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傳播要找好“最大公約數”

發佈時間:2024-06-26 09:48:12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靜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作者:孫德宏 王杉(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編者按

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需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當前,中華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還面臨許多新問題與新挑戰,需要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不斷探索嘗試。即日起,本版推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欄目,反映業界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專家學者們的良謀善策、真知灼見。

文化國際傳播是個重要的學術問題,更是個迫切的現實問題——“傳而不通”“各説各話”,甚至“自娛自樂”之類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些傳播效果不佳的難題該如何解決?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需要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這為國際傳播研究與實踐提出了新的課題:怎樣的國際傳播才能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國際傳播效果如何要看受眾接受效果如何

在長期的國際文化交流中,我國的古典小説《紅樓夢》、民族歌曲《好一朵茉莉花》等作品,受到了廣泛認同和接受。其中,《好一朵茉莉花》因“旋律優美,東方韻味濃郁”而深受西方人的喜愛,成為國際上知名度最高、傳唱度最廣的中國歌曲之一。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理念的國際傳播,被認為是道德金律而受到普遍認可,這8個大字至今還被鐫刻在聯合國總部大廳。

這些已經取得較好傳播效果的國際傳播案例表明,成功的傳播,都是由傳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的。國際傳播的效果如何,要看域外受眾的接受效果如何,也可以説要看受眾接受度如何。心理學認為,“接受”主要是指因喜愛而接納外界人和事物的一種行為心理,其核心是對價值、理念、文化、審美等的認同。所以,好的接受效果取決於傳受雙方較大程度的認同。

以《紅樓夢》為例——在其早期域外傳播中,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最初西方人選擇翻譯《紅樓夢》中很小的段落,用來做學習中文的語言課本;二是後來一百多年的節譯本選擇的幾乎全是《紅樓夢》中的愛情段落。前者説明,文化的國際傳播開始多是緣于接受者的“直接實用”;後者説明,愛情等生命故事是人們的“共同話題”。“實用”與“共同”,是文化國際傳播中接受方認同的必然表現。

後來,多種語言的全譯本《紅樓夢》陸續出現,其中以楊憲益、戴乃迭夫婦和霍克斯、閔福德翁婿的英譯本最為著名。楊譯本是國內公認的“極佳”的譯本,但它與霍譯本在英語世界的接受情況差距明顯:包括購書網站的讀者留言、大學教材引用、圖書館館藏在內的諸多具體數據表明,英語受眾對楊譯本的接受程度,明顯低於霍譯本……認真研究其原因,對我們理解“認同”“受眾接受度”在文化國際傳播中的作用會有很大啟示。比如,《紅樓夢》的“樓”的翻譯,是接近“高樓大廈”意義的“樓”(Mansions),還是接近“少女閨房”的“樓”(Chamber)?不同的選擇隱喻著《紅樓夢》不同的思想主旨。結果,楊譯本書名選擇了前者,霍譯本書名為避免直譯導致誤讀,而翻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頭記》);再比如兩譯著對《紅樓夢》中“紅”的處理,楊譯本基本以“Red”(紅)直譯,而霍譯本多以“Green”(綠)意譯,因為英語的“紅”遠沒有中文的“紅”那麼多的引申意義。中文的“紅”是一種象徵,它有時代表春天,有時代表青春,有時代表好運或繁榮;而在英文中,“紅”除了代表青年們玫瑰色的臉和朱紅色的嘴唇以外,沒有那麼多的含義。所以,為了方便英語受眾接受,中文的“紅”,在霍譯本裏被翻譯成了具有相近含義的“綠”。這涉及不同文化習慣所帶來的異域受眾的接受習慣與認同……進一步説,它們都涉及了數百年來我國文化國際傳播中所面臨的異質性差異(文化傳統等)難題。

《紅樓夢》域外傳播的幾個現象説明,在域外受眾千差萬別的“接受偏好”中取其“最大公約數”的做法,就可能較大程度地實現傳受雙方的“認同”,就可能達到較好的接受效果。

以共情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交流互鑒

三年前“雲南大象北遷”的新聞傳播,為我們詮釋了如何以共情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交流互鑒。2021年5月末,15頭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大象一路“悠閒北遷”。這群憨態可掬的大象在全球“圈粉”無數,國內媒體與西方媒體不約而同地追蹤報道,上演了一幕近乎“全球直播”的既可愛又具有驚奇感的“連續劇”——這群大象一路“北遊”,一路“逛吃”。所到之處,人們為它們準備了充足的食物,一路投喂。相關各地還疏散了沿途民眾,封閉了相關街區,為大象讓路……這個報道引起了域外受眾的廣泛關注,收穫了一片讚揚。從傳播學角度説,這無疑是一次“自主傳播”與“他者傳播”同頻共振的成功的國際傳播;從傳播效果講,域外受眾對我國保護生態文明的努力和表現讚賞有加。

一場偶發的自然事件,何以成了一個國際傳播的成功案例?分析上述情況,我們不難得出這樣兩點結論:一是因為當今世界,人們對保護生態文明這個“理念”有著廣泛的認同;二是因為它以“共情”的方式,講了一個所有人共同感興趣的“故事”,通過傳受雙方的情感共鳴實現了認同與互鑒。

從《紅樓夢》與“雲南大象北遷”的國際傳播看,它們都很好地把握了以共情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交流互鑒的要求,把傳播文本內容的“共同性”與形式的“共通性”做了有機的結合,所以才有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至此,我們可以認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基本邏輯是:以思想價值的“共同性”和審美價值的“共通性”為依據,從“人”出發,以“共情”的方式“講好故事”“傳遞理念”,進而達到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目的。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融合,因融合而發展。在萬物互聯的當下,文化國際傳播要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就要改變我們以往比較習慣的“我説你聽”“我傳你受”的傳播方式。同時,雖然當今世界傳播技術、手段日新月異,但媒介形式的再大進步也不能改變文化傳播的目的和規律——成功的文化國際傳播必須堅持“內容為王”,摒棄“技術為王”“流量為王”“演算法為王”等模糊認識和做法,充分關注“人類的共同性”和“審美的共通性”,努力尋找並把握傳受雙方價值、理念、文化、審美等方面的“最大公約數”,進而最大程度地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26日 13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