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強省助推器 保護髮展創輝煌
- 發佈時間:2015-03-31 09:35:13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杜澤均文勇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回顧過去的一年,對四川省品質工作來説,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是其眾多工作成果中的一大亮點。這一年,在國家質檢總局、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省質監局黨組的堅強領導、全省各級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全省質監系統地標工作者共同努力,地標産區人民群眾和企業積極參與、奮力拼搏,全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持續深入推進,地標産品培育申報、示範區建設、監管保護、制度建設、對外交流及宣傳推廣等多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效。
目前,全省地標保護産品總數達到222個,總産值達到5000多億元,其數量與産值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惠及農戶、養殖戶達1500萬人,已經成為質監工作融入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有力抓手、推進富民強省的巨大動力。
資源富饒得天獨厚 培育保護全國領先
世界上有一個“北緯30度”理論,即人類幾乎所有的重大創造與奇跡,都發生在北回歸線30度附近。而打開地圖就不難發現,四川省絕大部分地區正處於這一區域。
自古以來,四川省就有“天府之國”之稱,這裡山川俊秀、幅員遼闊,豐富多彩的地理地貌與氣象萬千的自然氣候,成為動植物的樂園與天堂,形成了物種多樣化的寶庫,是天然的地理標誌産品富集區。與此同時,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四川人民不斷開拓創新、世代傳承,在特色産品的培育與加工方面達到了很高的造詣,許多産品早在古代就走出四川、暢銷天下。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加快、消費者對健康安全的日益重視,綠色天然、品質優秀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風靡全球,其本身價值與品牌含金量快速增加。
在科學發展、品質強省的進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站在長遠戰略的高度,把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作為富民強省的“金鑰匙”,將其納入全省重點工作。為此,省政府出臺了《四川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戰略》、《中國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標誌産品保護辦法》等省政府規章,對今後十年地標戰略工作進行了詳細規劃與部署。
為推動地標工作更上層樓,省政府常務會議于去年初審議通過了全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戰略2014年度工作計劃,該計劃首先確定了2014年度地標工作的目標,明確了2014年工作任務,也專門制定了工作措施,將地理標誌保護工作經費和打假治劣舉報獎勵經費等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對獲准國家保護的地理標誌産品進行獎勵和給予工作經費補助,並要求各級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落實支援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發展戰略、方針、政策研究,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該計劃的出臺,保證了地標保護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進,能有效動員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援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形成政府主導、行業和區域積極參與、社會關注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
同時,四川省質監局將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作為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的重要抓手、富民強省的重要橋梁,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的意見》,組織編印了《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手冊》,在政策、經費、人員、宣傳等全方位給予重點支援關心,從根本上保障了地標工作的制度化、長效化,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良性推進。
