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歲末,“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關於非遺,有很多數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56名,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項目10萬餘項……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生動的人。2025年伊始,尋找他們,走近他們,打卡中國非遺地圖,青年在路上。
---------------
安徽
漆器有無限可能,年輕人也是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蔣繼璇記者蔣肖斌
裱布、刮灰、彩繪鑲嵌、髹漆……冬日暖陽下,范雪歌正在忙前忙後打磨漆器作品,經過幾十道工序、大半年時間,她的一件作品才能面世。
作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徽州漆器髹飾技藝的傳承人,雖然是個90後,但范雪歌與漆器已是十幾年的“老朋友”了。父親范福安是這項非遺的安徽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耳濡目染下,她打小就對漆器、漆畫充滿興趣。
“那時就是做著玩兒,沒想過要以這個作為事業。”范雪歌笑著回憶,很長一段時間裏,她都只把做漆器當作興趣愛好,“就像上興趣班一樣”。上大學時,她也選擇了與之毫不相干的小語種專業。但2015年發生的一件事,讓她改變了人生軌跡。
那一年是中國和丹麥建交65週年,范福安受邀創作兩幅漆畫肖像作品,作為國禮贈送給丹麥王室。兩幅作品華美精緻、韻色皆備,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但因日夜辛勞,范福安病倒了,經過長時間休養才漸漸好轉。
“當初看到父親創作的那兩幅漆畫作品時,我被徹底震撼。”范雪歌現在還能記起畫作揭幕時的那份驚艷。與之相隨的,是對父親的心疼。而被女兒悉心照料的范福安,也在康復後刻畫了一幅女兒專屬的肖像漆畫。
無言的愛流淌在父女之間。那一年,23歲的范雪歌下定決心,正式向父親學習徽州漆器髹飾技藝。
“自打開始傳承這門技藝,我對父親的稱呼就變為‘老師’了。”范雪歌説。甚至兩人在合作時,外人完全看不出他們是父女。范福安對女兒的要求十分嚴格,有時指導起來不留情面。而范雪歌即使偶爾有委屈的情緒,也從不鬆懈對自己的要求,“我從來沒想過放棄。我對漆器的熱愛一直在升溫”。
范雪歌進步飛快。2016年,范雪歌被認定為徽州漆器髹飾技藝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她的多個漆器、漆畫作品廣受好評,其中不少是以徽州當地文化及古民居為主題創作的。在這個過程中,范雪歌扎紮實實打牢了基本功,“我覺得創新必須有足夠的積累,因此我的作品都會做得寫實一些”。
在此基礎上,她在作品中加入了不少屬於年輕人的創意和靈感。她曾與范福安合作共制一隻漆瓶,在接近尾聲時,總覺得漆瓶的花紋過於傳統,好像少了點兒什麼。趁父親外出授課,范雪歌大膽落實自己的想法,“我想通過調整它的肌理,表現一種有秩序的浪漫和自由,既要有一定的規律,色彩又要豐富”。製作完成後,這只漆瓶很快被人收藏,這給了她很大信心。
現在,范雪歌在創作漆器和漆畫的同時,也設計製作漆器首飾和文創,這些作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范雪歌還在安徽省池州學院藝術與教育學院任教,她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年輕人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我不會制止,他們的很多創意反而會激發我的靈感。”在范雪歌看來,年輕人的作品要體現自己的藝術語言、審美情趣,而不是一味地模倣傳統技法。
“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只有滿足人們的需求,非遺作品才會被人接受、被推廣。”為此,范雪歌作了諸多嘗試。她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推出漆器製作體驗課程,“製作漆器的過程其實很療愈,很多年輕人在體驗課程中好幾個小時不碰一下手機”。
未來,她希望能為徽州漆器髹飾技藝創造更多使用場景,“比如我們國産電動汽車車鑰匙的設計,就可以和漆器技藝相結合,既美觀又有國風韻味”。在她眼中,人具有無限的可能,漆器也是。
---------------
重慶
她準備用一生演繹“大豆魔法”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怡蒙記者蔣肖斌
