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美國也有大忽悠

  • 發佈時間:2015-02-25 09:32:2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美國一向被當作消費安全的榜樣,殊不知,那裏也有不少問題。據美國媒體報道,近日,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調查報告指控包括沃爾瑪在內的4家大型零售商明目張膽地出售假冒保健品。報告的如下表述將美國保健品市場的亂象呈露無遺:“銀杏葉片:沒有發現銀杏葉成分,檢測到蔥(大蒜)、大米、雲杉及蘆筍;人參片:沒有發現人參成分,檢測到大蒜粉以及大米;大蒜片,沒有發現大蒜成分,檢測到棕櫚、龍血樹、小麥及大米……”

  相信不少國內讀者看到這則消息心裏會呵呵一下:在忽悠人這方面,天下烏鴉果然是一般黑,美國騙子也不少啊!分析美國保健品市場亂象産生的原因,人們還會確信,人類的弱點是一致的,不分種族國家,而利用這些弱點賺錢的人也不分種族國家。基於此,關於市場環境“桔枳之變”的説法也就失去論據支撐了——不是美國人天生就多好,商家天生多麼守規矩,只要監管不到位,他們的市場照樣亂套。

  據一位曾多年從事保健品銷售的知情人士透露,正是抓住了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普遍性心態,保健品市場才日漸火暴;也正是抓住了這些人辨識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差的特點,一些不法廠商才瞅準了機會鑽了保健品市場的空子,大肆生産銷售低成本高售價甚至是假冒偽劣的保健品,瘋狂從消費者兜裏賺錢。美國保健品市場這些增長很快,這跟中國的情況差不多,原因也一致。在美國,保健品有一種較為中性的説法——“膳食補充劑”。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數據,有43%的美國人服用多種維生素,而服用其他保健品的人也多達21%。

  我國市場的保健品近年比較推崇“純天然”和“現代生物高科技”産品,美國市場的保健品也打“自然”牌、“高科技”牌。這麼説吧,兩國保健品商的經營理念已經達到高度一致:“不求有益但求無害”、“材料不能吃死人,推銷手法要發瘋”。大家都知道,美國FDA(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以監管嚴格、處罰無情著稱。但對於保健品,它卻不怎麼管。原因是根據1994年美國頒布的《飲食補充劑保健與教育法》(DSHEA),保健品並不像藥品一樣受FDA嚴格監督,而保健品上市也不需要向FDA提交産品安全性證明。也就是説,保健品是否安全與有效,都是廠家自己説的。這就要求各公司嚴格自律,只要不吃出明顯問題,或涉嫌加入違禁成分,FDA並不過問。

  一旦政府監管不到位,以逐利為終極追求的企業就很難管住自己。數據顯示,2012年,紐約檢察長調查報告中發現20%的減肥及免疫系統膳食補充劑存在非法宣傳療效的現象。2013年,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2004~2012年間,有237次膳食補充劑被召回事件,比例佔美國FDA第一類藥物召回率的一半以上。

  拿美國保健品市場混亂説事,並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意在做這樣一個提醒:在人性無差別的前提下,監管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只要保健品利潤高、成本低(特別是違法成本低),不分中國美國,總有人想在這裡鋌而走險賭一把。而中美兩國保健品市場同樣混亂的背後是同樣監管不到位的現實,這也告訴我們,要解決這個市場的問題,就必須完善法律法規和市場管理制度,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據悉,2012年的檢察長報告引起FDA的重視,最終使得DSHEA法案得以修正,保健品生産商被要求向FDA註冊保健産品,標注産品詳細成分。今年這次檢察長報告建議FDA通過立法獲得監督權,以擴大有限的産品監督範圍,也引起FDA的關注。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監管部門應該向美國學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