常説“無限風光在險峰”。但秀麗風景與地標産品出産地卻往往在偏遠崎嶇之地,過去長期處於經濟欠發達狀態。窮則思變,隨著時代發展與品牌意識的不斷加強,各地幹部群眾也日漸認識到了地理標誌産品這把“金鑰匙”的份量,特別是當地標産品的身價倍增、暢銷四方,在許多地方已經成長為當地主要經濟支柱時,各級各界對地標保護工作的熱情更加高漲、幹勁十足,“重地標、説地標、幹地標”的熱潮在全省一浪高過一浪。
正因天時地利再加上人和,目前,在全國大約1800個地標産品中,四川省就達到222個,佔全國的12%以上,在全國各省市中遙遙領先。而且,四川地標産品不但有數量,更有品質,其總産值超過了5000億元,依託地標建立的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範區達850多個,惠及農戶、養殖戶達1500萬人,對保護傳承特色産業、推動全省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增産增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成為全國地標工作領先標桿。
培育保護馬不停蹄 2014成果豐碩
四川省地理標誌保護工作之所以得重視、有方法、有成果,與質檢總局和全省各級領導、社會各界與産區人民群眾的共同支援努力緊密相關,真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而其中,作為主管部門,四川省質監系統更是責無旁貸、盡心盡力,領導與推動著全省地標工作不斷邁上新高度。僅僅從他們2014年所作的主要工作來看,全省地標工作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效就不足為奇了。
著力狠抓地標産品培育申報——2014年,全省新培育地標産品39個,其中省局初審合格向質檢總局報送30個地標的申報資料,有25個産品獲質檢總局公告保護, 18個産品通過評審獲批保護,至此,全省地標總數達到222個,總産值達到5500多億元,獲保護産品數量與産值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
與此同時,隆昌醬油、老池蘿蔔、米易紅糖、張壩桂圓、麥洼牦牛肉等5個産品的申報資料已經總局形式審查,即將獲准公告受理保護;同期還培育了成都漆器等9個梯隊産品;朝天核桃擴大保護範圍獲准通過,這是四川省實施地標保護工作15年來,首次有産品的保護範圍和需要補充修改的內容被質檢總局採納,開創了地標保護申報方被允許有補充修改完善的先河,同時,蒲江獼猴桃等産品品質指標的修改也在積極申辦中。
繼續抓好地標示範區建設——2014年,對獲批的3個國家級地標示範區和批准籌建的13個省級地標示範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紮實推進建設和打造,在雙流縣召開了示範區建設鞏固和創新座談會,組織專刊通報了全省示範區建設的基本情況,交流各地在示範區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對富順縣、九寨溝縣省級地標示範區進行了驗收,目前正在積極力爭在今年底有國家級地標示範區新成員。
持續開展地標産品後續監管——在2013年開展地標産品專項品質抽查的基礎上,2014年選擇宜賓、內江、眉山、涼山、阿壩、資陽、遂寧、廣安等8個市(州)、18縣區,8大類産品、28個品種進行96個批次監督抽查,對獲批地標産品的安全衛生指標、關鍵品質指標和重要特色指標進行了抽查,以全面掌握地標産品品質狀況,及時發現和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升保護實效。監督抽查成效顯著,被抽檢的地標産品合格率達96.5%,取得了良好成效。
組織開展資源普查——全省系統按照“挖掘資源、注重申報、加強保護、服務社會”的工作思路,對全省21個市州的農、林、牧、漁和傳統食品、民族民間工藝品等特色産品進行普查,形成合理的地標保護梯次儲備;制定完善地標培育和創建規劃,組建各級專家團隊指導申報工作,力爭縣縣有地標;發動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參與配合,做到成熟一個,申報一個,成功一個,保護一個。
充分發揮監管支撐作用——把地標保護與智慧財産權保護相結合,推動形成省、市、縣三級監管體系,健全監管機制。參照食品監管模式,建立了地標巡查制度,對全省地標産品開展專項監督抽查,動態監測地標産品品質狀況。積極推動了雲、貴、川、藏地標保護協作區的合作交流工作。同時,組織專門人員前往廣州、東莞等地,開展地標專項維權打假行動,維護了地標企業的品質信譽和合法權益。
做好牽頭組織與對外交流——充分發揮質監系統職能資訊優勢,支援鼓勵地標企業及産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併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政府信用資源與市場人脈資訊等。組織開展了“中歐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互認”工作,四川省有郫縣豆瓣、蒲江雀舌、劍南春酒、峨眉山茶4個地標産品成功入圍“中歐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互認”名單。組織省內100余家地標企業參加了“川貨全國行”活動及京交會、西博會、渝洽會、民交會等國家級博覽會。組織郫縣豆瓣、通江銀耳參加“中國品質之光”評選活動,組織郫縣豆瓣、會理石榴、峨眉山茶、南溪豆腐幹、蜀錦、蜀繡參加全國地標品牌價值評選。