“豆豉的製作過程是有溫度的,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本身就是活的。我把豆豉視作有生命的東西,當成孩子來呵護。”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永川豆豉釀製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曾凡玉認真地説。
1990年,24歲的曾凡玉從西南農業大學食品係農産品儲藏與加工專業畢業,機緣巧合參觀了永川醬園廠(現為永川豆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廠裏安排了工作人員帶我們到車間看,一進去,濃烈的醬香味兒就撲面而來,我當時就來了興趣。”
“我是永川本地人,小時候家裏人就做過豆豉。”曾凡玉介紹,炒回鍋肉、豆豉魚、豆豉手抓排骨……永川豆豉是許多川菜的靈魂。
豆豉是中國的四大發酵制豆製品之一,歷史悠久,分為毛霉型、曲霉型、細菌型,有300多年曆史的永川豆豉就屬於毛霉型。2008年,“永川豆豉釀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永川豆豉一般以黃豆作原料,要經歷選料、浸泡、蒸煮、攤涼、制曲、拌和、發酵等多重工序。僅入壇發酵就需要10個月到1年,待發酵成熟符合要求了,才能進行後面的調味等加工。
曾凡玉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些工序每一步都有注意事項,如蒸煮時,沒有蒸熟,制曲會很困難,蒸過了,豆子顆粒又不成型;攤涼時,要注意攤得均勻,避免堆積;拌和時,沒有拌均勻,鹽多的部分會太鹹,鹽少或沒有鹽的部分,原料就要變酸變臭;制曲最要認真仔細,溫度高低都要把控好,其他雜菌、微生物在此過程中有很大概率“乘虛而入”……
“我們那個時候,製作永川豆豉還是很辛苦的,都是晚上來進行浸泡,需要在午夜12點左右,冬季天氣非常寒冷,很多人不太吃得消。”曾凡玉説。
多年與豆豉打交道,曾凡玉能夠靈活、適時地把握、調整每一步工序和單獨工序內的不同階段。她將其總結歸納,製成豆豉生産標準和工藝流程。生黃豆在她手下魔法般地蛻變,成為黑亮鮮香、畫龍點睛的烹飪寶藏。
隨著科技進步,豆豉的生産逐漸走向了自動化、封閉式、流水線作業。“這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曾凡玉説。同時,她也在不斷研究改進豆豉生産工藝。“我們採用‘混搭’工藝,制曲環節,可以使用傳統的,也可使用複合菌種——保留傳統的菌種,再加部分新的菌種。後期發酵環節利用新技術節約能源,控制溫度,減少發酵時間。”
“大豆魔法”還在繼續衍生。“我們做了很多新産品,比如可以和其他輔料搭配,調理豆豉的風味,有了辣椒豆豉、牛肉豆豉。”曾凡玉説,“豆豉將與我的一生息息相關。”
---------------
遼寧
“打撈”消失300年的遼瓷技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
對青年傳承人孫天舒來説,對陶瓷的喜愛是刻在DNA裏的。小時候,母親喜歡用陶瓷來裝飾房間,每當母親帶回一個新瓷器,她就會覺得家裏煥然一新。這些瓷器在裝點生活的同時,也在她的心裏種下了好奇和嚮往的種子。
上大學時,孫天舒得知學校竟然有陶瓷專業,感到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一下子打開了。她開始旁聽陶瓷相關課程,並且一直在思考:“我的家鄉曾經有著怎樣燦爛的陶瓷文明?該怎樣來傳承?”2011年,大學本科畢業後,她考取了瀋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陶瓷藝術設計方向關濤教授的研究生。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在讀研時,孫天舒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遼瓷研究第一人”關寶琮。關寶琮非常欣賞眼前這個小姑娘,她對於陶瓷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打動了老先生。關寶琮研究遼瓷已有60年之久,他的夢想就是能夠將這門消失近300年的技藝從歷史中“打撈”出來,將其恢復、傳承和創新。
