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晨鳴集團:適應新常態 不斷佔領創新發展制高點

  • 發佈時間:2014-11-28 09:53:1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中國網財經11月18日訊 在改革大潮中,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擁有12000多人、20多家海外分公司的晨鳴是精細化管理的受益者。

  廣納良才 構築人才高地

  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本,企業的根本競爭力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對人才培育、擁有和運用的能力上。國際化的晨鳴在海外擁有20多家分公司,産品銷往亞洲、歐洲、美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前景廣闊。但晨鳴缺乏一個熟悉國際市場,統攬海外行銷的國際化人才,意識到這一短板,晨鳴開始在海內外網羅行銷高手,邵震中就是在這時被晨鳴的誠意打動從而進入晨鳴的,他曾先後在美國通用公司和芬蘭芬歐匯川(UPM)集團任職,UPM集團是世界領先的跨國森林工業集團,紙和紙製品全球排名第三。晨鳴最終以誠意、薪酬、崗位、發展前景打動邵震中,如今,邵震中在晨鳴擔任海外行銷總監。

  在晨鳴,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特別是在科研、技術方面,更是不惜重金廣納良才。據了解,晨鳴自己構建的技術中心如今擁有800多名專業人才,打動如此多人才的因素是什麼?分管晨鳴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説,“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種尊賢重士的良好氛圍,通過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優厚的薪酬待遇、合適的工作崗位等一系列舉措,大批技術和科研人才加入到晨鳴,晨鳴的高起點、高平臺對很多人才而言也具有一種吸引力。”

  引進外部人才的同時,晨鳴也注重培養自己的“內部人才”,近年來,晨鳴不斷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通過組織培訓、崗位練兵等多種方式,培育了一批生産、管理和科研一線的精英人才,晨鳴員工隊伍整體素質得以提升。面對縱橫國內的數十家造紙企業的競爭,晨鳴的自信由此而來。

  科學築基 技術、産品創新多點開花

  在技術創新上,晨鳴也是國際化大視野,力主“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引進專業研發人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晨鳴集團在全國造紙行業中最早建成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CNAS實驗室,建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每名進站博士都給晨鳴的發展帶來了技術上的創新與突破。

  另一方面,晨鳴注重“週邊”技術的力量,因為晨鳴知道,在自己技術還沒有走到世界前列的時候,借助“週邊”力量實現技術創新無疑是節約企業摸索時間的最好方式,幾年間,晨鳴不斷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戰略性合作,逐漸打通了“短、平、快”的技術創新路徑,形成了以集團技術中心為龍頭,以子公司科研隊伍為基礎,以國內外科研院所為依託,集科研、開發、試驗、推廣于一體的研發體系。科學技術的創新相應推動了産品的創新,為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晨鳴下大力氣進行紙品開發,高檔銅版紙、白卡紙、牛卡紙、新聞紙、生活用紙等九大系列産品每個系列的品牌都不少於三個。

  截至目前,晨鳴共獲國家專利授權14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國家級新産品7項,省級以上科技獎勵21項,山東省優秀新産品及優秀成果6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計劃項目5項,省級科研項目26項。

  創新管理 打造行業一流團隊

  晨鳴擁有員工12000多人,而研發、生産等各項活動都有序進行,這正是得益於晨鳴的精細化管理。總結起來就是“年、月、周、日”四個字,年度目標分解到12個月,每月拿出時間召開聯席會,群策群力集中解決問題;每週召開例會,總結上周工作,研討本週工作重點;每天工作要求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嚴細化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這個讓大型企業頗感頭疼的問題,在晨鳴變成了每天都在進行的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對於人才管理,晨鳴也有一套自己的獎罰制度,時時遵循“培養人、引進人、用好人、留住人”的用人理念,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政策,重視績效管理,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