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不懂品牌行銷真不行

  • 發佈時間:2015-05-04 09:31:5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運輸署近日宣佈,該機構與比亞迪北美總部——比亞迪汽車(美國)簽署60輛零排放純電動公共汽車採購合同。這一訂單創下美國電動公共汽車最大訂單紀錄,也是比亞迪迄今在國際市場上拿下的最大一筆電動公共汽車訂單。在國內,比亞迪近期也有出彩的事。中國知名品牌評價機構Chnbrand近期發佈2015年度C-BPI(中國品牌力指數)報告,比亞迪汽車榮膺“最佳中國汽車品牌”。

  國外有訂單,國內有榮譽,這容易給人造成“好事都讓比亞迪趕上了”的感覺。事實上,這點好事遠抵消不了比亞迪正苦於應對的愁事。

  那些純電動大巴賣不了多少錢,憑藉新能源方面表現獲得的榮譽,也兌換不了多少真金白銀的實惠,相比比亞迪要補的傳統燃料汽車主業和其他副業的巨大虧空,這只是毛毛雨。比亞迪營收主要由3塊組成:汽車、手機部件及組裝、可充式電池,從其財務上看,現在僅第二塊業務有可喜增長。2014年比亞迪只賣出43萬多輛車,不僅被長城、奇瑞、江淮甩在身後,還跌出全國汽車總銷量前10,這差不多意味著比亞迪跌入第二陣營,成為三流角色。這個殘酷的現實,讓6年前王傳福發下“2015年産銷量中國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宏願,成為一個泡影。

  比亞迪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業內都知道,在規模經濟特徵明顯的汽車製造行業,一款車研發出來,在生命週期內累計産量越高效益越好。但比亞迪同時出售十幾款車,總銷量才30多萬輛。實力不濟,還四面出擊,不僅轎車、SUV、MPV啥都有,這種貪多求全的做法,犯了品牌成長的一個大忌——盲目多元化。除非像奇瑞那樣有錢,自主品牌走“多生孩子打群架”的路都難走通。車型太多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得把每一款車型都培育好了,養壯實了,否則孩子太多管不過來,反成拖累。長城似乎認識到這一點,果斷來個壯士斷腕,主動放棄家轎産品,全力發展哈弗品牌,療效現在來看還是挺不錯的。

  盲目多元化,暴露出比亞迪不怎麼懂品牌,這是病,必須得治。説它不懂品牌,人們批的最多的還是比亞迪的車標。許多人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這個只要通過簡單調研就可以發現民意傾向性(消費者調侃不説,招個銷售顧問都忌諱3個字母的諧音)的車標問題,比亞迪高層卻不認真面對,不去改一改呢?老話説,“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名不是小事,雖不至於關乎成敗,但它確乎關係“錢”途。

  執著于自己想像、賦予名字的意義,卻不去弄清楚受眾接不接受、怎樣理解,比亞迪這樣的脾性,也表現在它的行銷方式上。有學者指出,不懂零售品的品牌形像是比亞迪的死穴。比亞迪之前所有的生意,比如電池、手機OEM等都是工業品,其客戶都是工廠,而工廠的特點是要求明確、對價格敏感。比亞迪的特點剛好契合了工廠的需求:有最好的品質管理和成本控制,因此在工業品領域得以大展宏圖。但汽車産品終歸要靠零售,而零售區別於企業和集團客戶的一點就是要直面消費者,這就要求必須懂行銷技巧才行。

  比亞迪目前的品牌形象傳遞出的資訊是:國貨、便宜,而它成身立命的基礎——技術,卻被忽略了。比亞迪那麼讓巴菲特看好,怎麼就不被消費者看好呢?問題就在品牌行銷不給力。有人建議比亞迪可以這麼宣傳:“為什麼買比亞迪?不是因為便宜,而是專業。我懂車,我是技術派,我是環保先鋒,所以我買比亞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