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用網際網路思維“放、管、服”

  • 發佈時間:2015-10-14 09:32:1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 潘曄

  政府放權從來不是個輕鬆的過程,特別是放權之後,怎麼管理?如何服務?9月以來,在江蘇,“網際網路思維”這個管理熱詞被頻頻提及。

  放:政府不再做“運動員”

  “以前政府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現在政府不能做‘運動員’了。要做好‘裁判員’‘服務員’,就要有‘用戶’思維,學會找準位置,在市場和社會需要的時候,往前一步;不被需要的時候,退後一步。”一名受訪官員表示。

  “過去一個企業要面對多個甚至重復的監管部門。”江蘇省工商局個企處處長高翔説,2014年年底開始,江蘇所有的縣市區一級組建市場監管局,實現工商、質檢、食藥監“三合一”,逐步集中為一個執法隊伍,形成“一個部門管市場”的格局,實現了安全監管在街道和鄉鎮全覆蓋。

  有數據顯示,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江蘇不斷加快註冊登記便利化步伐,全省市場主體註冊時間從改革前的19天下降到改革後的14天。今年1~8月份,江蘇省新登記公司制企業3.16萬戶,註冊資本1.23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42%和44.35%。包括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內的眾多制度創新,成為企業快速設立、成長的保障。

  “各級國稅部門的服務正在做深度轉型。”江蘇國稅局納服處處長屈剛説,用戶體驗至上、以需求為導向,從多方面創新“稅務+網際網路”的N種出路,建設功能強大的電子稅務局,在便利納稅人的同時,也實現了稅收管理由粗放式向精準化轉型。

  管:立足信用制度創新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更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強烈需求。隨著市場主體“寬進嚴管”改革的不斷深入,江蘇省各部門有意識地運用信用數據來進行管理,初步構建起監督抽查制度、分類分級監管制度和黑名單制度等監管新模式。

  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採取不同監管方式。對守信企業(信用等級為AA、A、B類企業)試點全程無紙化通關,而信用等級為C、D類的企業則加強紙質報驗資料的審核。該局通關業務處處長陳忘名説,全程無紙化是運用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等資訊化手段,改變傳統紙質媒介流轉傳遞的做法。目前,江蘇全省AA類企業27家、A類企業4100家、B類企業1.9萬家,平均每批次貨物可節省4至5小時作業處理時間,節約相關費用50至100元。

  “在‘放’的同時如何更好地‘管’,是簡政放權改革的重要課題。”高翔説,傳統的監管方式,往往通過人工為主的巡查完成,面對越來越多的産品和商家,江蘇在全國工商系統率先採取了針對性更強、更高效的隨機抽查監管新模式。同時,對失信違法市場主體實行範圍更廣的“黑名單”制度管理。

  服:善用網際網路覆蓋至“草根”

  線上申報投資項目,各審批部門系統數據互通共用,審批流程實時追蹤……借“網際網路+”東風優化政務服務,全面落實簡政放權,成為優化政務服務的重要推手。在江蘇,受訪官員普遍認為,網際網路帶來的挑戰,要用網際網路技術來應對。政府要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服務精神去挖掘社會需求,也要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手段去治理國家。

  “所謂‘網際網路+’,是借助網際網路這一渠道和工具,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改善和提升主業的服務品質,其本質就是便捷和普惠。”熟悉網際網路“脾性”的江蘇銀行董事長夏平説,通過網際網路渠道支撐,我們可以做更微、更小、更下層的“草根”創業客戶,並滿足他們的需求。

  強化服務,讓“高高在上”的政務服務“接地氣”,對“草根”全覆蓋是簡政放權的延伸。記者了解到,商事制度改革以後,江蘇全省新登記企業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