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高標準農田繪出新畫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28 16:53:57 編輯:珍珍

近年來,重慶市雲陽縣南溪鎮蒲山村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盛夏時節,萬物蓬勃生長。眼下,正值水稻管護田間管理關鍵時期。在雲陽縣南溪鎮蒲山村1500余畝水稻已經陸續進入了孕穗期,當地的村民正搶抓農時,進行田間管護。

image.png

“我們通過與社會化服務合作,對當季水稻進行了病蟲害防治的飛防工作,平時我們定期組織村民對水稻雜草和飲水進行清除和灌溉,通過飛防治理病蟲害,使水稻能夠更好地成長,提高産量。當季屬於旱期,我們積極組織村民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確保旱期期間能夠保證稻田的灌溉用水。”雲陽縣南溪鎮蒲山村黨支部書記吳宗毅説道。

雲陽縣蒲山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因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等自然條件,生産的新陽大米晶瑩剔透、柔軟可口,古有“貢米”之讚,今有“小泰國米”之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只有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才能保障自身的糧食安全。近年來,雲陽縣蒲山村通過集中連片開展田塊整治、土壤改良、配套設施建設等措施,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夯實現代糧食産業經濟發展基礎,實現了農田增産、農民增收。

 image.png

吳宗毅介紹,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後,他們把同一水準線的稻田進行拉大合併,把“小田變大田”,將機耕道修入田間,飲水管網也佈置在每塊田裏,降低了老百姓的生産成本。在改造之前,他們基本上一畝一畝地種植,成本在1200元左右,在小改大高標準農田後,勞動成本降低了近500元,成本達到700元左右。

如今,漫步在雲陽縣蒲山村的田間小道,只見農田阡陌縱橫,路通渠連,筆直的田埂向遠處延伸,青青的秧苗長勢喜人,呈現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新畫卷。

“通過300畝高標準農田改造後,預計今年産值54萬元,産量30萬斤,村民平均每畝增收1000元左右。”吳宗毅説道。(譚啟雲、汪婷婷、何曉蓉/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