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走進中國鄉村)楊氏彩塑:雕琢之間“揉”進歲月精華

發佈時間:2024-07-18 14:18:4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李佩珊 | 責任編輯:張靜

 題:楊氏彩塑:雕琢之間“揉”進歲月精華

進入暑假,六盤山下迎來旅遊“高潮”,其中,一支支走進楊氏彩塑藝術館的研學隊伍,成為靚麗的風景線。他們跟隨非遺傳承人一同“點土成金”,感知“守藝人”的堅守與創新。

  建在村裏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楊氏彩塑藝術館。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攝

楊氏彩塑藝術館位於寧夏固原市隆德縣溫堡鄉楊坡村,這個開在村裏的藝術館大有來頭,每年慕名而來參觀的遊客超1.5萬人次,也讓100多名村民再度回到非遺傳承人的角色。

  楊佳年(右)教授學徒進行彩塑塑形。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攝

“男人捏塑、女人上彩,家家會泥塑、戶戶有丹青”是楊坡村兩百年前的真實寫照,村中流傳至今的楊氏彩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如今已發展到第七代。一塊尋常的泥巴,經釀泥、塑形、彩畫、開描等十幾道工序,便可化身威武雄健的武士、體態婀娜的舞者、憨態可掬的孩童……變成一個個精緻的藝術品。

  楊氏彩塑作品。 楊佳年 攝

楊佳年是楊氏彩塑第五代傳人,年近六旬的他經常一個人在工作室裏鑽研技藝到很晚。在他看來,釀泥是彩塑塑形的基礎。“我們選取六盤山區黏性較強的紅膠土,碾碎後除掉雜物,加水攪拌成泥漿,經過24小時的浸泡,再添加棉花、紙漿和沙粒進行反覆砸泥,才算定下來材料。”楊佳年説,隨後進行的便是人物或動物的骨架製作,“綁草、上粗泥、上細泥,再進行壓光,一遍遍地用手去抹,塑坯方可成型。”

“泥塑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説法,對色彩的搭配非常講究。因此,塑形和上彩階段十分考驗手法。”楊佳年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一手持刀、一手捏泥,一雕一琢間,一團平平無奇的泥巴瞬間化身栩栩如生的人物。

楊佳年最擅長的是人物面部刻畫,他輕輕抬起畫筆,簡單幾筆點睛,泥土瞬間有了靈魂。“文像需要端莊清俊,佛像需要祥和慈悲,老像要突出飽經滄桑,少像得刻畫的憨厚可愛,每件彩塑,都需細心雕琢。”他説。

不僅是楊佳年,楊氏一族能工巧匠在創作中始終講究形神兼備,對每一道工序的研究都甚為嚴苛。

據《楊氏家譜》記載,楊氏彩塑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形成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楊魁山是楊氏彩塑第一代彩塑傳人,他在陜西鳳翔拜師學習宗教類雕塑。後來,楊魁山將自己的彩塑技藝傳給了兒子楊廷輔、楊廷弼。

楊廷輔“善丹青重彩塑”,楊延弼則在彩塑世俗化、小件作品的製作上開創了楊氏彩塑的先河。第三代傳人楊維福徒步新疆學藝,把西域藝術風格融入楊氏家族的彩塑創作之中,成功將楊氏彩塑的造像藝術推向鼎盛時期。第四代傳人楊棲鶴開始採取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手法,創作了許多結合時下元素的全新作品。

直至第五代傳人楊佳年接手“衣缽”,他打破家族傳承模式,廣收門徒,讓這一珍貴技藝得到廣泛流傳。“從我開始,楊氏彩塑技藝走進校園、進入課堂,由傳家變成傳世。我們還成立了公司,把楊氏彩塑工藝品推向市場,每年創收金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楊佳年表示。

不僅如此,隨著各地文物保護工作的逐步開展,楊佳年還帶隊並先後承接寧夏固原博物館、須彌山石窟、平涼崆峒山、中寧雙龍山石窟、蘭州市博物館、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武威博物館、新疆鐵瓦寺等各地文物修復工程,讓上千件彩塑和陶制文物宛若新生。

受楊佳年的影響,第六代傳人楊賢雄、楊賢龍、程建平、楊賢麒等人在堅守中不斷追求創新,推動形成以彩塑為主體,集彩繪、木刻、根雕、刺繡、燙畫為一體的“楊氏家族藝術”,成為帶動一方增收致富的文化支柱産業。

現如今,佔地2000多平方米的楊氏彩塑藝術館供遊客免費參觀體驗,成為當地集彩塑藝術陳列展示、研究保護、設計開發、生産加工、交流培訓、體驗學習、旅遊參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基地,讓流傳在民間的傳統文化藝術煥發出愈加旺盛的生命力。(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