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成果應完善監督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1-27 10:32:49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徐建華
日前,國內空調兩大對頭格力和美的再掀口水大戰,雙方先後公開指責對方存在學術造假行為。而且,都是以普通工程師、技術人員發微網志的方式來“互撕”,並沒有出示權威部門認可的真憑實據。
1月20日,網名“@陳進1982”的格力技術人員,通過微網志,公開舉報美的集團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項目《房間空氣調節器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及産業化》中節能效果不可信,存在學術造假。兩天后的1月22日,網名“@工程師李猛”的美的工程師,也通過微網志,舉報格力2011年憑藉“1赫茲”技術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多處關鍵數據造假。
作為目前國內的兩大空調知名企業,格力和美的之間的“互撕”早已不是什麼新聞,雙方可謂宿怨由來已久,已經陸續上演過多次口水戰和專利戰,並從暗戰發展到明撕。不過這次的“戰爭”直指雙方最為關鍵的核心技術,而其牽扯到具有足夠影響力的國家科技獎評選,也算是玩出了新“花樣”。
不過從這場“大戲”目前的走勢來看,更像是企業和媒體的狂歡,一直缺乏真正的權威説法和鑒定結果,也有些“無頭公案”的味道。從短期來看,兩家企業肯定會“兩敗俱傷”,對其品牌美譽度都有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對國家科技獎這樣的權威獎項的公信力也會造成傷害。
從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看,此次格力美的的“互撕”,最重要的原因和背景是當前空調市場的“疲軟”,導致競爭日益白熱化。從統計數據來看,産業線上的數據顯示,2015年(截至7月底)中國空調産業規模約3200億元,同比下降8.3%。其中,家用空調同比下降8.9%;商用空調同比下降5.3%;中央空調同比下降11.9%。更有行業分析師預言,2016年空調行業將遭遇系統性結構崩潰。
受空調規模影響,各大空調廠商也遭遇了業績壓力。格力2015年3季報顯示,前3個季度總共實現營業收入815.23億元,同比下降17.16%。美的市場業績也低於預期。一方面,雙方作為行業前兩名的企業,本來就已經積怨已久且多次互撕;另一方面,市場遇“冷”競爭加劇,確實有了“互撕”的理由和衝動。不過無論是之前的産品品質互黑,還是廣告宣傳的互相揭底,似乎更多是企業層面之間的“明爭暗鬥”,而此次其首次對國家級科技創新獎勵的“揭短”,不僅“戰爭”升級,也涉及到最為關鍵的國家級科技創新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問題,不再是簡單的企業之間的“互撕”了。
創新是我國提升發展品質的驅動力,也是“十三五”時期確定的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創新還是品質提升最為重要的方式和源泉。為了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對創新成果,尤其是科技創新成果予以獎勵,既是對創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對創新驅動的鼓勵。如果在全社會都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在科技創新成果上卻存在“忽悠”和“欺騙”而沒有發現和不受“懲罰”,恐怕對整個創新驅動戰略的實現都會産生不好的影響,也使得我國依靠創新驅動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的目標難以輕易實現。
創新成果需要保護、創新驅動戰略需要堅持。從格力美的“互撕”這件事來看,顯然折射出創新驅動的一個重要“技術性”問題——創新成果的保護,缺乏明確的“説法”。如果對於國家級的科技創新成果和獎勵,任何個體或單位的質疑和舉報,只是停留在媒體的“熱鬧”和涉事方的“爭吵”中,既對真正的科技創新成果沒有起到很好地保護,也對虛假的科技創新成果缺乏有力的“懲戒”,更對如何很好地監督科技創新成果缺乏良好的機制。
一方面,我們需要鼓勵全社會對受到獎勵的科技創新成果予以“審核”和“驗證”;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對一些懷著目的、惡意中傷有真正創新的成果有所措施。這樣的話,既不會讓假的創新成果輕易矇混過關,但對真正的科技創新成果也能很好地保護,從而在全社會形成更好地追求創新的氛圍,讓創新真正成為中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最為有力的引擎和驅動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