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為心畫 字如其人
- 發佈時間:2015-03-13 09:33:19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丁 瑩
博學、勤奮、篤實,是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孫建民對溫宗仁先生人格的評價。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溫宗仁的書法作品風格脫俗、自然,點畫之間,盡顯他獨有的藝術語言和真、善、美的人格形象,書品和人品得到了和諧統一。
中國文化講究“品位”,書畫藝術則更加重視。孫建民曾説,中國書畫藝術是中國藝術殿堂的一塊瑰寶。它收大千世界于眼底,方寸之間顯神奇。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書畫藝術的內容不斷豐富,形式和技法不斷創新完善,作者能抒寫情懷,欣賞者能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藝術之高下最終表現為境界之高下,而境界又以學養為最高。當今時代,隨著中國書畫藝術審美情趣的多樣化,人才輩出,但歸根結底,仍是看學識、品位之高低。
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中國文人來講,“書卷氣”則是更加難能可貴的獨特氣質,尤其是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環境下,擁有“書卷氣”甚至可以被認為是對文人的最高評價。孫建民認為,我國歷代藝術家以筆墨作供養,怡養性情為風尚。因此每每賞其作品神清而氣朗,意真而性明。書畫是漫長人生經歷的自我寫照,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書者,心畫也。書品總是與人的心境相一致,心境也是與人品相統一的。書之道,精美在於運筆,巧妙在於布白。古人曾説:“墨之量度為分、白之虛凈為布。”説的主要是結構方面的問題。白紙落墨,在證明了字體的準確之後,結構更趨近於創造一種精神性,讓黑白轉化為美的境界。書畫創作中“墨之量度”由於真實,相對來説易於把握。而“白之虛凈”則是對墨跡的一種理性約制。“書卷氣”更多是在這裡體現出來的。
在溫宗仁身上就能夠見到難得的“書卷氣”,這與他的家學和幾十年的修學是分不開的。溫宗仁是滿族正紅旗溫都氏後裔。1936年生於天津,祖籍北京市。溫宗仁的父親溫承厚(號繼先)在清朝末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歸國後執教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傅作義、張治中等抗日名將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他的母索玉明是清朝開國元勳三朝元老,康熙首輔大臣赫舍芮氏·新力後裔。溫宗仁自幼受家庭熏染,酷愛筆墨丹青,自幼習書,早年臨摹王羲之及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諸家名帖,銀鉤鐵畫,顯示出了不凡的功力。
溫宗仁以小行書見長,造詣頗深,他的作品以柳體為主並加入行書技法,華而不燥,行筆多用側鋒,氣行筆端,疏密有致,少而不零,繁而不臃;遠取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書之豐腴、淑美、清雅,近深得潘齡皋授業之精華,融通各家書法之精髓形成了自己的風貌。
溫宗仁的書法創作風格,屬於遵守傳統而不慕時尚流行,字體上不求過分變異,筆墨精潤而發古之氣,也不失時代所需風範。溫宗仁的作品,在字裏行間的黑白中,營造出一種筆墨氛圍,抑揚頓挫、氣勢韻律、結構情趣躍然紙上,並揮灑出天地間的混沌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