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助推中國線纜“一證通全球”

  • 發佈時間:2015-10-16 09:32:3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王紅梅 曹明宇 記者 王 越)近日,全球最大認證機構之一的德國萊茵TüV集團正式向挂靠在河北省産品品質監督檢驗院(以下簡稱河北省質檢院)的國家特種電纜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國家特纜質檢中心)授牌,標誌著該中心正式成為CB實驗室國際大家庭的一員,也成為中國北方唯一一家、全國第三家電線電纜産品CB實驗室,使河北、華北乃至全國線纜企業不出國門即可獲得“全球通行證”,為我國線纜産業出口貿易又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舞臺的大門。

  國際貿易中,由於各國要求的産品測試報告不同,同一産品進入不同市場常常需要重復測試,亟須一種在世界範圍內普遍認可並可免於重復測試的證書。在電工電子産品領域,CB證書實現了“一次測試,多處適用”。

  CB體系是世界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國際電工委員會授權建立的電工産品全球互認體系,它的執行單位是各國的認證機構即NCB,如德國萊茵集團。CB實驗室則是被CB體系接受並隸屬於某個NCB的實驗室,目前共有57個國家的80個認證機構及其所屬的400多個實驗室參加了CB體系,涵蓋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所有中國機電産品的主要出口國。

  據德國萊茵TüV集團商用與工業産品大中華區資深銷售主任王國強介紹,企業申請CB證書需要經過進口國CB實驗室檢測、CB證書申請以及進口國認證證書換發等一系列步驟,均需在進口國完成,程式繁雜,需要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般申請一個系列産品的認證週期在2到3個月,費用大約為20~30萬元。

  家門口的CB實驗室不但可以在時間和費用上降低50%左右,更重要的是檢驗認證工作全部在國內完成,實現了國際認證服務的本土化,“一站”服務即可使企業産品獲得國際認可,在不同客戶群之間交叉認同,更易被國際採購商接受。國家特纜質檢中心成為CB實驗室後,檢驗報告可在57個CB成員國獲得認可,意味著河北省700多家線纜企業的産品將有機會直通全球。

  據河北省質監局副局長劉朝申介紹,目前我國已超越美、日、歐,成為世界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産國,産值佔全球35%左右,尤以電力電纜為重,佔全球産量的40%以上。河北省線纜生産綜合實力在全國同行業排位第四,電力電纜也是河北線纜的第一大品種,國內市場已趨飽和。因此,企業通過“一帶一路”等平臺開拓國際市場既是新常態對電線電纜産業發展的新要求,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伴隨近年來大中型線纜企業逐漸將市場重心轉向國外,對CB證書等國際認證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自2010年開始,河北省質檢院積極投身CB實驗室建設,2013年年初立項,2015年2月6日通過CB實驗室審核,4月28日收到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授權證書。

  籌建期間,河北省質檢院邀請德國萊茵TüV集團專家對檢測人員進行CB實驗室工作流程、國際電工委員會及其國際認證知識培訓,開展了10期標準、技能等專題講座;投資14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先進檢測設備,提升實驗室檢測水準,按照CB體系要求建立全套品質管理體系文件,單獨製作了8個作業指導書;組織科研人員開展技術攻關,成功研製出多工位智慧電纜曲撓試驗機,大大提升了檢測效率。

  “加入CB體系倒逼我們必須按照國際標準提高檢驗和管理能力,也為縮短與國際先進檢驗機構的技術差距提供了交流平臺,為參與國際認證檢驗競爭和國際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河北省質檢院院長國建峰説。同時,該院也借助“CB”和“萊茵TüV”兩大國際品牌的全球宣傳和服務網路使公信力、知名度和影響力得以大幅提升,具備了開拓國際檢驗市場的能力,為河北乃至全國線纜産品搭建起了一座增強國際競爭力、走向國際市場的橋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