著力狠抓地標産品宣傳推廣——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路、“品質月”活動等多種媒體,以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了地標保護的重要意義及取得的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全省地標産品知名度和美譽度,讓地標産品進一步走向社會、走近消費者,目前,位於成都大邑的四川地標産品展覽展示平臺(博物館)正在積極推薦籌劃中。
著力狠抓地標服務業發展工作——經省政府批准,四川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四川省地理産品保護標誌促進會。為推廣地標産品走出去,地標促進會承辦編寫《中國地理標誌大典》,為地標申報單位提供諮詢和代辦申報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時還組織對全省地標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工作兩次,對地標産品專用標誌使用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參與地標産品打假報名活動等。
中歐互認有望成功 遠航海外指日可待
2014年,四川省地標保護工作的一件大事,就是郫縣豆瓣、蒲江雀舌、劍南春酒、峨眉山茶4個地標産品成功入圍“中歐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互認”名單,這是該省開展地標保護工作15年來的最大喜訊。
如何推動地標産品走出國門、做大做強,一直是四川省局在思考與探索的工作。
前年開始,中國與歐盟商討建立“中歐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互認”機制。得知這一消息,四川省局十分重視,並雷厲風行地進行組織發動工作。四川省眾多的地標企業與産品聞聽這個資訊之後,也欣喜異常,紛紛踴躍報名參與和競爭這一盛譽。
2014年7月4日,四川省質監局還專門組織召開了“入選中歐地理標誌互認産品保護工作”座談會,省局科技處負責人,成都、德陽、樂山、宜賓市質監局有關領導,郫縣豆瓣、蒲江雀舌、劍南春酒、峨眉山茶、南溪豆腐乾等5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龍頭企業負責人和相關新聞單位參加了會議。省局科技處領導介紹了國外地標保護狀況及入選中歐地標互認産品名單的重要意義、全省在宣傳推廣地標産品方面所作的工作、對地標産品特別是入選中歐地理標誌互認産品下一步進行保護推廣要做的工作等。各參會代表進行了熱烈深入的交流探討,就地標工作的保護成效及經驗總結、下一步保護壯大辦法、對中歐互認品牌加強宣傳等方面暢所欲言、相互借鑒,取得了較好效果。
經過多輪角逐、優中選優,最後,郫縣豆瓣、蒲江雀舌、劍南春酒、峨眉山茶4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成為了入選者。
地理標誌産品起源於歐洲,一百多年來,其理念與影響已形成了全球共識,地理標誌就是品質的保證、特色的保證、信譽的保證,是暢通天下的“世界通行證”。中歐地理標誌産品互認後,將極大地提升我國地理標誌産品的國際知名度和信譽,提升中國産品的國際形象,提升産品的附加值,增加國外消費者對中國特色産品的信心。
據悉,以上四個産品正式獲准與歐盟互認後,産品進入歐盟的超市就像進入我們自己國家的超市一樣高效便捷,並享受當地國産品同樣的優惠政策,將極大推動以上産品走出國門、做大做強,對促進全省地標産品走出國門將産生巨大的推動示範效應。
目前,以上産品正在積極準備遠征歐洲,各地質監和相關各方也再接再厲,高度重視,正在加強品質保障、監督抽查、合作互助、推廣宣傳,積極參加省內外及國際展示交流、積極推進地標産品電商平臺建設,決心合力將地標工作和地標産品推向新的高度。如蒲江雀舌所在地的蒲江縣,縣政府專門成立了品質標準、品質管理、綜合服務、巡查執法、案件查辦等5個方面的地標保護工作組,為地標保護工作實現全領域無縫隙的監督模式。
地標保護升級發展 品牌效應日益顯現
2014年是郫縣豆瓣的豐收之年,這一年,它接連榮獲了“中國品質之光”評選活動“全國十大地標産品”、中國品牌價值促進會代表國家評選的“最佳區域品牌”兩大榮譽,産業自身也得到了迅猛升級發展。
郫縣豆瓣的製作生産,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郫縣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數百年來沿襲傳承的獨特釀造技術,形成了郫縣豆瓣“紅褐油潤、醬脂香、瓣粒香脆、醇香濃郁,辣而不燥、回味深長,醬體粘稠絨實”等特點,被譽為“川菜之魂”,其製作工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但過去,由於生産企業“多、小、散、亂”,品牌意識也不強,該産業一直在較低的水準上徘徊。乘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東風,2006年,郫縣豆瓣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是四川省較早獲得地標保護的産品。
地理標誌産品保護“點石成金”的魔力到底有多大呢?郫縣豆瓣行業協會會長、丹丹調味品公司董事長岳平介紹説,獲得地標保護後,各級各界對郫縣豆瓣更加重視支援,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制定了《地理標誌産品郫縣豆瓣》國家標準,整個行業自覺遵照執行,確保了郫縣豆瓣的産品品質特色。同時,縣政府、質監等部門採取了多種措施和手段扶持郫縣豆瓣産業良性發展,優化了郫縣豆瓣産業發展環境,推動了郫縣豆瓣産業健康發展。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産值從被保護之初的六億元發展到今天的近九十億元,深受消費者喜愛,産品遍佈全國各地,並出口美國、加拿大、日本、紐西蘭等國。前不久,德國總理默克兒蒞臨四川,就專門親自購買了兩斤郫縣豆瓣,炒了一個四川回鍋肉呢。
