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群雄逐鹿的中國汽車後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2-02 09:34:1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鄭建玲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菁葵投資日前發佈的《2014年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經營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已達600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0%,但後市場企業依舊小而散,在連鎖、資本、電商和保險4股勢力的影響下,呈現出群雄逐鹿的格局。汽車後市場企業只有做好産品、穩固團隊、提升經營管理水準和運營效率,才能把握機會更好地利用外部環境,同時依託連鎖運營提供標準化服務,借力資本做好資源整合,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汽車後市場包括汽車零配件及汽車用品的銷售和汽車維修、保養、美容、改裝以及二手車、租車、汽車保險、汽車金融、汽車電商服務等。

  《報告》通過對105家本土汽車後市場知名企業調研和從線上、線下獲得的1682份消費者調查問卷髮現:85%的車主至少半年對汽車進行一次常規保養,常規維保年平均消費達到5279元,同比去年上漲50%;連鎖汽配超市成為消費者購買汽車用品和配件的第二大渠道,汽配城則迅速萎縮;增加門店數量與開拓新業務是汽車後市場企業的未來發展重點;雖然汽車後市場規模巨大,但市場集中度依然較低,有近60%的受訪企業銷售收入低於千萬元,收入年均增長率集中在5%~15%;汽車後市場開展電子商務,整合線上線下,做好O2O服務已是大勢所趨。目前企業O2O模式主要分為加盟型、自營型、平臺型與虛擬型。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創業與投資加盟部主任蘇霜表示,國內汽車後市場企業要想改變小而散的格局,完善自身硬體條件是前提。企業要提供優質産品服務,杜絕不誠信行為,為自身建立信譽保障。同時,要注重人才及團隊培養,建立招聘及培訓計劃為人才“造血”。此外,要積極借鑒先進經驗,不斷提升現有管理水準和運營效率,擺脫對單一業態的依賴,開展連鎖經營,以一站式和多元化服務提升消費者黏性,以差異化戰略及細分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標簽。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連鎖經營是汽車後市場企業發展的主要模式。此次調查中,30%的企業已經通過連鎖經營來擴張市場。

  菁葵投資合夥人康炳華認為,連鎖、資本、電商和保險這4股勢力共同推動後市場産業整合和模式創新,攪動著市場格局。調研中發現,2014年,國內汽車後市場服務連鎖業務增長強勁達到25%,遠超汽車金融和汽車保險等板塊,連鎖已成為車主維保及配件購買的第二大渠道,依託連鎖運營實施擴張成為7成受訪企業的選擇,連鎖人員跨行業進駐後市場輸送了運營及管理經驗,為後市場服務的標準化作出了貢獻。2014年,汽車後市場資本投資量保守計算達到70億元,借助資本力量整合資源,打通服務鏈條,為後市場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電商推動了汽車服務模式創新,促使後市場企業壓縮渠道成本,做好服務的透明化。而保險企業推出的發動機免費保養等舉措,一方面推動了維保價格的下降,另一方面促進了後市場服務的合作整合,連鎖企業從中可以更多地搶佔資源。

  《報告》還指出,汽車後市場企業在完善硬體後,要積極利用有利的外部資源實現良性發展。目前,我國已出臺的反壟斷等法規,為規範汽車後市場秩序、重塑市場格局創造了條件。對於企業而言,在自身商業模式趨向成熟的前提下,借力資本、網際網路等外部資源有機成長,是制勝之道。同時,後市場企業要通過産業延伸帶動商業模式創新,依託資本整合上下游優質資源,複製和拓展成功的商業模式,開展連鎖化運營積極尋求後市場合作機會,從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話語權。

  《報告》預計,未來中國汽車後市場年均增速將超過30%,2018年後市場規模有望破萬億元。

  今年4月9日~10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還將在上海安亭召開“2015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就當前中國汽車後市場的現狀與趨勢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