尋找一個傳承人,是長久以來盤旋在老爺子心裏的念頭。於是,他在有意無意中,時不時地向孫天舒聊起遼瓷,向她講述遼瓷的歷史、工藝特色和藝術價值。當老先生最終表達出自己的心願時,孫天舒感到“被幸福擊中”,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孫天舒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遼瓷是遼代陶瓷的簡稱,始於西元10世紀的遼王朝,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在傳承唐朝傳統技術、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區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創造出的陶瓷藝術,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遊牧民族風格。其中,三彩器是遼瓷中獨具特色的一種,“器物扁身,裝飾用刀不用筆,有黃、綠、赭3個顏色”。
當時,關寶琮對於遼瓷裝飾工藝的研究已經比較深入,但對於遼瓷的燒制技法仍在探索。這份重任就落在了孫天舒的肩上,但在資料相當有限的條件下,恢復遼瓷技藝困難重重。孫天舒只能採用最“笨”的辦法,整日與泥料為伍,在“暴土揚長”的窯廠裏一次次嘗試,一度一度地調整火候溫度、一點一點地調製材料配比。
回憶這段往事時,孫天舒用“不知者無畏”來形容當時的自己。在經過上百次的實驗後,她終於燒制出了色彩、密度、手感、音感均與出土的遼瓷文物相一致的瓷器,就此解開了遼瓷的“密碼”。2017年,遼三彩燒造技藝成為瀋陽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她自己也被認定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關寶琮一直教導她,遼瓷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創新,要創作出有時代特徵的、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孫天舒也認為,自己的責任不僅是讓遼瓷燒造技藝“重生”,更是讓這門技藝繼續創新和發展,讓遼瓷文化和藝術得以弘揚。
2015年,孫天舒創辦了遼寧省龍呈文化創意産業園,研發了200餘款遼瓷創新産品,包括日用瓷、藝術瓷、文創用瓷3種類型,部分産品還入選“國禮”,走向世界。2024年6月,她創作的遼瓷作品在遼寧大連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亮相,10月又走進巴黎盧浮宮,成為中法國際藝術交流展上的參展作品。
雖然已經走上了“高大上”的路線,但孫天舒仍然心繫家鄉。她説:“帶動更多的人致富,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創業成功。”
孫天舒摸索出了一套較為簡單易學的技術,在龍呈文化創意産業園所在地——瀋陽市渾南區東湖街道古城子村,開設了公益制瓷培訓班,免費向當地村民提供場地,發放材料和工具,並負責收購他們製作的半成品,用這種方式為農村青年提供就業機會。她還通過青創聯盟組織聯繫到有需要的創業者,先後開辦了50余次制瓷培訓班,為600多名農村青年提供了創業和就業崗位。
談及今後的打算,孫天舒説,樹立遼瓷産品標桿和推廣遼瓷文化藝術教育是她最看重的兩件事。在産品上要“立高度”,讓遼瓷走向更大的國際舞臺;在教育上要“做廣度”,開發青少年研學課程、擴大研學規模,讓遼瓷文化在更多青少年心裏紮根、開花。
---------------
江西
刻木生花,“雕”出非遺新風貌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蔣繼璇記者蔣肖斌
冬日,江西省撫州市文昌裏歷史文化街區,遊客的熱情並未因寒冷消減,青石板鋪就的小巷蜿蜒曲折,引著行人穿梭于古香古色的建築之間。在一家木雕工作室前,不少人駐足探頭,年輕的匠人坐在工作臺前,靈活地轉動著刻刀,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從他手中誕生。
這是撫州木質浮雕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許彬凱和他的工作室。傳承木雕技藝20余載,許彬凱以木為紙,以刀為筆,將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細膩鐫刻于歲月紋理中,也鐫刻著自己的人生。
35歲的許彬凱出身於撫州一個木匠世家,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自己的老家秋溪鎮被稱為“建築之鄉”,“當年鎮上兩萬多人,7000-8000人都從事跟建築相關的行業”。他的爺爺也是一名老木匠,做了60多年,帶出了很多徒弟。
小時候的許彬凱就愛搗鼓木頭,“那時家裏什麼都缺,就不缺木頭和工具”。那個年代的小孩沒什麼玩具,他就自己做陀螺、彈弓。一來二去,他對木頭的興趣濃厚起來。14歲時,許彬凱的爺爺帶著他到浙江拜師學藝,學習多種木雕技法,就這樣邊學邊做了十幾年。29歲時,他回到家鄉創業,開了木雕工作室。
