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汽車貼膜市場又到了“借勢推銷”的時候,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網上商家打出低價牌,不少買車時沒有給愛車貼膜的車主都開始考慮“補”上這項消費。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市場上很多“太陽膜”、“防爆膜”都存在誇大宣傳誤導消費的情況,有些甚至還會造成安全隱患。
價格走低吸引消費
夏季到來,汽車貼膜市場升溫。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網上商家的“介入”,汽車貼膜價格也出現大幅下滑。消費者劉先生就告訴記者説,五六年前第一次買車貼膜時,全車玻璃總共花了近四千元,而最近換車後準備貼膜時發現,到網上買知名品牌的全車玻璃膜,基本上有一千多元就夠了。同時,記者走訪多家汽修實體店時也了解到,實體店貼車膜的價格也不像前些年那麼“堅挺”,如果花兩千元左右,就能買到“國際大牌”甚至是“全進口”的車膜。“很多買車時沒有貼膜的顧客,最近因為天氣越來越熱都開始考慮貼膜了。”一家汽修店的店員告訴記者,“貼膜的季節性挺明顯的,現在正是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的時候,所以各商家都在降價攬客。”
貼膜市場良莠不齊
價格下降是件好事,但目前市場上汽車貼膜品質良莠不齊、標準缺失的現狀還是給消費者帶來不少困擾。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汽車貼膜中比較熱銷的品牌就多達幾十種,“防爆膜”、“太陽膜”、“隔熱膜”等名稱五花八門,“奈米”、“陶瓷”、“鈦金屬”等等概念也是層出不窮,但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選擇,多數汽修店都説不清楚。有消費者就表示,自己買車時花三千多元貼的膜還不如朋友車上一千多元的膜效果好,甚至出現脫落、卷邊、破裂的現象。也正是由於缺少規範的行業標準,消費者在售後服務、維權方面也常遇到困難。此外,如果在前擋玻璃上貼了透光率不合格的車膜,還有可能影響夜間行駛的能見距離,造成安全隱患。
貼膜消費還需理性
記者通過多方採訪汽車業內人士了解到,事實上,汽車貼膜並不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消費。而且目前市場上各類汽車貼膜儘管宣傳得很誘人,但是實際的防紫外線效果、防爆性能以及實際的透光率等指標,消費者很難知曉,僅憑商家的一面之詞,很難避免被誤導。另外,現在越來越多價格並不高的家用車,也都配置了“綠色隔熱玻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曬防紫外線,完全可以不再貼膜。還有些中高級家用車,會在側面車窗上配置“隱私玻璃”,或者網狀的遮陽簾,這樣的車型就更沒有必要貼膜了。因此選擇為愛車貼膜確實需要更加理性,不必盲目跟風