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中國製造呼喚更多技能金牌

  • 發佈時間:2015-08-26 09:32:1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惜純

  8月17日,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在巴西聖保羅圓滿落幕。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的職業技能競賽,本次大賽共吸引來自世界技能組織59個成員的近1200名選手圍繞50個比賽項目展開角逐。中國隊以4金6銀3銅的優異成績完美收官,中冶集團的曾正超奪得焊接項目的金牌。

  曾正超奪金的消息,振奮著中冶集團的每一位員工。其中,最為其感到高興的,莫過於中冶建研院的技術專家們。兩年前,為籌備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冶建研院承接了焊接項目和建築金屬構造項目中國集訓基地的培訓任務。為了更好地為參賽選手和教練員提供服務和保障,中冶建研院專門成立了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各項備賽工作。歷時兩年,在中冶建研院決策者的鼎力支援下,在技術專家們悉心的指導下,參賽人員積極備賽,在技能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集訓基地圓滿完成大賽前期各項工作任務,為此次在大賽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悉,中冶建研院與世界技能大賽淵源已久,早在2010年就開始承接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中國集訓基地任務,基地培養的選手在2011年倫敦比賽中為我國贏得首枚銀牌。

  記者了解到,焊接技術是機械製造關鍵技術之一,是一些高新技術産品製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涉及結構設計、焊接預處理、焊接工藝裝備、焊接生産過程式控制制、焊接品質控制、焊後熱處理等諸多技術領域,在推動工業發展和産品技術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世界上最大的火電機組、水電機組、核電設備、航太技術的運載火箭、宇宙飛船、太空站以及微電子技術的元器件等,都是採用焊接技術完成製造的。

  此次大賽共有4天的焊接角逐,需要在18個小時內完成單件焊接、低碳鋼壓力容器、鋁合金結構件和不銹鋼結構件4個模組。曾正超拿下“首金”後,玉海龍、林春瀧、鐘世雄製造團隊成功挑戰項目金牌,聶風摘下美發項目金牌,楊金龍獲得汽車噴漆項目金牌。一群年輕的中國技工,在世界技能大賽上首次奪金,實現了零的突破。

  被譽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創辦于1950年,每兩年舉行一次。大賽代表了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水準,是全世界22歲以下青年人展示技能的舞臺,對促進青年勞動者技能水準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推動世界各國和地區在職業技能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作為僅第3次參賽的新兵,中國本次派出由32名選手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包括焊接、數控車、數控銑、美發等29個項目的比賽。前兩屆比賽中,中國代表團共取得2銀、3銅和18個優勝獎的戰績。而此次,4塊熠熠生光的金牌,體現了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最新成果,見證了新一代産業工人技能水準的提升,提高了中國製造在全球的聲譽。

  本次技能大賽數控車項目專家組組長宋放之説,我國技能勞動者僅佔就業人員的20%,高技能人才數量僅佔5%,總量嚴重不足,近年來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況。此外,重裝備、輕技工,重學歷、輕技能,重理論、輕操作的傳統觀念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企業職工和青年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有待提高,技能人才發揮作用的環境不佳。

  專家指出,以數控車為例,我國對精度的要求與國際嚴苛的行業標準差距不小,甚至不少技校教師在教學中也本著夠用就行的態度。因此,培養高技能人才為核心骨幹的自主技術人才隊伍,提高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已經迫在眉睫。

  世界技能組織主席西蒙·巴特利也認為,中國要縮小與技能領域傳統力量的差距,應當按照國際標準和行業要求提高水準,繼續重視科學、數學等基礎教育學科,為未來進行人才儲備,並加強對參賽選手的榜樣宣傳,鼓勵更多年輕人從事技能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