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培育特色産業 做強鈞瓷品牌

  • 發佈時間:2015-12-03 11:32:5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方黨政領導談品質

  □本報記者 孫中傑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禹州鈞瓷實施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禹州鈞瓷已發展成為該市的特色支柱産業,禹州市也因此成為河南省最大的鈞陶瓷産業基地。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鈞瓷品牌,擴大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社會影響力,使之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近日,中國品質報記者對河南省禹州市市長王宏武進行了專訪。

  “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對禹州鈞瓷來説更具有品牌價值”,談及鈞瓷産業發展,王宏武很是感慨,“在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引領下,禹州鈞瓷已經不再是一張簡單的‘文化名片’,而是禹州市旅遊、鈞陶瓷等眾多産業的‘靈魂’。”

  王宏武認為,地理標誌産品保護作為與國際接軌的一項保護制度,是推進品牌戰略、保護歷史文化遺産的有力手段,也是提升地方産品品質、促進産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不僅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和鮮明的個性特徵,而且集經濟、文化、歷史、品牌、實用等各種價值于一體。開展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既可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又可提升區域軟實力。因此,禹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及有關企業,都致力於把此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使其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一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品質品牌。

  禹州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始創于唐代,興盛于北宋,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近年來,鈞瓷藝術魅力彰顯,一大批鈞瓷珍品絕品被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國家美術館收藏。2003年,禹州鈞瓷被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據王宏武介紹,近年來,禹州市先後制定出臺了《鈞瓷藝術品質標準》《地理標誌産品 鈞瓷》國家標準,進一步規範鈞瓷的生産與檢驗,極大地推動鈞瓷産業健康快速發展。禹州市先後成立了陶瓷局、鈞瓷原産地保護委員會、鈞瓷發展委員會,還設立了鈞瓷生産經營管理辦公室,與陶瓷局合署辦公,並會同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開展鈞瓷市場整治工作。2009年5月,又制定實施了《鈞瓷生産經營管理辦法》。去年該市質監部門組織陶瓷局、鈞研所、有關生産企業等12家單位20余名人員,對《地理標誌産品鈞瓷》國家標準進行了復審和評價。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保證和推動了鈞瓷市場的健康運作和良性發展。

  禹州市政府還確立了“以鈞瓷為龍頭,以鈞瓷帶陶瓷”的鈞陶瓷産業發展戰略,規劃了5平方公里的陶瓷産業園,吸引新加坡、香港、溫州、佛山等地客商投資30多億元,興建新型陶瓷企業15家。截至目前,該市鈞陶瓷企業已達536家,從業人員10余萬人,産值136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鈞陶瓷産業已發展成為該市的特色支柱産業,禹州也因此成為河南省最大的鈞陶瓷産業基地。

  除此以外,禹州市政府還運用多種渠道和載體宣傳推廣鈞瓷文化和鈞瓷産品。2004年以來禹州市先後舉辦了首屆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中國鈞瓷文化宣傳周”“中國鈞窯學術研討會”以及一年一度的“鈞瓷文化旅遊節”等集鈞瓷研討、評定、技能比賽、經貿、招商等為一體的大型活動。近幾年又成功舉辦了鈞瓷文化台灣行、鈞瓷文化香港行活動;同時,禹州市計劃從2014年開始歷時3年,與河南省鈞瓷文化研究會合作,在北京、廣州、台北、新加坡、日本東京、南韓首爾、加拿大埃德蒙頓市等16座城市開展鈞瓷文化四海行活動,首站展出已於今年5月份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今年,禹州市又成功申報鈞瓷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順利進入“中歐100+100地理標誌産品互保清單”,取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保護開發禹州鈞瓷,就是要做大鈞瓷的産業規模,發揮鈞瓷的品牌效應,使之成為禹州新的經濟增長點。”王宏武説,下一步,禹州市政府將會把對地理標誌産品的保護開發納入地方産業發展整體規劃,重點予以指導和扶持。同時依託質監部門鈞陶瓷省級檢測站建設,發揮鈞瓷行業協會的作用,吸納有關專家,組成鈞瓷等級評定委員會,作為第三方鑒定評價機構,對每一件鈞瓷作出公正、科學的評價,使鈞瓷充分體現出其魅力和價值。通過保護和培育,進一步壯大鈞陶瓷産業集群,形成集原料、研發、生産、銷售、服務於一體的上下游集群産業鏈;進一步加快産業融合,串珠成線,使鈞陶瓷産業與文化産業、旅遊産業等有機融合,帶動交通、餐飲、酒店、商業、娛樂等行業全面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