“以前在外拜師學藝時,就是幫別人雕刻,別人拿什麼,我就做什麼,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回到家鄉後,慢慢看得多了,見識得也多了,就開始有些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許彬凱説,改變始於2020年。
那年5月,“文化的力量——文化強省系列文化活動”即將在撫州文昌裏舉辦,他得到機會為這次活動設計一對木雕吉祥物“戲寶”和“夢娃”,用木雕技藝展現卡通形象。作品後來進入撫州市旅遊商品大賽的前10名,又在山東青島的國際版權交易博覽會上獲得金獎,還實現了量産。這給第一次用木雕做文創的許彬凱帶來極大的鼓勵。
事實上,在嘗試創新前,許彬凱也曾比較“保守”。“戲寶”和“夢娃”大獲成功後,他上初中的女兒和讀小學的兒子也很喜歡,他意識到,現在的孩子喜歡動畫片裏的人物。“他們好像叫什麼‘二次元’。”許彬凱笑著説,“時代變了,你做的東西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觀,年輕人就不會為它買單。”後來,他開始嘗試做些其他類型的作品,比如動漫卡通中的人物,“這種小東西的市場經行銷售額,已經連續兩年佔到我們總額的近35%了”。
作為青年一代的非遺傳承人,許彬凱認為他們應開闢兩條“賽道”——守正與創新。“傳統的技藝,我們還是要傳承好,把內功修煉好,把基礎打牢才能厚積薄發;此外還要大力創新,特別是向年輕化方向創新。”
對於非遺項目的傳承與保護,在許彬凱眼中,最重要的還是“人”。許彬凱是撫州市臨川區第六屆政協委員,每年他都會提出相關建議,給傳承人一定的傳承經費及相關幫扶待遇,提升傳承人的生活保障。同時他也與團組織合作,讓免費的木雕非遺體驗課進校園。年輕一代的學生自己動手來設計製作書籤、髮簪、筷子等,由此沉浸式體驗到非遺並不是遙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而是觸手可及、融入生活的。
關於未來,許彬凱還有一個心願:在10年之內,創辦一個撫州木雕非遺藝術館。“那時我就可以自豪地對別人講,撫州木質浮雕這項技藝,我傳承得很好、我的家族傳承得很好、我們撫州非遺人傳承得很好,這是值得大家驕傲的事情!”
---------------
陜西
唱紅“陜北説書”的他有了00後徒弟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怡蒙記者蔣肖斌
“頭枕黃河面朝天,陜北的水來陜北的山……一嗓子吼了五千年……”這是陜北説書《刮大風》開場的唱詞。2024年8月以來,因為《黑神話:悟空》的爆火,為遊戲中無頭僧配音的陜北説書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陜西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熊竹英,一次又一次登臺,為觀眾現場表演。
熊竹英在《黑神話:悟空》交響音樂會表演《黃風起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陜北説書,一曲成名天下聞。
1975年,熊竹英出生在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現為橫山區——記者注),這裡是陜北説書的主要發源地,從小耳濡目染使他對陜北説書很感興趣。17歲時的熊竹英生活艱苦,營養不良,比同齡人更瘦小,父母合計著讓他去學藝謀生。恰好有一個同鄉正跟著當時頗有知名度、人稱“賀四”的説書藝人賀連善做徒弟。聯繫後對方表示願意收徒,熊竹英就此成為説書“練習生”。
熊竹英回憶,在那段吹著風沙到處露天表演的日子裏,他大部分時間還是以觀看學習師傅表演為主,跟著打鑼,後來慢慢再加上吹笛子、拉二胡。第一次登臺,是師傅“強迫”他獨立演出,他只敢把視線投向沒人的地方,強撐著説完十幾分鐘,立刻就溜下了臺。
1994年,熊竹英終於學成,和師兄搭班,四處接活。這年冬天,在一位僱主家,師兄連軸轉累倒了嗓,原本只是彈三弦配合的熊竹英不得不上臺救場,沒想到大獲成功,從那時起,他才真正敢登臺説書。
2006年,陜北説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橫山縣招聘特殊藝術人才,熊竹英考入縣文化館。從此,他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演出機會也越來越多,積極參加各種文化交流,與遊戲、動畫,以及其他民俗曲藝尋找合作機會。
《黑神話:悟空》火了後,《黃風起兮》受到網友熱捧,人人傳唱,稱之為“中式Rap”。熊竹英的觀眾從白髮蒼蒼的搖扇老人,變成了揮舞著熒光棒的年輕人。
年輕網友對《黃風起兮》的表演最集中的評價就是“有被夾雜著黃沙的大風吹在臉上的蒼涼實感”;還有許多網友去搜索了其他陜北説書的表演視頻,“才發現了這樣深深紮根大地的、兼具鄉土的現實性和文藝的創造性的寶藏”。
近10年來,熊竹英也在不計回報地吸引青年傳承這項技藝。他和家鄉的中學合作,組織課外拓展活動,還收熱愛説書的青年為徒。21歲的陜西榆林人張程鑫是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也是熊竹英的一名00後徒弟。
