全民品質意識和技能素質。去年7月15日,特邀了武漢大學品質發展研究院院長程虹教授來宜,為市委中心組及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作品質發展專題輔導。8月27日,在宜賓學院成立了全國首家質檢學院,著力在品質管理、檢驗檢疫、品牌建設、標準認證等方面開展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産業孵化。

  品質強市成果豐碩

  2014年底,“全國品質之光”評選活動在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宜賓市被評為全國“十大品質魅力城市”之一。2015年9月22日,該市翠屏區被正式命名成為四川省品質強市示範城市。這表明,經過多年的努力,宜賓市整體品質得到了快速提升,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宜賓的市民紛紛反映,近年來,他們普遍感到假冒偽劣明顯減少了、環境整潔舒適了、街道寬敞優美了、出門辦事方便了、生活更加舒心了……其獲得感與榮譽感與日俱增。一位市民自豪地説:“大家最滿意的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這幾年,宜賓城市規劃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們堅持採用了較高的先進標準。

  目前,宜賓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的主要成果體現在5個方面:

  産業品質方面——已成為世界第一濃香型白酒生産基地、世界最大的核燃料元件研發生産基地、全球最大的粘膠長絲生産基地、全國綜合效益最好的氯鹼化工生産基地、水能發電量居全國第三位的“西電東送”清潔能源基地、聞名全國的早茶基地、全國領先的頁巖氣開採基地,主要發展指標處於四川省前列,經濟運作品質良好。

  産品品質方面——已有8個縣(區)獲得無公害農産品産地整體認定,長寧縣水稻、玉米和南溪大豆、榨菜、生薑、辣椒通過了農業部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驗收。已建立特色優質農産品種植基地近30萬公頃、優質畜禽養殖基地391個,有認定的無公害農産品338個、綠色食品75個、有機食品4個,“三品一標”認證數量位列四川省前茅。“十二五”期間,工業産品合格率較“十一五”提高5.79個百分點,達到97.8%。2015年前三季度,農産品抽檢合格率99.4%、重點食品監督抽查合格率95%、強制性認證産品抽樣合格率100%。

  服務品質方面——堅持以轉變職能為核心,以簡政放權、提高效能為基本要求,大力實施環境興市戰略,不斷優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輿論環境等環境,全面提升各行各業服務品質和水準。市民對服務品質滿意度達到82.51,居全國同等城市前列。

  工程品質方面——工程品質監督率100%,竣工工程一次性驗收合格率100%,創“四川省結構優質工程”35項、“天府杯”工程15項,省市標準化工地197個,獲得“詹天佑”工程大獎1項,向家壩電站等工程多項施工技術達到國際或國內領先水準。

  環境品質方面——翠屏區、南溪區、長寧縣、江安縣4個縣(區)成功創建省級生態縣(區),創建了2個國家級生態鄉鎮、39個省級生態鄉鎮以及92個省市級生態小區、1700個生態村,建立了8個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區,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2.81%。投入4.1億完成了85個工業污染項目治理。目前,該市森林覆蓋率43.5%、綠化率36.92%,酸雨頻率從“十一五”期間90%降為1%,三江水質、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與此同時,他們大力推進品牌培育。已創建中國和四川名牌74個,宜賓酒、宜賓早茶、南溪豆腐幹、屏山炒青、筠連紅茶、竹海長裙竹蓀、筠連苦丁茶、興文烏骨雞、宜賓芽菜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15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9件,馳名商標19件、著名商標63件,中華老字號1件,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名牌産品的産值、工業增加值、利稅分別佔該市規模以上企業的65.99%、52.81%、65.23%,品牌經濟比重在四川省名列第一。

  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正如宜賓市委書記王銘暉所言,宜賓是萬里長江第一城,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支撐,區位特殊,必須站在對國家、民族和當地百姓負責的道義和政治責任高度抓好品質建設。

  據悉,在榮獲了“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稱號後,宜賓市對下一步品質強市工作又有了新的打算與更高目標:

  一是切實抓好品質發展頂層設計。把品質強市納入“十三五”規劃體系,正在認真編制《宜賓市品質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謀劃品質發展新的篇章,奮力將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推向品質時代、綠色時代。

  二是繼續落實品質發展五方協議。將認真落實宜賓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四川省質監局、四川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宜賓學院共同簽署的《推動宜賓市品質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深化品質強市建設。

  三是深入推進七大行業品質惠民。將切實解決好“衣、食、住、行、遊、購、娛”等七大重點行業、重點産品、重點領域的品質安全問題,不斷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品質共建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讓廣大市民在見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多渠道共用品質發展“紅利”。

  四是深化品質建設三大文化。將大力弘揚“綠色宜賓、品質強市”的品質精神,全面加強品質教育,大力培育品質誠信文化、品質爭先文化、品質效益文化,為加快壯大“宜賓産”、“宜賓造”、“宜賓創”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風勁正是揚帆時。在這個播種的春天裏,相信經過宜賓市幹部群眾永不停步地品質追求與辛勤耕耘,在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偉大征途中,其品質強市建設必將取得更大的成果與輝煌!在圍繞四川省委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中,一定能實現在次級突破中率先崛起並先於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向“品質時代”,讓全市人民共用更加美好的品質新生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