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頭腦風暴”助力挖潛創效

  • 發佈時間:2015-08-12 09:33:5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安徽淮北礦業海孜礦

  “頭腦風暴”

  助力挖潛創效

  本報訊 (姜秀梅)怎樣提高生産效率?怎樣強化安全效果?怎樣解決生産難題?安徽淮北礦業海孜礦大搞技術創新活動,採用“頭腦風暴”法,激發幹部職工的創新意識,以科技創新應對效益下滑,對抗生産難題,力促挖潛創效。

  該礦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管理制度,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搭建創新創效平臺,倡導幹部職工積極參與技術攻關和“五小”科技創新活動。對在“五小”科技創新工作中做出成績、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實行獎勵,並將有管理才能的人選拔到班組長等重要崗位工作,讓技術創新者名利雙收。

  面對激勵機制,一線職工、科技人員帶著問題深入現場,圍繞採場設計、系統優化、巷道支護、節支降耗等環節,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捷徑”。近期,先後涌現出了液壓站冷卻器、風動鑿岩機氣腿安全防護裝置、煤倉鎖口拖梁快速穩放法等47項最新科技創新成果。

  其中,風動鑿岩機氣腿安全防護裝置這一技術創新,有效解決了掘進岩巷使用的鑿岩機在打眼過程中,因頻繁、高強度的震動,使活塞桿從中筒內彈射出去,造成鑿岩機與氣腿脫離,給打眼工和領釬人員帶來人身傷害的問題。“就掘進二區一個掘進頭來説,4部鑿岩機,改進前全年要使用48個氣腿,改進後使用12個,每個雙極氣腿價格915元,可節約3萬元,而加工4個氣腿安全防護裝置的成本費用僅為140元,兩個掘進頭全年可節約材料費6萬元,有效降低了材料投入,延長了使用壽命,提高了安全系數。”負責此項技術創新的技術人員陳彬介紹説。

  在開展全員型技術創新的同時,該礦還把技術創新的“觸角”延伸到班組這個單元“細胞”。今年以來,全礦班組先後完成小改小革100余項,提合理化建議500余條,創效益達300余萬元。其中,保運一區四大件電工班,將回收閒置的洩露通訊設備修複利用,完成了新副井洩露通訊系統的安裝,節約成本約20萬元,解決了新副井井筒通訊難題;生産系統隊創新採用廢舊皮帶代替振動篩、給煤機聯軸器,每月節約費用近1.2萬元;地測組在移動設備上實現CAD圖紙操作,最大限度加快了反應速度,節省紙張投入5萬元,實現了科技創效“全輻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