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古韻徽州的精美符號

  • 發佈時間:2016-03-03 09:32:4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李 輝

  記住萬安羅盤,你就記住了具有徽州區域特色的文化符號。2014年被質檢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萬安羅盤,在對歷史文化傳承中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去年,安徽省休寧縣萬安羅盤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兆光精心製作、選送的羅盤作品在參加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選活動中,奪得1金1銀。而早在1915年,萬安羅盤就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並獲得金獎。

  休寧縣自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休寧縣出了19名文武狀元,被譽為“中國第一狀元縣”;境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有被乾隆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國家級4A風景區齊雲山。

  萬安羅盤製作興起于元末,在明代得到發展,清中葉鼎盛。明清時期聞名全國羅盤業界的方秀水羅經店,是萬安羅盤業名店,隨後有胡茹易、胡平秩和吳魯衡等名店。而真正讓萬安羅盤風靡全國、揚名天下的,則是萬安吳魯衡羅經店的創始人吳魯衡。清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吳魯衡創萬安上街“吳魯衡羅經店”,集閩盤等各地羅盤製作之精粹,揚羅盤之特色,承古法、創新制,使羅盤風靡全國,揚名天下。又相繼開發出日晷、月晷和指南針盤等新産品,成為當時國內羅盤製作界的翹楚。其羅盤産品流行于國內城鄉,遠傳日、朝、東南亞、歐美各地,享譽海內外。

  在明、清鼎盛時期,萬安鎮商業繁華、店舖林立,店舖多達400余家,行業多達100多種,街長5華里,雄踞休寧縣九大街市首位,古鎮的繁華甚至超過了當時的縣城,享有“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鎮”的美譽。在省外,萬安鎮也非常有名,過去建築師們定方位、沿海船舶上定航向的羅盤,幾乎一半以上産自萬安。

  休寧縣盛産銀杏樹和虎骨木,這是製作羅盤的上等材料。只有用這兩種樹木製作的羅盤,才能保證其質地優良,防裂防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變形。休寧縣成片的銀杏林和虎骨木,為萬安羅盤生産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萬安羅盤純手工製作,形成一整套嚴格的工藝流程,一般包括選料、車盤、分格、清盤、寫盤、油貨、安針7道工序。萬安羅盤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精美的加工工藝馳名大江南北,以致到了明清時期,萬安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羅盤之鄉”。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黃山旅遊業的興旺和徽學研究的深入,被評為“羅經文化産業集群專業鎮”的休寧縣萬安鎮對萬安羅盤的研究利用也進入了新階段。

  近年來,休寧縣確立了“文化塑縣”、“文旅特色化”等發展戰略,扶持萬安吳魯衡羅經老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吳水森、吳兆光父子建成了萬安羅經文化博物館,加強對萬安羅盤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和保護,加大對萬安羅盤和羅經文化的研究,使吳魯衡羅經老店等相關行業迅速發展,使羅經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休寧縣對萬安羅盤經營理念提出了4個結合:傳統和創新相結合,高雅和通俗相結合,高消費和平民消費相結合,境外與境內相結合,突出實用價值、史料價值、收藏價值和藝術品位。將羅盤合理地與生活用具結合起來,採用圓雕、鏤雕、浮雕、書法、國畫等藝術手法,精緻美觀地再現了傳統産品的文化底蘊和新興工藝品的創新藝術。目前,休寧縣生産萬安羅盤的企業共6家,以品質上乘、精密度高而著名,産品暢銷國內外,年産值超8000萬元。

  萬安羅盤承載著中國古代天文學、地理學、環境學、哲學、易學、建築學等方面的文化資訊,傳承著磁性指南技術及相關技藝,為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社會史、人居環境及古徽州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歷經數百年的演變,羅盤也早已從原始功能中蛻變出來,成為能夠代表一個地域的文化符號,成了旅遊愛好者、文化學者們的最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