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孩子們真的不容易

  • 發佈時間:2014-10-29 09:35:5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孩子們真的不容易

  □ 林 鳴

  報載,上海市高二學生林立旖發明簡易鑒別地溝油方法:地溝油因動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點不同。普通植物油要零度,而地溝油在8攝氏度即凝結。將自家購買的食用油放進溫度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結即為地溝油。此科研結論一齣,網友奔相走告。前幾年北京市小學生張皓的調查引出“蘑菇被漂白”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他通過實驗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9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長期吃這樣的蘑菇將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類似報道,各地都有。據不完全統計,眼下不少中小學生都在埋頭搞“科研”,有測試瘦肉精的,有檢查注水肉的,還有琢磨速測蔬菜農藥含量的——曾經有調查稱,中國孩子與西方孩子相比較,考試能力強,而動手能力差。這一結論顯然有點兒荒謬。眼前,一批“發明”紛紛亮相,引人關注——只不過這類“科技成果”很難躋身國際科學界,而且説出去挺難為情的。

  真是太難為孩子們了。像他們這個年紀,本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然而不斷曝出的食品安全醜聞和越來越惡劣的生存環境,早早把孩子們逼成了“科研工作者”或“發明家”。有人發出譏笑:這些孩子是不是想出名想瘋了?不對,您這是以成人之心度赤子之腹。事實證明,孩子們是真誠和嚴謹的,其出發點和研究行為令人感佩。以張皓同學為例,在農大博士指導下,他總共選擇了16種消費者常吃的食用菌樣品,採樣地點既有超市商場,也有大型批發市場;産地既有北京本地的,也有來自福建、台灣的。為了增加説服力,張皓還設計實驗模擬了商販用熒光增白劑浸泡蘑菇的過程,通過與實驗數據對比,發現商販浸泡蘑菇的濃度在0.01克/升左右,有的甚至達到了1克/升——這甚至大大超過了熒光增白劑在印染行業中的使用標準。之所以不厭其詳地引用上述文字,我就是想問一句,在小張皓之前,有哪位科研工作者對蘑菇做過如此嚴謹的實驗?難怪一位中年科學家感慨説,當他獲知孩子的科研過程之後,“感覺自己汗都下來了!”想再追問一句:有多少相關人員能做到“汗流浹背”?

  孩子不曉世事,不懂得利益關係,做事出發點極其真誠。與之對照的是,當突發事件來臨,有些“職能部門”的表態常常是複雜的、遲緩的甚至遮遮掩掩的。有識之士指出:小學生用試驗表達出來的懷疑和論斷,主要價值並不在於過程是否科學、而在於背後探索真相和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敢於提出質疑,並通過合理方法動手求證,這才是當下最為稀缺的“素質教育”。我想進一步闡述,這個素質教育,僅僅是針對孩子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但歸根結底是孩子們的。大人們真該反思,是什麼讓有些人變得貪婪和黑心?是什麼讓我們變得麻木不仁?孩子認真求實、積極探索的精神還能打動我們嗎?事實上,我並不希望學校裏冒出這麼多小小“發明家”,只把眼睛盯在鍋碗瓢盆上,而是希望他們回到教室,繼續向知識的頂峰衝擊。至於監管市場、控制品質的重任,還應由叔叔阿姨來完成。放心吧孩子們,重塑乾乾淨淨的生存環境,還原誠信守則的和諧社會,是成年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讓孩子們有一張安靜的書桌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