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17日訊 10月11日,上交所上市委審議公告,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博思創)科創板IPO將於10月17日上會審核。
公開資料顯示,海博思創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領先的電化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提供商,為全球客戶提供全系列儲能系統産品及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443.25萬股,募集資金7.82億元。
深耕儲能領域十餘年,海博思創積累了豐富的儲能系統技術經驗。若能成功上市,不僅能增強企業競爭力、鞏固市場領先優勢,還能更好的服務於國家能源戰略,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
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基於行業快速發展和國家政策支援的背景,和對産業前景的穩定預期,國內外各大鋰電池企業、新能源企業、變流器企業均開始加大對電化學儲能産品的佈局,市場參與者逐漸增多。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市場涉及儲能産業鏈上下游的上市公司已有約400家。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海博思創要憑藉什麼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又如何在行業發展的大潮中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行業規模快速擴張 海博思創如何實現業績爆發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産和消費國,我國儲能行業近年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政策是推動儲能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上半年,新型儲能首次寫入全國人大審議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為産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同時,《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電力市場運作基本規則》以及《關於建立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的通知》等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儲能産業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政策加持下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國已建成投運的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4444萬千瓦/9906萬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40%。儲能行業專家表示,2022年以來,新型儲能行業呈現出爆髮式增長,進入2023年儲能市場持續火熱,主流産品供不應求,頭部企業訂單排隊。預計未來三年市場都將保持高速增長。
在快速發展市場中,眾多企業的競爭局面下,如何取得更大的市場蛋糕,讓企業更加健康並且快速的成長?海博思創給出的方案是跑得更穩更快,同時構築堅實的技術護城河,而護城河的每一次拓寬都是真金白銀投入帶來的技術突破。
海博思創的解題思路與券商分析不謀而合。海通證券徐柏喬指出,儲能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品牌和規模壁壘,同時儲能是電力穩定運作的保障,隨著儲能商業化成熟度的提升,技術與品牌壁壘將明顯提升,龍頭企業有望獲得長期的增長。
海博思創自創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儲能系統的研發與創新。根據招股説明書披露數據,海博思創在2021年至2023年的研發投入逐年增加,分別為5,593.78萬元、9,410.02萬元和17,856.62萬元,研發人員佔比超過30%。
大量資源的投入也換來了海博思創的技術領先優勢行業領先地位。目前,海博思創已經構建涵蓋電池、電力電子、大型積體電路、嵌入式系統、演算法、機械結構和熱力學、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多個技術領域和交叉學科的研發能力體系。
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儲能專用深度定制化晶片等提升儲能系統整體性能等深度定制化方案、從源頭上實現産品本徵安全的半固態安全儲能電池、堪稱新型電網穩定性壓艙石的海博思創構網型高壓級聯儲能系統、新型液冷儲能變流器、AI在儲能系統上的深度應用等一項項技術和産品,無不在持續構建著海博思創的技術壁壘。
根據儲能領跑者聯盟(EESA)統計,2021年度、2022年度中國企業國內儲能系統整合出貨量排行榜以及2023年度中國企業國內直流側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出貨量排行榜中,海博思創連續排名首位。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統計,截至2023年7月,無論是已裝機項目,還是已裝機項目加已簽約項目的總和,海博思創的項目功率規模全球排名均為第五。
領先的技術優勢也讓海博思創業績爆發成為了必然。2020年至2023年,海博思創營業收入分別為3.7億元、8.38億元、26.26億元和69.82億元,四年間年營收暴增近18倍;期間,凈利潤分別為-0.03億元、0.15億元、1.82億元和5.78億元,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行業技術不斷升級 誰能引領儲能3.0時代
中共國家能源局黨組在《求是》雜誌發佈的文章《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中指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提升能源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準,是當前能源發展的核心任務。
不斷推動能源技術創新、産品升級,助力能源産業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高品質發展,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國家對行業發展提出了要求,中國企業也把推動儲能技術進步當成了使命,近年來行業技術顯著進步,儲能電芯容量不斷提升,從280Ah到300+Ah的迭代加速進行。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近30家國內廠商已相繼推出300Ah以上容量的電芯産品,部分企業甚至展開了500Ah+、600Ah+、1000Ah+等更大容量的技術儲備。
同時,隨著電池容量的提升,儲能系統也迎來了新的變革,20尺5MWh液冷儲能系統成為市場主流,液冷方案正逐步替代風冷,成為主流的儲能系統冷卻技術。
“從長遠來看,儲能行業要實現高品質發展,本質上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産業技術不斷升級,推動産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海博思創董事長、總經理張劍輝説。
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相配套的解決方案也在與時俱進。
當前,人工智慧引發産業熱潮,電力市場化改革促進了儲能應用場景的多樣化,如獨立共用儲能電站、充儲一體化等,要求儲能系統更加靈活經濟,投資運營收益持續提升。基於這一背景,AI、大數據分析、智慧運營等技術在儲能領域應用,實現電站管理優化、降本提效、綜合收益最大化,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必須路徑。
行業專家指出,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正成為刻畫儲能系統全生命週期特性的前沿手段,也是推動儲能3.0時代發展的關鍵。
作為行業先行者,海博思創率先佈局儲能系統的全生命週期數智化賦能,大力推進AI、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數智技術的落地應用,運用大儲雲平臺、分佈式雲平臺等全面賦能儲能電站的安全運維。是首批將AI與大數據應用於儲能領域的廠商,實現了AI與儲能深度融合綁定,形成“硬體+軟體+AI大模型”的儲能3.0新格局。
據張劍輝介紹,目前,海博思創已經將整個儲能系統整合和電站運維過程做了數字化模型,進行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管理,實現儲能電站的安全、高效運作。從智慧化等多方面入手,推動前沿科技、先進科技項目快速落地。“單體儲能電站的電量從百MWh邁向GWh時代,對電站整合技術帶來更大的挑戰,海博思創將AI等前沿技術應用到儲能系統,可以真正做到資産和數據的打通,全方位守護電站的安全。”
“強大的數據模型,為電站的安全運維提供了海量的數據基礎。”張劍輝表示,目前,海博思創每天採集數據的電芯超過1000萬顆,測量點超過2500萬個,涉及電、熱、可燃氣體、壓力感測器、系統電力電量,系統能效轉換等數據,綜合評測電站的系統壽命、可靠性、線上小時數等方面,可以真正做到資産和數據的打通,全方位守護電站的安全,從而實現電力資産的交易的最大化。
據了解,海博思創正在加大力度投入晶片研發,這將成為其“儲能+AI”産業升級的重要後盾。
此外,海博思創仍在不斷夯實行業壁壘增強技術護城河。2022年12月由海博思創牽頭,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研究院等10余家儲能領域頂尖研究機構和知名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技術研究型組織(“聯合體”)正式獲批。經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在新型儲能技術研發、産業化應用、産學研深度融合、行業影響力拓展及社會效益提升等多個維度均取得了顯著成就。
2024年9月24日,清華大學(電力國重)-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化學儲能系統構網型關鍵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簡稱“聯合研究中心”或“中心”)正式揭牌。
張劍輝表示,海博思創作為儲能領域的龍頭企業,有責任引領行業向高品質發展邁進,引領行業未來的技術方向。未來雙方將積極合作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的落地,以及前沿科技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為電化學儲能領域創造更大的價值,對行業的發展産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