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企為何上市難
- 發佈時間:2015-12-14 10:32:15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陸琨倩
中國人的喝茶歷史長達千年,至今,國內茶葉市場3000億元,但在國內A股市場,卻未有一家上市公司,業內甚至有一種説法,中國七萬家茶企敵不過一家立頓。
中國茶企為何上市難?歸根到底還是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的問題,“國內散裝茶,一天一個樣,生産者不知道自己要産什麼,銷售者不知道自己在賣什麼,消費者不知道自己在消費什麼。”安溪鐵觀音同業公會會長、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表示,茶葉的市場很大,但企業沒有標準化、爆款的思維,如果大家要買鐵觀音時,能想到一個品牌,鐵觀音的消費都往這個品牌上集中,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和茶葉産量均保持穩定增長。據Wind數據,2014年精製茶行業收入達到1669億元,近10年複合增速35.81%,茶葉産量達到244萬噸,近10年複合增速18.62%。雖然近兩年來國內消費環境的變化,行業産量和收入增速均有放緩,但收入增速仍可保持在10%之上。
不過這個超過千億規模的行業,品牌茶企卻少得可憐。早在2012年,福建安溪鐵觀音就披露了IPO申報稿,希望成為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而折戟。目前,只有天福、龍潤茶兩家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內地A股市場至今還沒有一家茶企。隨著新三板開放,才有包括謝裕大、恒福茶業、湖南黑美人等數家茶業“取道”新三板尋覓資本融資。
為何茶企鮮有上市公司?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認為,首先是主機板要求的盤子往往比較大,但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資本管理結構、盈利能力卻與上市公司的要求有一定距離,而民營茶企往往規模又較小。
規模小的背後,其實是標準化在作祟。王文禮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國內茶企行業的標準化程度低,沒有辦法實現規模化。但王文禮説,只有標準化之後,才能實現規模化,之後才有品牌化。標準化最難的,是將評判標準固化下來,將所有內容量化。比如説採摘度、發酵度、烘焙程度等,甚至在品茶環節,固化茶的香氣、甜度、湯色、滋味,形成評判標準。但這些標準,不是一時能建立起來的。
標準難建,直接導致了規模化受困。“規模以上的品牌茶企,在生産設備上投入很多,比如倉庫都是冷庫以保證産品的品質,這種設備投入的程度,就像別人家開著拖拉機,我們已經開上了寶馬車,但産能卻沒法得到充分發揮。”王文禮認為,茶企普遍盈利能力不高,一方面,茶葉是個慢熱型的産業,不可能像房地産一樣爆發;另一方面,産能通常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以八馬為例,目前只用了一半的産能。“只有當銷售進一步集中到品牌茶企上,才能更好地提高盈利能力。”
八馬茶業總經理吳清標坦言,“從前,我們有七八成的生意是來自送禮需求的,但現在,只有30%了。”八馬,光鐵觀音一個品類,上好的茶葉可以賣8000元/斤,但三公消費受限後,八馬的客單價就降低了30%~40%。
“雖然三公消費對我們影響不少,我們也因此關閉了一些門店,但整體而言,對我們卻是一個機遇。”王文禮認為,因為他似乎找到了一條更快樹立品牌化的路。“未來第三方渠道,比如電商,正在加快茶葉品牌化的進程,年輕的消費者對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因為電商銷售的産品都是標準品,而且品牌茶葉的價格回歸也體現了優勢。現在,八馬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已經可以佔到整體營收約一成。
劉仲華認為,茶行業的調整還將持續一兩年,“過去高端茶走的是傳統送禮市場,隨著這部分市場的縮減,企業要建立新的行銷模式和通路,讓高端茶走進大眾市場。但與此同時,品牌茶企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大,這種競爭既包括了價格,也包括了規模化、品牌化的競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