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標準缺失 如何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4-20 09:33:5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韋何靜本報記者傅江平

  無人機,這個目前仍未定性為玩具還是航模的小物件,已經攪得飛行器“江湖”暗流涌動。如今,就連谷歌、臉書、亞馬遜、GoPro這樣的科技企業,也將目光投向此處,展露出跨界發展的野心。而值得慶倖的是,此次國內企業並沒有走“山寨”之路,且正處於領跑地位,目前,全球每賣出10架無人機,就有7架産自中國。但隨著民用無人機的應用領域愈加廣泛,無人機標準的缺失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監管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飛行“神器”前景廣闊

  4月15日,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執法隊查違新式武器——無人機正式上崗,工業區裏關起門進行違建等違法行為從此將無處遁形。

  龍城街道執法隊長羅軍認為,無人機帶有360度無死角攝像頭,最高可飛至120米的高空,龍城街道範圍內的高樓基本可以全覆蓋,能夠有效監管到一些偏僻地帶或人工難以到達的盲區。“無人機航拍取證不但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方便快捷。除了查違,還能應用在森林防火、突發事件等工作上。”羅軍對無人機應用非常看好。

  目前,無人機在農業、測繪、電力、公路巡檢、森林防火、環境監測、緝毒、應急救災等民用領域應用前景亦十分廣闊。業內專家認為,無人機的設計研發應該由應用牽引,最終整合無人機應用全系統,實現整體服務能力。

  據美國消費電子協會的最新預測,2015年,全球有望售出40萬架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會比去年增長55%,達到1.3億美元。而到2018年,預計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會攀升到至少10億美元。

  如今,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也迎來眾多玩家,小米、騰訊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紛紛佈局無人機領域。有機構預測,將來無人機市場空間絕不亞於火熱的智慧機器人産業,到2020年,國內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超60億元。

  據了解,目前僅深圳就有數十家無人機研發和生産機構聚集,如大疆、一電、中航華東光電等一批知名無人機企業,無論是無人機研發還是生産方面,目前均走在了國內前列,且已領跑全球。“可以預見,無人機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是藍海。”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滔説。

  大疆目前佔據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70%的市場份額。該公司無人機銷售額在最近幾年大幅增長。從2010年只有300萬元的銷售額增長為2012年的2億元,並在2013年達到8億元。據預測,2014年其銷售額或是2013年的3至4倍。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大疆無人機或將快速填補國內中高端乃至整個無人機消費市場的巨大空白,未來的估值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政策監管尚待破題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我國約有150多家民用無人機生産企業,然而大部分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産和銷售環節,在技術研發上投入有限。此外,目前國家對民用無人機還沒有形成權威的技術和品質標準,這也無形中拉低了國內民用無人機的競爭門檻和性能保障。而且對於一些無人機的使用者來説,由於起飛審批不明確,無人機被迫陷入了“黑飛”的尷尬境地。

  2013年,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出臺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將無人機劃分為微、輕、小、大4個類型。其中規定,重量不大於7公斤的微型無人機,飛行範圍在目視視距500米半徑、相對高度低於120米的範圍內,無須證照。然而這一規定在實際的執行中卻很難執行到位。

  “從技術層面看,現有空管系統難以管理‘黑飛’現象。因為很多無人機不是金屬材料,反射回波小,很難被發現,也不是高速威脅目標,類似于鳥類的飛行,會被雷達系統過濾掉。”專家説道,“但是借助技術手段,無人機是可以實現全面有效監控的。”

  在日前召開的首屆國際無人機科學發展高峰論壇上,深圳前海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博陽簽署建設全國無人機大數據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以大數據中心為依託,結合無人機應用方式,突破無人機監控技術瓶頸,成立中國無人機指揮中心。該中心建成後,不僅可以與空管部門主動對接,也可以建立無人機與無人機之間、無人機與通用航空飛機之間的通訊和溝通機制,能有效解決無人機空域使用中的安全隱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