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擾民不可原諒
- 發佈時間:2014-11-07 09:35:22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言堂
□ 林 鳴
有些科技新聞讓人振奮,有些則讓人“心驚肉跳”。比如下面這一條——目前乘客在國內乘坐飛機,都會被要求關閉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即使調成“飛行模式”也不允許使用。然而,包括美國、歐盟、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已明確在飛行過程中可以使用手機,但需要調成“飛行模式”。據説我國一些航空公司已開始探索機上WiFi的商業化,但出於飛行安全的考量,手機仍被列為嚴格禁用的電子設備。本人對此表示擔心的是,國人素以大嗓門著稱,如果實現機上通話,安靜旅行不復存在,機艙勢必變成“蛤蟆坑”。
朋友們都有體會:無論是在辦公室、火車還是公共汽車上,只聽到別人一半的手機談話,比聽到完整對話更分散注意力,讓人感到心裏“癢癢”。其實,這些“聽眾“並非患有“偷聽癖”。為什麼?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稱,相對於傾聽一段完整的談話,只聽到一半的談話會使人更難以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大腦對完整的談話內容有更好的感知能力,所以我們可以忽略這種干擾;只聽到一半的談話,大腦得到的資訊更少,更難以去預測談話內容,所以會分散你更多的精力。研究還表明:當別人在公開場合打手機時,“聽眾”會變得非常敏感。這種行為確實會對通話者周圍人們的認知産生顯著影響,但不是因為他們正在竊聽談話內容,而是因為這會影響到他們大腦的認知機制,令其“被迫”去聽別人説話,從而感到心煩意亂。
現在,包括“煲粥族”在內,很多人都對手機敬而遠之。吵鬧的鈴聲已成為最煩人的噪音之一,甚至比樓上的裝修還令人討厭。平時,在會場或課堂上,手機鈴聲此起彼伏,使人們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嚴重干擾了會場和課堂紀律。在外面就餐,會被旁邊客人打手機的吼叫聲嚇一跳,頓時食欲大減。甚至在疾馳如飛的汽車或摩托車上,不少駕駛者一邊開車,一邊還要用手機談論“軍機大事”。他們難道不明白:稍不留神,下一秒鐘就可能釀成交通慘劇。事實上,這個最受歡迎的通訊工具,開始在發達國家吃閉門羹了。前不久美國紐約市議會通過法令,禁止在公共表演場合使用手機。無論是正在用手機交談,還是剛用手機撥號,或者不出聲地聽電話,只要手機響了一下,一旦被發現,就會被罰款50美元。法國開始用技術手段限制在公共場所接打電話。規定手機用戶禁止在影院、劇場等公共場所接打手機,當局根據新的規定正在公共場所安裝信號干擾設備。目前,雖説國內還沒有相關法規出臺,但是相信這一天不遠了:某些場合會像禁煙一樣禁手機。禮儀專家特別提醒,國人有必要學會遵守“手機禮儀”,別讓辛苦樹立起來的文明形象,不經意間就毀在“手上”。比如在劇院看戲時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必須回話,或許採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更合適。
進入高度物質文明以來,我們的世界已經夠嘈雜了,所以全人類對“安靜權”的要求很高。作為旅客,需要的是一段平安的旅行;作為學生或與會者,希望能安靜地發言和聽講;作為交通主要參與者,每個司機都應該明白“手機猛于虎”的基本道理。除了火警,沒有什麼事情會火燎眉毛,想想從前沒有手機的日子吧。如果飛機上手機通話真的解禁,我看是否還要設立個“通話間”——這事兒好像行不通,您琢磨啊,飛機客艙寸土寸金,聽説連選座費都漲到600元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