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管”用更要“管”好

  • 發佈時間:2015-05-19 09:32:5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後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內。”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中一系列關於供水管網改造的佈置,被看成是我國管網市場的新一輪機遇。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我國第一次要求加大對落後供水管網的改造力度了。“凡是有水的地方就需要管道,對塑膠管道産品就有需求,因此‘水十條’的頒布實施,對於塑膠管道行業來説是利好消息,我們應當提供高品質的産品,抓住這個機遇。”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塑膠管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佔傑對中國品質報記者説。

  供水管網市場巨大

  “鑄鐵管、石棉水泥管、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等傳統管材比例正快速下降,特別是鑄鐵管尤為明顯,而球墨鑄鐵管、塑膠管等新型管材從無到有,比例逐年快速上升,目前已成為城鎮供水管網常用的管材。”住建部市政給排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小明告訴中國品質報記者,“水十條”的實施以及城市建設的高速推進,給供水管網帶來了新的機遇,必須調整現有供水管網體系,選用更優質的管道。

  根據測算,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要投入資金約4萬~5萬億元,其中近3年需投入約2萬億元,這對管道産品的製造商來説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有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5年期間,中國將投入4100億元用於城鎮供水設施的改造與建設,其中2678億元用於供水管網的新建和改造。

  王佔傑表示,供水管網改造和建設應提倡節水技術、節水裝備、節水管道的推廣和價格補貼制度,提高採用新材料、好材料的積極性。塑膠管道具有內壁光滑、不生銹、水頭損失小、漏失水量小、使用壽命長等多種優點,值得在城市供水管網中推廣。

  漏損率考驗管材品質

  “2017年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2020年控制在10%以內。”“水十條”中兩個關於供水管網漏損率的硬指標一齣臺,就引起了強烈關注。因為據官方統計,國內600多個城市供水管網的平均漏損率超過15%,最高達70%以上;另一項針對408個城市的統計表明,城市公共供水系統的管網漏損率平均為21.5%。而日本1997年全國平均漏損率僅為9.1%。

  “12%的漏損率標準最早在2002年《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已經提出,目前該標準正在修訂,修訂的目標是結合近年來國內外漏損控制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厘清供水管網漏損概念的外延,提供漏損控制的方法和技術,推動企業實施漏損控制。”作為該標準修訂的主編之一,鄭小明分析指出,該標準一直執行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包括當年標準中12%的統計方法和外延不明確,致使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執行時難以準確把握;降低漏損需要管理投入和資金投入,這十幾年我國各地方政府和供水企業在滿足供水需求上投入較多,企業在管網管理上和體制機制創新上投入不大。

  管網漏損率是管網漏水量與供水總量之比。調查顯示,國內30%的供水漏損發生在管網介面處,其中水泥管道、鍍鋅管道與灰口鑄鐵管道漏水較多。保守計算,如果漏損率能降低10個百分點,即可節水至少52億立方米,相當於2000多個昆明湖的水量。

  專家表示,管網老化、管材品質差、建設標準低、缺乏維護、重地上建設輕地下規劃、城建施工經常碰觸管網等,是造成目前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偏高的主要原因。降低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的最直接措施之一,就是選用優質管材産品,嚴把品質關,這也是實現“水十條”硬指標的根本途徑。

  “實施‘水十條’是國家戰略,也是結合我國水現狀的實際提出的。實現‘水十條’的漏損目標,除了要有較大的資金投入進行管網更新改造,還要重視管道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另外要有統一的執行標準,因此加快標準修訂也是當務之急。”鄭小明建議,實現“水十條”的漏損目標,必須要有自來水企業主要經營者的重視、高技術的人才隊伍和良好的體制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