10歲時,張程鑫在爺爺家的錄音機旁第一次聽到説書,“倒不是真聽懂了,而是被擊中了基因裏的審美點——就像黑神話火了,很多網友第一次聽也不知所云,但是就覺得很上頭”。隨著年齡增長,他開始能聽懂內容,“更加了解了其中包含的藝術底蘊和人文特色,從上頭到走心”。
高考結束後,張程鑫通過網際網路找到熊竹英,私信表達拜師願望。熊竹英此前遇到的年輕人,拜師大多是想以此作為謀生手段,文化課成績優異、單純熱愛説書的張程鑫讓他驚訝之餘更被深深打動。張程鑫憑著韌性和聰明,幾個月裏就掌握了基本的説書技能。此後幾年,張程鑫就趁寒暑假去拜訪熊竹英求教。
談到未來,張程鑫認為,機遇和挑戰並存,“這一波流量終會過去,陜北説書作為一種地方性的傳統曲藝,其傳承一直都有不小的挑戰,將來也會有”;但如今網際網路發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傳播效率。
張程鑫即將深造,攻讀語言學碩士,而陜北地區方言的精華集中在陜北説書藝術中,這份熱愛和他的專業之間有著互相推動的作用力。他希望能做出更多的研究,緊跟浪潮,為陜北説書的傳承貢獻力量。
---------------
黑龍江
把冰雕琢成青銅器,把“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黃丹瑋
瑞雪初落,寒酥滿枝,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鑫作為一名冰雕師,又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近年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火爆全網,園區裏一些頗具人氣的冰雕作品,都出自與張鑫一樣擁有冰雪情懷的藝術家之手。新一輪旅遊旺季來臨,他們再度啟程,為天南海北的遊客編織冰雪綺夢。
入冬以來,晚上10點後的哈爾濱,氣溫常常驟降至零下15攝氏度以下,這正是張鑫最享受的創作時刻。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天寒地凍,萬籟俱寂,凝心聚神去感受刀鏟與冰面的碰撞,聽那吱吱嘎嘎的聲響,仿佛冰塊正在與人對話。
作為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冰雪雕技藝也被稱為“遺憾的藝術”。在張鑫眼中,冰雕最美的瞬間總是稍縱即逝,即便在東北地區,最佳觀賞期也不超過4個月,“這是大自然啟示我們,要敬畏自然,學會珍惜”。
冰雪雕技藝從千年前走來,凝聚著東北人民的生活智慧與審美意趣,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領略到它的魅力。張鑫介紹,近兩年冬天,哈爾濱師範大學冰雪藝術研學基地幾乎每天爆滿,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都競相體驗冰雪雕塑的樂趣。長期在凜冽極寒中堅守卻鮮為人知的冰雕師,也迎來了他們的高光時刻。
“曾經一到冬天,東北人就躲進屋子裏‘貓冬’。冰天雪地半年閒,冰和雪仿佛成了經濟發展的桎梏。”張鑫感慨。如今,東北人搶抓後冬奧時代機遇,把“冷資源”變成了“熱經濟”,而冰雕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東北文化符號,也有力推動了冰雪旅遊的飛速發展,讓更多人感受到“嬉冬”的快樂。
過去幾個月,張鑫一直在思考,冰雕聲名大噪後,如何守正創新,給遊客帶來更多驚喜。他記得,2024年1月,有個巨龍冰雕被小朋友不慎掰掉牙齒,90後冰雕師陳榮欣前去修補,給冰龍“鑲”上新牙。這一場景,被遊客拍下視頻發佈至網路後走紅。“本以為只是例行維護工作,沒想到上了熱搜。”這讓張鑫感到驚訝。
他從中發現,大眾對冰雪雕技藝的好奇心已逐漸被點燃,而那些飽含人文情懷並適宜拍照打卡的冰雕作品,往往更受遊客青睞。張鑫還觀察到,“非遺+”的跨界合作也正在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冰雕燈等文創産品,不但能將美景“打包”至更遠的地方,還助推了非遺以多元姿態融入當地文旅産業的蓬勃浪潮。
張鑫和團隊正結合時下文博熱,用天然有色冰來雕琢青銅器與玉璧。不久,遊客就能在冰天雪地中與這些“文物”來場奇妙邂逅。“冰雪是自然的禮物,冰雕藝術則是文化的使者。”張鑫期待,深挖文化富礦,以自然為媒,以冰雪點題,讓非遺在創造創新中煥發活力。
---------------
河南
90後女傳人掀起“雲端”太極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黃丹瑋
在群山之巔,在冰川之下,在日出江邊,在老街巷裏……一名身著白色太極服的女子,隨著國風音樂,拳起風生,步落雲動。網友們紛紛涌進評論區留言:“女俠好酷好颯!簡直武俠小説照進現實!”
