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放權不放任” 是食品監管的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3-10 09:31:4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江 岱 本報記者 江 東

  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股份食品集團董事長蔡金垵持續關注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管問題。他認為,食品安全監管必須“有權不任性,放權不等於放鬆和放任”,強調“放”與“治”相結合。

  蔡金垵説,十八大以來,政府權力清單日益明晰,辦事程式逐步簡化、透明,簡政放權帶來的高效服務,也讓企業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好處。過去,營業執照的辦理至少一個多月,如今只要7天;QS食品安全生産許可證書審批,以前要一個月,現在只要10天;組織機構代碼證年檢,現在只要一個電話,1天即可辦理完成,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這樣良好的政企互動,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也促進了企業更大膽地去投入,助推做大做強。

  但是,近年來政府在優化軟環境、規範的食品企業在不斷完善企業自身建設,打造全産業鏈以保障産品安全的同時常常會碰上食品倣冒偽劣現象。據公開資料顯示,絕大部分食品侵權企業都採取投入簡單設備、不合格的廉價原材料通過臨時租賃的非常隱蔽的一些舊場所,採用工商註冊地址和實際經營地址不一致,包裝上使用假地址、假電話、企業名稱進行生産經營活動,這樣生産出來的産品品質是令人堪憂的。

  蔡金垵認為,近年來有關部門下了很大的功夫和決心,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但假冒偽劣現象還是屢禁不絕,特別是倣冒包裝外觀專利等現象,將使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産生混淆,造成不正當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究其原因,終是因違法成本太低,常常最後只是罰款了事。對此,他認為打擊倣冒偽劣食品,就應該像抓黨風廉政建設一樣,動真格、堅決抓,像打擊“酒駕”一樣,肯定就能立竿見影。

  蔡金垵還認為,打擊假冒偽劣、保護智慧財産權就是保護和鼓勵企業創新。保護智慧財産權實際上是保護創新的火種,是激發創新的熱情,只有有關部門加大保護力度,才能讓創新者感到創新是有價值的,並持之以恒去奮鬥。只有讓創新者嘗到了甜頭,並讓全社會看到了,創新之火才會燎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