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大公國際發佈《2015年全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展望》

  • 發佈時間:2015-03-23 10:04:3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網財經3月23日訊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簡稱“大公”)于3月19日發佈了《2015年全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展望》,對全球銀行業年度信用風險發展走勢做出預測。

  大公認為,2015年高負債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狀況仍然較為突出,新興市場國家銀行業信用風險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主要分析如下:

  一、長期寬鬆貨幣政策是全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主要威脅,嚴格監管下的銀行信用風險下降缺乏可持續性。

  2015年全球主要高負債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仍然不同程度地依賴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以維持其信用水準。該政策延緩了私人部門的去杠桿化進程,壓低了信用風險定價,推高了資産價格泡沫,是多國商業銀行資産品質的主要威脅。這一政策實行時間越長,調整代價越大,退出越為困難。2008年信用危機後全球監管的加強雖然降低了危機國銀行業信用風險水準,但是長期低盈利狀況具有不可持續性,能否對主要業務進行重新定價從而滿足股東盈利要求是國際信用危機發生7年後高負債發達國家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課題。

  二、不良資産水準高、盈利疲弱是構成歐盟國家銀行業信用風險的根本性的制約因素,歐元區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治標難治本。

  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盈利疲弱使2015年歐盟銀行業信用狀況堪憂,部分週邊國家正在經歷新一輪流動性危機。經濟增長乏力、資産負債表清理困難,抑制了歐盟銀行業向實體經濟提供信貸的能力,也制約了其自身信用風險的改善。2015年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對改善銀行經營能力産生一定短期效果,但在實體經濟吸納能力不足、經濟復蘇步伐不一致且量化政策可能造成私人部門去杠桿化停滯的情況下,歐洲央行釋放的流動性將會大規模涌入全球資本市場,催生新一輪資産價格泡沫,長期危及銀行業信用水準。屆時,歐洲國家將淪為重災區。

  三、美國銀行業正在啟動新一輪的風險承擔,預示著信用風險水準下降僅是短期的,長期風險特徵並未明顯改變。

  2014年美國銀行業的信用風險水準雖有所改善,但總體風險抵禦能力依然薄弱; 2015年預計改善程度將有所提高。在嚴格的監管要求下,美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出現了較大變化,這是一段時期內信用風險能夠維持穩定水準的主要原因。但在金融危機後更為激烈的行業競爭形勢下,美國銀行業的商業模式抑制了盈利能力,可持續性不足。銀行業新一輪風險承擔正在啟動,長期持續寬鬆貨幣環境會埋下新的信用風險隱患,特別是在住房按揭貸款領域資産證券化規模已恢復至危機前水準,預示著美國銀行的發起-分散經營模式並沒有根本改變。

  四、中國銀行業信用風險呈上升趨勢但程度基本可控,轉型變革的大幕已拉開,未來信用風險管理難度增加。

  2015年隨著對影子銀行的監管繼續強化,中國銀行業流動性風險將呈下降趨勢,然而在企業去杠桿化的宏觀環境下資産品質風險將趨於惡化。此外,由於監管部門對銀行貸款集中領域及早實施了嚴格的宏觀審慎監管措施,銀行風險緩衝空間較大,風險程度基本可控,不會發生系統性危機。以“促進金融競爭,滿足經濟結構轉型需要”為導向的中國銀行體系轉型調整業已啟動,未來信用風險管理難度將不可避免地增大,無疑對銀行業和監管機構提出新的挑戰。

  五、2015年新興經濟體銀行業面臨挑戰增加,信用風險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

  2015年新興經濟體銀行業面臨兩個主要挑戰:一是宏觀經濟放緩;二是全球利率分化引起的國際資本波動加劇。新興經濟體在近年低利率背景下醞釀了不同程度的資産價格泡沫,其銀行資産在快速擴張中也積累了一定程度的信用風險。隨著經濟下行,新興市場國家銀行業資産品質將呈下滑趨勢,流動性風險亦有所上升,但由於監管趨嚴,風險程度總體可控,預測不會出現大面積風險爆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