視頻裏的90後女生,是陳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李靈慧。她的故鄉河南省溫縣陳家溝,素有“太極之鄉”的美譽。當地人常説,“喝了陳溝水,都會翹翹腿”。李靈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這兒,大街上的小朋友説不定就是隱藏的“武林高手”。
成長于太極拳世家,從小背拳譜長大,但兒時的李靈慧滿心疑惑:這看起來慢悠悠、軟綿綿的功夫,似乎一點兒也不能打,有什麼好學的?直到有一天,身為國家一級拳師的母親陳春愛對她説:“來,和我過幾招。”李靈慧擺好招式,蓄勢待發,沒想到母親巧勁一齣,她就被甩飛了出去。
“誰説太極不能打的,我就是被‘打’服後,徹底愛上了太極拳。”李靈慧打趣道。隨著年齡增長,她逐漸明白太極拳的深厚智慧——蓄涵能量,剛柔並濟,不顯山不露水,暗藏千鈞之力。她也慢慢發現,太極拳的哲學思想能貫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日常和面,也得把勁兒沉下來、穩下來,面才會和得更勁道”。
2020年,中國申報的“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兩年後,李靈慧辭去大學教師的工作,創建自媒體賬號,投身太極拳文化宣傳。起初,村裏不少長輩都不解,“一天到晚拿著手機和自拍桿,能成什麼事業”。但李靈慧認為,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借助新媒體平臺,讓非遺更具傳播力。
如今,太極拳的攻防意義被逐漸淡化,而其修身養性的價值日益凸顯。為了讓大家直觀感受太極拳“身心和諧、天人合一”的意蘊,李靈慧常帶著拍攝器材,前往山川湖海等氣勢宏大的開闊場景裏打太極。鏡頭裏,她的身心仿佛與天地共舞,靜謐自然與靈動姿態相互映襯,讓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那份暢快。李靈慧還大膽創新,將太極拳融入街舞、説唱等元素,令網友看後驚呼:原來太極還能這麼酷!
“當前,社會節奏快,人們對於放鬆身心、療愈自我的需求也愈發強烈。”李靈慧認為,應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捕捉社會情緒,借助太極文化的智慧為大家紓解困惑,讓非遺與現實生活産生更緊密的聯繫。她以自己為例,“每當心煩意亂時,就停下手中事務,打上一段太極拳,馬上能恢復平靜”。
如今,李靈慧全網粉絲超60萬人,其中00後佔比近10%。這些“血脈覺醒”的年輕人,競相學起了太極拳。外出拍攝時,還有外國遊客興奮地跟著她比畫“Chinese Kungfu”。未來,李靈慧想幫助更多老拳師借助網際網路傳承非遺,“團結互助也是中華武術的品格之一,希望聚眾人之力,共用太極與健康”。
---------------
新疆
哈密“繡郞”帶著繡娘團隊走上致富路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怡蒙記者蔣肖斌
來自新疆哈密的維吾爾族刺繡傳承人卡德爾·熱合曼,熱情地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他手邊的維吾爾族刺繡産品。
“先畫圖樣,畫完後剪出來貼到布上,照著繡。大概一個禮拜才能繡出來一個花帽。純手工的,機器用不了。”卡德爾説。他又演示了如何用硬牛皮紙把布料撐開、定型,“成型以後,安上花邊,一個帽子就做出來了”。2007年,他第一次完整製成的刺繡作品就是一頂花帽。
哈密曾是絲綢之路重鎮,長久地浸潤在文明的交匯處。我們今天看到的哈密維吾爾族刺繡就是歷史文化的結晶。這裡的刺繡以從大自然中提取的紋樣和幾何紋樣為主,最常見的是花草,有牡丹、佛手、蓮花、忍冬、蘭草、靈芝、石榴等,還有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動物。卡德爾在設計圖樣時,就很青睞牡丹、佛手、荷花。
2008年,由哈密地區申報的維吾爾族刺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卡德爾的10幅刺繡作品在哈密市文化館舉辦的一次民間藝術展上展出,得到了當地專家的肯定。
2016年,傳統工藝工作站在哈密成立,包括卡德爾在內的哈密市300多位刺繡師被派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廣州大學等高等院校深造。在此前,卡德爾是村裏第一個“繡郎”,鄉鄰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還曾因為傳統觀念,戲謔他整天拿著繡花針。
通過傳統工藝工作站,一家文化公司看中了卡德爾的刺繡作品,以10萬元的年薪聘請卡德爾擔任首席設計師。公司每個月都會給他傳來新的訂單,接單後,卡德爾把訂單分發給他帶領的、從五六個人發展到100多人的繡娘團隊,讓這些繡娘足不出戶,就可以靠刺繡增收。她們的作品被發往新疆多個景區,作為紀念品、伴手禮向遊客出售。
