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精簡審批流程 讓便民利企再提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28 16:54:35 編輯:珍珍

一個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建成,所涉及的各類審批多則五六十項,少則二三十項,且涉及多個部門。重慶市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所涉及的審批項目就多達30余項。

為有效改善一個項目“蓋數十個圖章、多頭跑辦事慢”的局面,2018年以來,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積極創新制度體系、再造審批流程、深化關鍵環節改革,著力解決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服務的效率,響應了企業的需求,回應了群眾關切,優化了營商環境,真正讓企業群眾享受到了實惠。

image.png
合川德康飼料廠竣工聯合驗收現場。合川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再造流程審批效率提升80%以上

不久前,位於工業園區城北拓展區的合川區德康生豬養殖有限公司飼料廠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公司負責人王應莉告訴筆者,從項目的施工圖聯合審查備案到發放施工許可證,再到竣工驗收,總共用時5個工作日。整個過程的高效率,讓王應莉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帶來的便利。

改革中,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通過取消、合併審批事項,壓減審批時限,將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從17項精簡為4項,審批時限從117個工作日壓縮為17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從16項精簡為3項,審批時限從102個工作日壓縮為12個工作日。同時,審批資料減少80余件。

“不僅流程精簡了,服務體系也優化了。”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張建鋒介紹,通過細化工程類別,按8類工程分別編制流程圖、服務指南、申報表格及資料清單,實現“一類別、一指南、一表單”;通過“三集中、三到位”和“五位一體”標準化建設,將所有審批事項納入區行政大廳服務窗口“一窗辦”,實行“首問責任、一次告知、一次受理、限時辦結”服務制度;通過“渝快辦”網審平臺,所有審批事項實現網際網路遠端電子化“一網辦”。

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共審批社會投資項目363項,平均審批用時約10個工作日;審批政府投資項目115項,平均審批用時約13個工作日,整體審批效率提升80%以上。

image.png
現場檢查驗收。合川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全程代辦服務效率提升40%以上

2021年3月,重慶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大北農高檔豬飼料生産項目落戶合川區。該公司沒有選擇自主辦理項目建設審批手續,而是選擇了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提供的全程代辦服務。

“2021年4月我們與代辦機構簽訂代辦合同,到拿到施工許可證,用時不到5個月。比自主申辦至少節約了4個月時間,太省心了!”重慶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毛川告訴筆者,他對全程代辦服務十分滿意,企業沒花一分錢,沒跑一次路,就連一些重大變更手續的辦理也無需操心。

據了解,2020年11月,由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牽頭在全市率先出臺了《合川區工業建設項目申報審批全程代辦實施方案》,服務範圍涵蓋建設項目從投資備案到不動産登記全建設流程涉及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的申報辦理。

按照《方案》,工業企業與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後,項目建設需要辦理的所有手續都由政府選定的代辦機構負責完善,代辦費用由政府安排專項資金,企業不支付任何代辦費用。在辦理過程中,所有工作均由代辦機構安排專人負責,企業在項目建設申報審批中全程不出門、不跑路。

最重要的是,政府通過比選方式選定的兩家代辦機構均具有多年服務經驗,能為項目建設申報審批提供科學、合理、專業服務,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企業不熟悉建設程式、缺乏專業報建人員、手續辦理週期長影響項目建設進度等實際問題。這讓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企業投資活力和投資便捷感、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增強,合川區招商引資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實現更優化。

自全程代辦服務開通以來,全區共簽約代辦項目31個,累計代辦服務費41萬元,比企業自主申辦縮短辦件週期3個月以上,提升辦件效率40%以上,節約辦件成本5萬元以上。

下一步,合川區住房城鄉建委將繼續優化改革與審批流程相配套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和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李文靜/文    圖片由合川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