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品質誠信管理産生共振效應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32:0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王麗楠記者何可)近日,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4部門聯合發佈了《寧波市進出口企業品質信用資訊共用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進出口領域品質信用資訊同時納入寧波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人民銀行金融徵信資訊系統和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

  記者從寧波檢驗檢疫局獲悉,2014年5月,該局率先同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以合作備忘錄的形式,建立進出口品質信用資訊共用機制。迄今為止已將130家企業品質誠信榮譽資訊和35家企業的品質失信資訊,納入人民銀行企業信用資訊基礎數據庫。隨著前期局面的逐步打開,2015年,寧波檢驗檢疫局與海關又實現了信用資訊互換,聯合推進對高信用風險企業的幫扶以及對低信用風險企業的懲戒,外經貿局則對寧波地區檢驗檢疫AA級企業以及新增A級企業給予不同金額的獎勵。

  如今,《規定》的發佈,既標誌全國首個地方性進出口品質信用資訊共用機制的確立,也成為寧波檢驗檢疫部門又一推進品質共治的標誌性舉措。根據《規定》要求,被納入寧波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人民銀行金融徵信資訊系統和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的資訊,既包括寧波轄區獲得出口品質示範企業、檢驗檢疫AA級企業、中國品質誠信企業、寧波進出口品質誠信企業、出口品質獎等品質誠信資訊,也包括在進出口領域制售假冒偽劣、弄虛作假、逃漏檢等品質失信資訊。

  據悉,寧波質檢部門通過先後與寧波海關、外經貿局、發改委、市場流通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建立品質信用共治機制,從金融信貸、市場監管等不同的領域,對企業品質信用進行共治、共管,對進出口企業品質信用監管形成了一體化的格局。

  品質共治的震懾效應,也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誠信自覺意識,在品質宏觀管理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據統計,在寧波質檢部門將失信資訊納入金融徵信系統的告知過程中,5成以上的失信企業表現出對其失信行為的進一步認識,並表示今後再不會出現類似情況。而對於部分不重視品質安全、誠信度不高的違法違規企業來説,會因為聯合懲戒而造成較大的影響,從而有效推進了質檢部門“黑名單”制度的完善與落地,使嚴重失信企業真正因為被列入“黑名單”而寸步難行。截至2015年6月底,在人民銀行有未結清信貸業務的13家品質失信企業,各項信貸業務餘額17298.03萬元,比2014年底下降了27.07%。部分因擅自調離隔離場所中隔離檢疫的動植物、擅自銷售使用法檢商品、偽造熏蒸消毒、不如實申報等受處罰的企業信貸餘額下降了100%。

  一系列品質信用資訊在多部門間互通、共用、共治的機制,放大了品質誠信管理的共振效應,推進了企業信用風險的聯合防控,為質檢部門實現源頭可掌控、過程可控制、流向可追溯的宏觀管理職能轉變提供了有效抓手。

  與此同時,《規定》的實施,讓寧波地區的外向型經濟“誠信享便利、失信受懲戒”氛圍進一步濃厚。據統計,2015年寧波檢驗檢疫系統品質違法行為案件同比減少17.8%,其中,一般程式案件同比減少35.3%、簡易程式同比減少11.3%。新推薦檢驗檢疫AA級企業19家,評選出第二屆進出口品質誠信企業93家。進出口領域的品質誠信水準的提升,還將帶動産品品質穩步提升,寧波製造、中國製造的聲譽和效益都會隨之受到積極的影響。在懲戒和威懾失信企業的同時,引導更多的企業走上有品質發展的誠信之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