截至2024年年底,卡德爾的繡娘團隊接到的訂單涵蓋手機殼、筆電、玩偶、冰箱貼、胸針等700多種産品,訂單額累計超過100萬元。
---------------
浙江
這個00後要做木活字印刷技術的青春“話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
在2024歲末的“青年文化跨年夜”中,來自中國木活字印刷展示館的00後講師潘昱丞,向觀眾展示了一份溫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一張婚書,這是潘昱丞團隊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木活字印刷技術製作的文創品。
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潘昱丞謙虛地説,自己資歷尚淺,只是一個“青年傳播者”。
潘昱丞與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結緣,始於父親的“引薦”。木活字印刷技術是浙江省瑞安市東源村的一張名片,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10年,中國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儘管如此,公眾對它的認知度依然不高。
出於保護和推廣這項非遺的迫切願望,潘昱丞的父親潘勝南于2019年從瑞安市區來到東源村,成為位於村中的中國木活字印刷展示館的館長。在父親的影響下,正在寧波讀大學的潘昱丞也開始接觸這門技藝,並且對其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與多位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傳承人接觸後,潘昱丞意識到,這項非遺之所以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其中一大原因是缺少向外傳播的“話筒”。身為瑞安人的他産生了一種使命感,大學畢業後,立刻回到家鄉,做起了那個傳播木活字印刷技術的“話筒”。
潘昱丞跟隨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院長吳小淮,系統學習了木活字印刷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又拜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魁兆為師,研習技藝。
潘昱丞介紹,木活字印刷技術包括書寫、鐫刻、撿字和印刷等一系列工序,難度很大。比如書寫,要寫老宋体的反字,以前要求很嚴格,要用毛筆在長寬約一釐米的小木塊上寫,還要寫得漂亮;現在為了方便上手,毛筆改成了水筆,同時採用“以畫代寫”的方式,把反字“畫”出來,已然輕鬆了許多。
撿字聽來簡單,卻並非易事。要迅速地在上萬個字塊中把所需要的字挑出來,就必須從熟記“撿字詩”開始。“撿字詩”有32句160個字,用來幫助記憶不同偏旁部首的字塊在字庫裏的排列位置。“撿字詩”要用瑞安方言記誦,開頭一句是“君王立殿堂”,就是説第一列是“君”字旁的字,例如“群”“裙”,都要在這一列裏找。
“師傅找一個字只需要兩三秒,而我大概要1分鐘。”潘昱丞感慨道,“木活字印刷技術想要做得好,沒有10年功夫是下不來的。”
潘昱丞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當地的木活字印刷技術是專門為修印宗譜而延續下來的一門技術,最早從福建傳入,之所以能在東源紮根並傳承至今,與溫州濃厚的宗族文化有很大關係。
溫州的大家族每隔15-20年就要重修一次宗譜,他們通常會請修譜先生一家老小帶上木活字,入住家中,一待就是半個月,直到宗譜重新修印完成。然而,隨著鉛活字印刷術的普及,特別是電腦軟體的出現,木活字印刷技術也逐漸沒落,甚至一度面臨消亡的危機。
來到中國木活字印刷展示館工作後,潘昱丞愈發感到了肩上的責任:“我要讓木活字印刷術不只存在於課本中,而是走入大眾生活。”
於是,他和團隊一邊開發木活字研學課程,舉辦研學活動,向更多人宣傳這項非遺,講述它前世今生的故事;一邊將東源村的木活字傳承人集聚起來,開發和製作木活字印刷術的文創作品,讓木活字印刷技術在更廣泛的場景裏被應用,為尋常生活增添趣味。
在團隊的努力下,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館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熱愛傳統文化的遊客。自2020年起,溫州大學已連續4年使用木活字印刷技術來印製錄取通知書。團隊設計的婚書因為新穎獨特,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受當下年輕人喜愛。
潘昱丞透露,接下來,他計劃在更多新媒體平臺開設賬號,講述木活字印刷技術的歷史和傳承人的故事,並通過線上渠道讓東源村的傳承人們獲得更多收入。
---------------
雲南
