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瀏覽社會新聞時,偶爾會看到一些客戶因買了假理財而蒙受損失。那麼,理財産品有假的嗎?普通人又該如何鑒別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假理財的慣用套路。
假理財慣用套路有哪些?
<套路一 虛假宣傳>
通常以“保本保息”作為宣傳點,自稱理財産品,例如曾經風行一時的P2P産品,其實背後風險很大。不少平臺“暴富”後要麼關門跑路,要麼資金兌付出現問題,最終由投資者承擔損失。
<套路二 非單陷阱>
投資者購買的産品不是銀行或理財子公司發售的理財産品,而是由不知名或規模較小的公司發售、對接項目風險較高的産品。這類“飛單”承諾的收益率非常高,但産品不能按期兌付收益,甚至可能出現本金虧損。
<套路三 龐氏騙局>
違法製作一款假的“理財産品”,要以超高的投資收益率眼引投資者,而所謂“收益”都是來自新加入者的錢,以誘惑更多人上當。在獲取害戶信任之後,這類假理財會逐漸停止收益兌付,最後直接卷錢“跑路”,溜之大吉。
如何避免“上套”?
1 看産品收益率
理財産品如果收益率特別高,還打著“VIP”、“內部定向供給”等旗號的各頭,就務必多留個心眼。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在2018年“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提醒投資者:“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産品和投資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
2 在正規渠道購買理財産品
根據監管要求,通過線下網點“面對面”購買理財産品時,整個交易過程都會自動錄音、錄影。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大家在網點購買的時候可以請理財經理展示一下錄音和錄影。另外要記住兩點:1、不要在指定網點之外簽訂紙質的理財産品投資協議;2、不要把資金私下轉給理財經理委託投資或進行其他類似操作,避免將來産生不必要的糾紛。
3 查“産品登記編碼”
按照監管的要求,所有在售的理財産品在銷售前必須完成監管報備。在理財産品説明書中也會標明産品的登記編碼,也常被稱為“中債編碼”,大家可以通過“中國理財網”查驗真偽。“中債”是“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簡稱,而“中國理財網”則隸屬於中債旗下的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限公司,是銀保監會指定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産品資訊查詢網站。具體查詢方法為登錄“中國理財網” ,在首頁“鑒別産品真偽”的方框裏輸入理財産品的中債編碼,並點擊快速查詢按鈕。(注:中債編碼格式為“C/Z+13位數字” ,C開頭為銀行資管部發行的理財産品,Z開頭為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産品)。例如:輸入“Z7006922000063”,會顯示出“浦銀理財季季鑫定開5號理財産品”;進一步點擊還可以查看産品運作模式、期限類型、募集方式、風險等級等要素。投資者可以將查詢到的資訊和産品説明書進行對比,看著兩者是否一致。如果查不到中債編碼資訊或者多項要素都對不上,那就是假理財産品無疑,千萬不要購買哦!
金融騙局花樣多,但百變不離其宗。在購買理財産品時,幹萬不要被所謂的“高收益”衝昏了頭,要冷靜分析,見招拆招,讓各種金融詐騙和不斷變異的龐氏騙局無所遁形。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