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以舊換舊”將成新風潮

  • 發佈時間:2014-09-17 09:33:3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管理經緯

  □ 王繼波

  “以前都是以舊換新,現在全變成以舊換舊了。”近日,筆者到某煤礦企業區隊發現,那裏的職工都在討論同一個話題。

  隨著煤炭行業形勢的持續惡化,以及企業經營的愈加困難,在保證礦井安全高效、煤炭品質的前提下,降低生産成本就成為企業競爭的殺手锏。因此,相比以前的以舊換新,以舊換舊的性價比會更高。

  那什麼是“以舊換舊”呢?簡單地説,就是將使用過且已損壞的舊材料換取打磨、修理後且能復用的舊材料。其目的就是扭轉單位及個人以往材料消耗觀念,促使其科學管理、合理利用,最終實現降低成本、企業效益最大化。同時,“以舊換舊”必須遵循手續簡便、方便利用、安全高效、提質降耗的原則,其範圍涵蓋所有生産材料,不僅是鑽頭、道釘、螺絲,還包括工具、設備。

  當前形勢下,煤礦企業之所以選擇以舊換舊,大多出於價格的考量。一種情況是企業想買的材料價格過高;另一種情況是企業消耗的材料過多,想臨時使用修復的舊産品,沒必要花那麼多錢;還有一種是企業認為修復後的舊材料的性價比更好一點,其作用發揮和新材料沒什麼兩樣。筆者也認為,雖然同類型新材料和舊材料相比在外觀上存在差異,但其發揮的功能都是一樣的。而且新材料往往單價較高,數量較大。就錨桿來説,一個工作面一個班就要消耗幾十根,按每根30元計算,一月下來,就是數萬元。

  企業對於過高材料成本的心理狀態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成本管理行為的選擇,進而影響了職工對材料消耗的態度。隨著煤炭市場的日趨不景氣,企業消耗材料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弱,職工消耗材料的觀念也相應發生改變,更加關注材料實際使用和重復利用率。

  當前,材料成本管理在企業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材料成本管理在整個企業中佔有著非常特殊的位置,能很好地降低企業的成本。煤礦企業生産大多數的材料都是用於原煤生産、開拓巷道及安全管理。這種生産模式所需要的材料投入十分多,同時,如果沒有管理措施或者管理不當,會造成很大的浪費。為此,推行“以舊換舊”,將改變職工以前大手大腳的材料消費觀念,對遏制職工丟失、浪費行為,增收節支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如何做到“以舊換舊”,筆者認為,一是搞好材料、配件等的綜合治理,加大材料回收的精細化管理力度,實行單耗和材料回收目標管理雙向控制,堅持月度考核、季度兌現、獎罰分明,確保廢舊材料按月按量回收;二是實行“以舊換舊”舊材料預算領用管理,規範領用明細表與實物盤點核對統計表,完善舊材料領用核對制度;三是明確“以舊換舊”舊材料利用要求和考核細則,真正做到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就筆者所在的川煤集團達竹鐵山南煤礦而言,積極應對煤炭市場變化,從全方位加強內部管理著手,強力推行“以舊換舊”制度,有效控制了材料費支出。據介紹,1至8月份,該礦僅廢舊材料回收復用一項就盈利300余萬元。

  一位職工告訴筆者:現在煤炭業行情不景氣,都得過緊日子,所有材料實行定額管理,盡最大可能壓縮成本。各區隊、班組的材料一旦達到規定的數量,礦上規定就不能再發新的。為了不影響正常生産,各區隊抽空安排人員打磨、修復出舊産品,或到礦庫管室“以舊換舊”。

  時代在變,行業形勢在變,煤礦企業的管理理念也必須跟著變。以前“以舊換新”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企業成本管理的需要。筆者斷想,這種“以舊換舊”材料消費模式,必然成為煤礦企業擺脫當前經營困境的另類風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