誰説彝繡老土,如今遠銷海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黃丹瑋
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流傳著“彝家兒女會拿筷子就會繡花”之説。自打記事起,當地00後女生陳海燕就喜歡看外婆和母親做彝繡。看她們的手指輕舞翩躚,引著飛針在繡布間穿梭走線,隨著針腳起起落落,山川日月、花鳥走獸便躍然眼前。
一針一線一布,究竟能幻化出多少形態?12歲那年,陳海燕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她接過母親的繡針,成為家中第六代繡娘。
彝繡是極其考驗耐心和毅力的藝術。初學時,年紀尚小的陳海燕總是靜不下、坐不住。每繡10分鐘,心思就被別的事物牽引過去。後來,她索性將手機扔在一旁,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繡就是一下午。
不知不覺間,陳海燕已能沉浸其中,外界似乎安靜到只有呼吸聲。回過神來,夕陽已挂在山頭,一朵紅燦燦的馬櫻花,繡成了。“那是第一次體會到‘忘我’是什麼感覺。”陳海燕認真地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説。
2014年,彝族服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陳海燕的母親丁蘭英也被命名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在地方政府的支援下成立了“七彩彝繡”工坊,帶動更多人靠手藝在家門口就業。
當時,機器批量製衣技術已給傳統手工服飾行業帶來衝擊,也讓不少手藝人陷入迷茫。丁蘭英卻不慌,她給女兒解釋,彝繡共有72種針法,其中14種是機器無法模倣和代替的,這也正是手工傳承的意義。
2022年大學畢業後,陳海燕回到大山裏,想用更年輕化的方式傳承彝繡。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坦言,彝繡曾是大眾眼裏“老土”的代名詞,市面上部分機器生産的彝繡産品同質化嚴重、價格低廉。那年她決定,要跳出傳統框架,突破地域圈層,“讓大家看到彝繡更多的可能性”。
陳海燕觀察到,有年輕網民反映,彝繡雖好看,但顏色和圖案不夠日常,“只能買回家紀念收藏,而穿戴在身上,出門有點難為情”。於是,她帶領“七彩彝繡”工坊的繡工們,嘗試降低傳統彝繡較高的色彩飽和度,並把具象寫實的紋樣調整為柔和寫意的圖案,讓産品的整體調性更易於融入日常。
外界對陳海燕的努力給出了積極回應。2023年,她設計繡制的《山紋》筆電和立體花刺繡斜挎包被大理大學收藏,還有一款彝繡布袋成為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的新春禮包。同年,在東南大學的幫助下,工坊結合敦煌莫高窟元素,繡制“敦煌彝音”“敦煌彝彩”等系列作品,讓彝繡穿過千年時光,煥發出新的活力。作品在南京金陵美術館展出時,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在陳海燕的推動下,工坊還與國際知名品牌聯名合作,通過刺繡、貼布、印染等方式,研發200餘款服飾,徹底顛覆了公眾對於彝繡“老土”的刻板印象。2024年,聯名服飾銷售額超400萬元,其中10%銷往海外。
繡工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一些曾經無經濟來源的人,如今一個月也能賺到4000元。在陳海燕看來,彝繡源起于大山的萬物生靈,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又以新的方式反哺著這片土地。
近年來,由工坊研製的彝族服飾還陸續登上米蘭時裝周等國際舞臺,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最炫民族風”,跑出了品牌化、市場化、特色化的“加速度”。如今,這項指尖藝術實現了“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秀場變市場”的華麗蝶變。
陳海燕透露,目前,工坊已陸續收到來自法國、日本、越南等多個國家的訂單。一些海外賣家甚至特意囑咐,要求保留彝繡的傳統樣貌,不要追隨潮流對款式進行更改。2024年,一名巴黎餐館老闆批量購買了彝繡桌布和杯墊,他對陳海燕説:“謝謝這些張揚大膽的圖案與色彩,讓餐館看上去充滿了生命力。”
工坊裏有些年紀稍長的繡工,從未走出過雲南大山,但他們的彝繡作品早已邁出國門,奔向遼闊的世界。談及未來的彝繡“出海”規劃,陳海燕信心滿滿。這位楚雄南華縣最年輕的彝族服飾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很堅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相信彝繡一定能在國際舞臺迸發更璀璨的光彩”。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