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武陵山中茶香盈

  • 發佈時間:2014-11-27 09:12:2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融國

  “青青茶園一幅畫,迷人畫卷天邊挂。家家戶戶小背簍,背上藍天來採茶。”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用歌聲描繪著家鄉湖南古丈的茶園,而走進武陵群山中的茶園,真的像是走進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巒若隱若現,山澗映著倒影的清澈小河緩緩流淌,陽光照在身邊排列整齊的茂密茶樹,濃得化不開的綠上金光點點。這幅畫卷最美麗的定格就在古丈茶葉栽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古丈茶葉栽培歷史悠久。西元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巴人種茶、制茶和飲茶習俗因楚巴戰爭傳入古丈,從此古丈人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近年來,古丈縣委、縣政府通過轉變觀念、調整思路,強力推動茶葉産業化基地建設及茶葉市場建設,使得茶葉成為古丈的支柱産業。

  在古丈,每年的春末夏初,常常能看見穿著民族服裝的農婦將自己種植的茶葉裝進背簍到府推銷。“有些帶蒂蒂,有些是斷葉子,如果採摘得好,都是一葉一芽的話,可以賣到很高價位。”一樣的茶葉,有的每公斤能賣到1000元,而有的頂多能賣60元。古丈縣質監局局長彭明文告訴記者,茶葉的品質受小氣候、土壤環境影響,更受種植水準和工藝水準的限制。這就是産自同一地區的茶葉,炒制流程也都一樣,但價格有巨大差距的原因所在。

  為了提高茶葉品質,激發茶産業發展,古丈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強力推進茶葉産業化基地建設的意見》,將茶葉産業作為第一富民産業來抓,採取“政府引導、傾斜補貼、層層辦點、合力開發“的方式,強力推進基地建設、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場開拓,正確引導全縣茶葉産業走上標準化、産業化、品牌化的良性發展軌道。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和古丈縣3級質監部門的努力下,古丈茶葉栽培于2010年被國標委列入第七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為確保示範區建設的順利進行,古丈縣政府先後投入5000多萬元加強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的建設,印發了《古丈茶葉栽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副縣長為組長,古丈縣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縣質監局、茶葉局、縣農業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下設標準體系研製組、標準推廣與實施組、資源保障組、考核檢查組,明確職責與分工、任務、工作目標、進度檢查考核、效果評價、獎懲辦法。

  要實現農區由制度管理到標準管理的轉化,必須堅持全員性的標準化普及運動,力爭做到“個個懂標準、人人用標準,事事依標準”。州縣質監局、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縣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了《地理標誌産品 古丈毛尖》、《地理標誌産品 古丈毛尖 第2部分:茶葉生産技術規程》、《地理標誌産品 古丈毛尖 第3部分:加工技術規程》3項湖南省地方標準,共收集、制定標準64個,其中制定地方標準4項、引用標準47項、制定企業標準13項,建立了示範區農業標準化工作綜合標準體系。還科學建立了包括茶葉品種、育苗、茶園建設、茶園管理、分級採摘、加工、包裝、貯存、銷售等全過程覆蓋茶葉産前、産中、産後全過程的《古丈茶葉栽培加工標準體系》,為農戶標準化生産加工茶葉提供了保障。

  為了讓標準深入人心,真正成為增産增收的助力器,古丈標準化示範區從確立試點以來,通過多種方式對標準體系進行宣傳、培訓、實施,普及推廣標準化生産知識,在全縣形成了“識標準、用標準”的良好氛圍。為提高農民標準化生産和加工企業標準化行為水準,農業、質監等部門還舉辦標準技術培訓,培訓茶農和加工人員近600人次。同時還引導、鼓勵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加工企業建立健全品質管理體系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推動綠色産品、有機産品和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茶葉標準化生産與加工水準得到極大提升。

  為了使標準化生産不成為擺設,古丈縣成立示範區建設檢查考核組,按實施方案,執行示範區建設目標管理,嚴格問責制度,確保示範區建設的順利進行。通過標準化建設,實現了茶葉分級採摘、分級收購、分級加工、分級銷售的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全縣茶葉提質增效、茶農收入增收,提升了茶園科技管理、茶葉生産與採摘品質、茶葉加工水準,古丈毛尖品牌效益進一步凸顯。目前,核心示範區標準化生産覆蓋率達100%,全縣標準化示範戶達500戶,全縣茶葉標準化生産覆蓋面達70%。核心示範區茶農每人平均收入從示範前的1.82萬元,提升到2.38萬元,每人平均增收5600元,全縣茶農同比增收1250元,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春茶尖尖葉兒翠,綠得人心也發芽。遠銷五洲四海客,逢人都誇古丈茶。”沏一杯古丈毛尖,看茶葉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品一口茶湯,回味生津,綿甜悠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