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商業機密”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3-18 09:35:0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林鳴

  市場上,“商業機密”是一個神秘詞語,它常常挂在企業家的嘴邊,仿佛是外交辭令“無可奉告”一般。當老總的這麼一説,問者自會知趣兒地閉上嘴。那麼,這個“商業機密”究竟何方神聖?為什麼總是見不得陽光?

  “一副鏡架進價80元,到了眼鏡店售價變成千元左右。”從事眼鏡行業已10年的劉先生,按捺不住自己,將行業內觸目驚心的暴利公之於眾。當然,他不是行業揭醜第一人。據透露,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鏡框最高進貨價不超100元,鏡片最高進貨價不超100元,一副眼鏡進貨價最高200多元。這些鏡框和鏡片運到眼鏡店後,價格則成倍增長。譬如一副眼鏡店內售價400元的鏡框成本也就在40元,不管是超薄還是貼膜鏡片成本也就是銷售價格的十分之一。對於劉先生的“打開天窗説亮話”,不少眼鏡商家喊冤,聲稱眼鏡的利潤只有20%左右。然而若是有媒體深入諮詢,所有店主則一致拒絕透露眼鏡進價,齊聲稱“這是商業機密!”

  前段時間,某品牌新型家電高調入市,聲稱自己“與全球最先進研發機構合作,向消費者特別奉獻”。然而後來的調查與檢測顯示,該企業千方百計想要保護的“機密”,其實就是“落後技術+膽大包天的吹噓”。有目共睹,在保護這個所謂的“商業機密”時,相關商家和企業會驚人的一致,表現得敏感和易怒。事實證明,很多行業並無“機密”可言,如果有,也就是赤裸裸的“暴利”二字。像房地産、醫藥、高速公路、殯葬業等等,無不存在這類“機密”,外人甚至媒體絕難探知其中奧秘。面對層巒疊嶂般的“商業機密”,善良的人們常常安慰自己:管理層正積極想辦法吶,正在研究出一個怎麼能既不傷貪官、又能反腐敗,還能讓老百姓消費得起的萬全之策呢。如何破解“商業機密”?且聽下回分解。

  商業機密是“墻”嗎?是遮羞布嗎?當然不。所謂商業機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資訊和經營資訊。商業機密可以是配方、電腦程式、流程、方法、設備、技術、定價方案、客戶名單或者其他非公開資訊。如果一則資訊的經濟價值依賴於它的私有性,那麼它就是商業機密。關於商業機密最有名的例子是可口可樂。這個最著名的飲料配方只有幾個人知道,它還有一個代號“Merchandise 7X”,保存在喬治亞洲亞特蘭大某個銀行的保險櫃裏。知道這個配方的人都簽署過保密協議,而且據説不準這些人一起旅行——根據這個有趣説法,似乎可以得出結論:凡是狼狽為奸者,就不配享有什麼“商業機密”了吧?

  説穿了吧,某些行業或企業的“商業機密“實則官商勾結、企業“合作”,大搞價格同盟,齊心協力盤剝消費大眾。這裡,我想説個與“商業機密”無關的話題:充滿暴利的眼鏡産品,其品質又是如何呢?本人戴了幾十年的眼鏡,擁有一定發言權。我的近視鏡花了700元,在一家品牌店配的,據説用的是高級樹脂材料。才一年,鏡片就出現了大量花紋。另一副眼鏡配了不到三個月,一條腿兒便“搖搖欲掉”。一邊是暴利,一邊是劣質,對於這種現象,消費者忍了很久,然而遲遲不見對其實施“外科手術”——這恐怕只能説是主管部門的“眼神”不太好吧?相反,由於鈔票數到手酸,眼鏡商堅貞不屈,閉口不言,來了個“打死我也不説”,企圖讓這個“商業秘密”繼續保持下去。正是,商業機密深似海,有理無“道”莫進來,待到天窗推開時,黑是黑來白是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