獲得地標保護後,郫縣豆瓣在十年之內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真正形成了“小産品、大産業”,直接從業人員達上萬人、帶動相關産業5萬人。2014年産值已經達到90億元。當地行業人士自信地表示,要不了幾年,郫縣豆瓣的年産值可望突破300億。
2014年12月26日,在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品質之光”頒獎盛典上,郫縣豆瓣被評為年度十大地標産品,這也是四川全省二百多個地標産品中唯一獲此殊榮的産品。
郫縣質監局副局長廖洪全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代表全縣40多萬人民和郫縣豆瓣行業表示了極大的欣喜自豪與衷心感謝。他激動地説,郫縣豆瓣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後,整個産業已從當年“養家糊口”的小規模生産嬗變躍升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産業,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今後,他們將繼續齊心協力打造好郫縣豆瓣地理標誌産品這張“金字招牌”,真正做到“創一個地標、興一個産業、富一方百姓”,讓這一傳統特色産業在富民強縣、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在四川省地標産品方陣中,像郫縣豆瓣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蒲江雀舌茶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後,茶産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並促進了相關産業發展,涉茶産值由2008年獲得地理標誌前的3000萬元,達到目前的近30億元;通江銀耳、射洪野香豬、道孚大蔥過去“養在深閨人未識”,獲得地標保護後,各地經售商紛紛主動到府,産品銷量大幅上升;雙流冬草莓在法國參加博覽會後,出口價格由原來的20人民幣元一斤增長到22歐元一斤;南溪豆腐幹2008年實施地標産品保護後,總産值從不足3000萬元,發展到2014年的30多億元。
地理標誌的品牌效應,也使各地特色産品的價格倍增、銷路大開,廣安龍安柚過去一個柚子幾角錢還不好賣,但獲批地理標誌保護後,現在一個賣到幾元甚至幾十元元還供不應求;都江堰獼猴桃、蒲江獼猴桃價格從過去的幾塊錢一斤一路飆升至數元一個;會理石榴獲地理標誌保護後,比保護前售價增長近3倍,農民戶均收入2萬元,在“首屆國際石榴節石榴王族評選及拍賣”活動上,會理石榴王以36萬元高價拍出,創造了新的吉尼斯記錄。
去年10月,在第十五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由國家質檢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家認監委共同舉辦的 “中國有機産品館” 首次在西博會閃亮登場,並大獲成功。記者看到,其實展出中來自全國的數百個有機産品絕大多數也都是地理標誌産品,因其綠色生態、品質優良、特色鮮明,受到了消費者的極大青睞,各個展臺前都是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參觀的市民連連稱讚、購買踴躍,現場成交達3億多元,呈現出購銷兩旺的火熱場景。
國家地理標誌這塊“金字招牌”在眾多特色産品身上是如虎添翼,為農民群眾和相關企業打開了一道道致富之門,帶來的是一連串的奇跡、一個又一個驚喜,帶動整個産業走上了品質效益的金光大道。
保護監管與時俱進 未來發展前景美好
展望2015,四川省地標工作早有謀劃、胸有成竹。
四川省質監局科技處負責地標工作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的一年,他們將首先是繼續打好地標工作各項基礎,全力推動省政府出臺《四川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條例》,為深化全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撐;推動地方黨委政府持續增加地標保護投入、深入挖掘地標資源、不斷壯大地標産業等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推動地標保護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其次是繼續抓好産品培育申報,在全省地標資源普查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全省特色産品內涵,積極培育和組織申報,確保地標保護産品總數和年增量繼續領跑全國;同時,推動全省更多的縣(區、市)地標保護産品實現零的突破。
三是繼續加強品質監管,繼續開展地標産品專項品質監督抽查,在2015年內實現對全省所有地標産品抽查全覆蓋,持續提升全省地標産品品質和特色水準。
與此同時,他們還將繼續推進示範區建設、做好宣傳工作、引導交流合作、加強全省地標從業人員的學習培訓、開展與社會各界的交流互動等,進一步發揮好地方政府主導、質監牽頭、企業主體、監管支撐作用,上下一心、再接再厲,全力提升全省地標産品的品質效益,將全省地標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程中,作出四川質監人及地標工作的應有貢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