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品質是紡織行業企業的“生命線”

  • 發佈時間:2016-01-29 08:35:2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我們之所以把今天的會議取名為‘品質紡織’,主要是想強調在新常態下,品質是我們紡織行業、企業的‘生命線’,也是宣揚全行業要強化品質管理,我們行業組織要加強品質服務。”1月20日,隨著主持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淮濱以會議名字為開場白,宣佈在山東青島舉行的鳳凰·2015-2016年全國“品質紡織”交流大會共話正式開始時,也拉開了紡織行業共話我國從紡織大國邁向紡織強國的品質提升之路。

  “2015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經濟運作情況基本正常,多數運作指標保持增長,但三、四季度以來,出口形勢更為嚴峻,出口總額降幅持續加大,産銷、效益增速逐步放緩,運作壓力有所加大。2016年,紡織行業運作前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紡織行業仍需深入推進轉型升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表示,展望“十三五”,我國將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品質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紡織行業同樣要走品質型發展之路,建設“品質紡織”。

  會上,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曹貽儒代表紡織行業,向參會的全體代表發出倡議:組建全國“品質紡織”促進戰略聯盟。該聯盟是一個各級紡織行業協會和企業以及專業機構在品質工作方面共同的交流的平臺,是一個品質管理技術創新平臺,是一個共同開展紡織行業品質工作的合作平臺。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紡織大國,紡織行業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産業,但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受到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向擠壓”,傳統的發展模式遭遇到了巨大挑戰。“紡織行業當前受到的‘雙向擠壓’,一是來自新興發展中國家,如東南亞,它們在人力、運輸等成本方面比我國更具優勢,我國的加工成本也是其數倍;另一個來自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義大利等傳統紡織強國,提出了‘再工業化’,大力發展紡織工業,如美國僅2014年就增加了101萬錠,超過了之前幾年的總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説。

  那如何才能應對紡織行業面臨的“雙重擠壓”,實現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姚穆給出的答案是:品質為先。根據聯合國的預測,2050年全球的加工纖維用量將從現在的9000萬噸每年增加至2.53億噸每年,增長2.7倍,其中服裝、家紡、産業用加工纖維將分別佔比16.4%、16.2%和67.4%。

  “在‘雙向擠壓’下,我國紡織行業必須要實施品質為先戰略,推動紡織品質建設,從原材料到成品,都做到世界最優且引領世界,從而實現從紡織大國到強國的轉變。”在姚穆看來,紡織行業做到世界最優,品質上要實現性能優越、功能多新,産品上做到精細、精美、精湛,功能上表現為安全、健康、美麗、舒適,需要將産品、品質和文化、品牌相結合,還應該在標準化領域實施改革,進行試點推廣世界最高標準。

  高勇則表示,“紡織品質”建設應當重點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行動”,既增加産品的數量,更提升産品的品質,打造一批自主品牌。

  作為我國最早推行QC小組活動的行業,紡織行業的QC小組活動開展已經進入了第36個年頭,涌現了一大批品質改進成果。而現在,紡織行業又在全國率先在全行業推廣卓越績效模式,來推動和引領行業品質提升。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表彰了14家獲得“第四屆全國紡織行業品質獎”的企業,9家企業獲得“第四屆全國紡織行業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獎”。這些企業的共同點就是推行卓越績效模式。“推行卓越績效模式之後,不僅我們的整個品質水準有提示,而且客戶對我們的滿意度也更好。”曹貽儒對中國品質報記者説道。

  “‘十三五’期間,‘品質紡織’的重點工作是加強培訓,深刻理解品質管理小組工作、品質獎工作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全面開展品質管理小組工作,促使品質獎申報企業數量和成果數量不斷增加。”高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